原文出處:雀雀看電影
異業結盟的力量,有時候大到超乎我們的想像。

《驕傲大聯盟》根據英國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礦工們在柴契爾夫人的經濟政策之下權益受蝕、罷工抗議的持久戰期間,一群同志團體為礦工募款,以弱勢團體之間的互助扶持行動成就了史上一段社運佳話。

我很喜歡《驕傲大聯盟》這樣根據史實所拍攝,卻不讓你感到歷史是負擔而是心靈養分的電影,觀賞期間不但嘴角不停地上揚、看完之後眼眶還濕濕熱熱的。

避免掉社運電影常見的嚴肅與認真魔人亂入的口沫橫飛,《驕傲大聯盟》用一群三八歐巴桑對同志有如小孩單純天真的好奇感眼神、以及幾位威爾斯礦工悶男為了追求鎮花而放下矜持、向舞棍同志請益舞術的把妹絕招,把我們連想像都覺得很恐怖的保守礦工和飛遜同志之間的水火衝突化解成剛出爐的冰淇淋泡芙,嚐起來既脆口又鬆軟。

片中的確也有類似護家聯盟志士的「反對人物」,從中使弄、使得最後讓威爾斯礦工拒絕同志資助的集體投票結果,符合史實、令人沮喪。但《驕傲大聯盟》某個程度上是寧願專心描繪這些願意合作的角色之間的真摯情感部分,也成功能打動觀者受眾的易感面容,這是這段史實裡面最值得被提及記錄的部分,充滿正向力量,勵志又溫暖。

《驕傲大聯盟》多少讓我想起了同樣是根據史實所拍攝的智利電影《NO》。在裡面,為了反對智利軍事首領繼續連任,反對人士找來廣告商經理來為公投的「NO」票贊聲,最後因廣告成果顯著、成功讓心有反意的智利人民勇敢投下「NO」票(這怎麼和這次台北市長選舉運用網路選戰勝選的結果有點像?)。《驕傲大聯盟》裡面的礦工罷工最終並沒有打贏鐵娘子、同志也沒有因此在這場戰役上面獲得立即的勝利,但當弱勢的老派礦工與弱勢的新潮同志願意握起手來合作,其所握出來的光輝足以照亮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面。

不論是《驕傲大聯盟》或是《NO》,這兩部電影都在告訴我們:異業結盟的力量,有時能超乎我們的想像。當工會保護不了礦工的時候,同志就站出來;而當同志要大遊行以明志的時候,礦工就包車前來贊聲。繼續這樣互相力挺下去的話,世界和平,還會遠嗎?

雀雀個人特別喜歡片中同志團體到礦工活動中心,感受到礦工們的罷工活動再也撐不下去、心急如焚地想要為對方付出更多的那種急切情感,一如對待家人。與此同時,一名威爾斯女人悄然站起,柔聲唱出「Bread and roses」。

一如「Bread and roses」歌詞所提到的,我們都需要麵包,同時也要握著玫瑰。生存與尊嚴,兩者缺一不可,這首自美國1911年發表後就總與社運、罷工、女性意象脫離不了干係的詩,飄洋過海來到英國,肯洛區電影亦曾引用《麵包和玫瑰》一名,到了《驕傲大聯盟》,則變成了凱爾特女人於威爾斯落腳生根後、在礦工活動中心對大家悠悠堅定所吟唱而出的歌曲,以此明志,還有哪句話比它更為適合?
「Bread and roses」好歌共欣賞:
影片年份:2014
出品國:UK
出品:Calamity Films
發行商:采昌
語言:English | Welsh
導演:馬修沃休斯
演員:班史奈澤、喬治麥凱、弗雷迪福克斯、比爾奈伊、伊梅達史丹頓
片長:120分
上映日期:2015/02/26

比舞棍阿伯帥氣一萬倍的同志阿伯
(電影看到最後看到每個角色的來頭與後來,有一種「他們活得好精彩」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