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SJKen -【噢!柏林男孩】影評 (Oh Boy)

「噢!柏林男孩」--- 飲一杯青澀的人生咖啡 
原文出處: 暗夜流光
001.jpg

「妳有沒有過一種感覺…就是…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周遭所有的人都變得好陌生?
但是當妳仔細想想,妳才發現…
問題不在別人,而是自己造成的?」

昨晚利用難得的中秋連假,趕在強颱「天兔」來襲前,進戲院一口氣看了兩部電影,在看「噢!柏林男孩」的過程中,不時讓我重溫了2011年「大藝術家」電影中,黑白光影映像的美好,與配樂的浪漫;也讓我再次感受「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裡,個人成長與城市之間,孤獨暗湧的寂寥對白。

以小成本之姿拍攝的黑白電影「噢!柏林男孩」,是現年35歲的導演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第一部長片作品,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不僅在2013德國奧斯卡羅拉獎(the Lolas) ,擊敗強敵「雲圖」,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最佳配樂­六項大獎,成了今年德國電影年度最大贏家,更可望代表德國,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備受矚目的「噢!柏林男孩」,也受邀參加今年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頒獎典禮之夜的觀摩影片,並創下了台灣首映在平日晚上的場次全數完售,全場座無虛席的紀錄。
曾擔任「再見,列寧」的實習助理的導演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就用黑白攝影來呈現,是因為他認為黑白片,才能讓他在這個時代,安心地拍出一部電影。

他表示電影工業發展至今一百年,回歸黑白,絕對不是一種噱頭,而是回到最專心看電影的一種方式。

「因為我們都喜歡,看濾鏡作出來的漂亮顏色,喜歡演員穿華麗的服裝,透過剛好的配樂來刺激人類感官,讓電影真正的娛樂我們。但事實上,電影就是電影啊,與怎樣的色彩並無關連。色澤,只是豐富某種娛樂性罷了,對我來說是如此。」

所以「噢!柏林男孩」全片採用黑白影像拍攝,行雲流水般地運鏡,充滿哲思的光影與對白,加上令人靈性共鳴的配樂,導演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的確做到了他的承諾,即使只有黑白兩色的電影,也能如此地緊扣人心,讓人沉浸,也是今年至今我個人最偏愛的一部電影。

「噢!柏林男孩」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pDDpDdq3Q

電影「噢!柏林男孩」描述一位拿著爸爸的錢,到德國柏林讀大學法律系,卻在兩年前選擇輟學,成天無所事事的小帥哥尼可(Niko Fisher,由曾演出「英雄教育」的演技派性格小生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擔綱主演),從一早離開小女友艾莉(Elli,由Katharina Schüttler 飾演)家中,因為不肯對兩人未來給出承諾,而被迫離開兩人同居的處所,另外找地方搬遷。

卻又遇上了一位鬼鬼祟祟躲在樓梯偷窺的鄰居卡爾(Karl Speckenbach,由Justus von Dohnányi飾演),後來兩人交談,才知道這位已婚的中年男子,其實也有滿肚子苦水沒人可傾吐。

因為過去酒駕被禁不能開車,去跟醫療心理評量分析師(由Andreas Schröders飾演),進行一段檢測,卻被心情不好的分析師百般刁難,最後空手離開。 想簡簡單單地喝一杯咖啡,卻因為阮囊羞澀,而喝不到開始,所衍生而出的,發生在一日一夜之間,一段挫折連連倒楣不斷的生活偶遇。

到咖啡館想喝一杯普通咖啡提提神,卻被咖啡館店員說得天花亂墜的銷售話術誤導,點了一杯無力負擔的花式咖啡,咖啡沒喝成,還被冷嘲熱諷地一輪,只能悻悻然離開。

002-1.jpg 004.jpg

想到ATM 前提款,卻發現提款卡提不出錢,打了電話找老爸(由Ulrich Noethen飾演),才知道老爸氣憤他欺瞞輟學的事實,止付了提款,父子間的一段對話,
「所以到底要怎麼解決銀行的事?」
「我上週遇到你的教授,他跟我說你兩年前就輟學了! 你這兩年到底都在幹嘛? 」
「我在思考。」
「冒昧問一下,請問你在思考甚麼?」
「關於你,關於我,關於所有的事…」

從這看到不同世代之間,對於現實世界與人生,迥然不同的態度,也點出了故事主人翁尼可隨遇而安,對人生沒有太多目標與計畫的心態。

之後尼可跟在廣告公司任職的老友Matze(由Marc Hosemann 飾演)聚餐,巧遇了以前的壁花,多年不見變成了辣妹的女同學茱莉卡(Julika Hoffmann,由Friederike Kempter 飾演) 。

互動一熱一冷的兩人,在詏不過茱莉卡(Julika Hoffmann)的熱情邀約,尼可與Matze晚上去看茱莉卡的表演,卻因此又發生了一連串愛恨糾纏的困窘事件,到頭來兩人弄到不歡而散!

最後尼可獨自一人去了酒吧夜店,卻又在夜店碰上了一位老人弗德里克(Friedrich,,由Michael Gwisdek飾演),究竟最後命運,會怎樣回應尼可的小小渴求呢? 

005.jpg547760_175380142649073_634439533_n.jpg 1069286_173524276167993_130050707_n.jpg

「噢!柏林男孩」電影中,主角年輕男孩尼可(Niko Fisher,由湯姆‧西林Tom Schilling飾演)個人,與城市柏林之間的寂寞對話,從一杯喝不到的咖啡開始。電影故事,在黑白光影與爵士音樂中迤邐展開,人物心情,卻在不被了解,與無法溝通的對話中逐漸滯礙;

從一早開始,一路下來的一天一夜之間,主角尼可和床邊女伴、公寓鄰居、心理諮商師、咖啡館店員、在廣告公司任職,一心夢想當演員的朋友、父親、車站稽查人員、久別重逢肥女變美女的同學、街頭混混與酒吧裡偶遇的老人之間,一次次的對話,對他而言,卻成了一段段地內心的挫折。

電影中從一開始,尼可就一直未能入願地喝到一杯咖啡,卻在與城市中不同領域中們的對談中,感受到無奈的青春蒼白,年輕男孩彷彿像是飲下了一杯杯人生咖啡的青澀,感受當整個城市,不曾與我為伍的苦楚蕭瑟。

那種一切曾經很熟悉的人事物,卻突然變得很陌生的漠然 ; 一開始以為是周遭的人事物都變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心情變了! 於是,不被了解的對話,即使親如父子、好友與傾慕自己的情人,也在無形中讓城市人們相遇的孤獨疏離感,比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還多。

男孩尼可從面對著這些事件的轉折,從一次次地選擇了消極逃離,掙脫他無力處理繁複的人際關係,跟「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有著相似的情境,德國與挪威、柏林與奧斯陸,兩座城市,兩個年輕男人,有著相同的城市與人群疏離感,同樣歷經了一日一夜的人事物,不同的是兩人的心境轉折與起伏。

「噢!柏林男孩」電影中,藉由主角尼可,只是想喝上一杯咖啡,卻因為種種的變數,讓他歷經了一天一夜不可求的心情跌宕,直到電影最後的一次意外事件,讓男孩尼可似乎對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感受與覺醒,也從孤單的老人身上,學會了承擔,從此在人生成長的旅途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喜歡看文藝小品的朋友,非常推薦你觀賞「噢!柏林男孩」這部電影,
影像上,呈現了當代德國柏林不同的城市風貌,
故事中,描繪了當代德國青年,又或者說這世代某一種族群年輕時的心態與觀點,
音樂裡,跳脫了傳統的音樂節奏,在輕緩柔和讓人愉悅的聽覺饗宴中,抒發人生的起落,
電影中一樣談著人生的挫折,呈現了人性偏執與陰暗,行走社會遭遇的挫折與現實人心,
以及睿智老人跨越世代人心鴻溝,緩緩傳遞一種走過人生,千迴百轉之後的安心與智慧。

電影少了「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的冷凝沉重,多了一分「大藝術家」的省思,
讓主角與觀眾從黑白光影中體悟後,蛻變揮灑出屬於自己光耀流轉的彩色人生。

(喜歡我的電影影評,請幫忙在我的FB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SunshineKen按讚,謝謝。)

1238151_174710849382669_1959407810_n.jpg1146649_168637333323354_1615488674_n.jpg 1185398_170832596437161_1504638660_n.jpg 1175632_170650169788737_172770718_n.jpg1186676_167879483399139_1534339110_n.jpg

走爵士風的電影配樂,找來了德國柏林的「The Major Minors爵士四重奏」操刀,幫「噢!柏林男孩」加了很多分,配樂與視覺影像的巧妙交織與搭配,讓尼可在柏林這城市中所經歷的生活與心情的苦悶,有了最美的光影與樂音的交流。

「The Major Minors爵士四重奏」還有一個獨特的特色,就是樂手平常各有正職表演,他們的組合,完全是一組因為電影而成軍的樂團,成員中包括
常年參與歐洲中美洲與俄羅斯等地音樂會演出的小號樂手 Florian Menzel;
曾在拜仁爵士音樂祭中獲獎的鋼琴家 Christopher Colaço;
在2010年德國爵士音樂祭競賽中闖進半決賽的低音提琴手Tom Berkmann;
參與過德國、奧地利、法國等地音樂會演出的鼓手 Philipp Schaeper。

The Major Minors 樂團以歐式都會爵士樂捕捉電影中的幽默、風趣,還有感傷落寞的片刻。
而這個單純因電影而成軍的樂團,先後榮獲2012年「德國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獎以及 2013年「德國電影獎」最佳音樂獎的肯定。

有興趣聽聽 The Major Minors 的作品,可至官網線上完整試聽 http://themajorminors.de/scores-sound.html

片中有多首歌曲與爵士樂,搭配了黑白的攝影畫面風格,打造出愉悅清新的影音效果,也勾出了電影中人們內心,那種不足為外人道也的人生愁緒。

「噢!柏林男孩」電影配樂「Fischer's Song」,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1lsX6rZSM
「噢!柏林男孩」電影配樂「Get Well Soon」,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fHFvPIr7Xs

<導演與男主角簡介>

002.jpg

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 個人簡介,引用自
維基百科: http://de.wikipedia.org/wiki/Jan-Ole_Gerster
開眼電影網簡介: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ode1080639503)

現年35歲的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1978年生於德國Westfälischen Hagen,2000年搬到柏林,德國導演與編劇。曾擔任電影「再見,列寧」的實習助理。小成本製作拍攝的黑白電影「噢!柏林男孩」是他執導的首部作品。

2012年在慕尼黑電影節首演即獲得廣大好評,隔年更獲得了德國奧斯卡之稱的蘿拉獎(the Lolas)一舉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最佳配樂六項大獎,堪稱德國電影年度最大贏家。也展現了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對於社會關懷與眾不同的視野角度。

作品年表:
2004: The pain goes, the film remains (記錄片執導)
2006: A friend of mine (演出)
2012: Oh Boy (導演與編劇)

1175231_172474856272935_1850688275_n.jpg

湯姆‧西林(Tom Schilling) 個人簡介,引用自
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m_Schilling
開眼電影網簡介: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ode1080639504)

198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的湯姆‧西林,電視與電影演員,現年31歲,育有一子7歲。

12歲時開始了他舞台劇的演出,他的電影初體驗是在14歲,接下來湯姆‧西林便專心致力在戲劇電影演出。
2001年他因為電影「瘋狂」(Crazy)而獲德國巴伐利亞影展最佳新進演員大獎;
2004年  22歲時又因演出電影「英雄教育」(Before the Fall)中喜愛文學且氣質出眾時常面帶憂鬱的大男孩一角,讓他在影迷心中深刻的印象。
2012年  31歲演出「噢!柏林男孩」,詮釋一名年近30卻茫然不知未來的柏林青年,在以黑白基調的攝影下,讓湯姆西林每個表情與反應都更加精準讓人難以忘懷,透過表情來傳達內心的惶恐無奈。以此角色奪下德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躍身國際矚目男星!

噢!柏林男孩  Oh Boy
德國│2012│DCP│黑白│85分│保護級

上映日期:2013-09-13
類  型:劇情
片  長:1時25分
導  演:楊‧歐雷‧傑斯特(Jan Ole Gerster)

演  員:
湯姆‧西林(Tom Schilling)飾演男孩尼可(Niko Fisher)
Katharina Schüttler 飾演尼可女友艾莉(Elli)
Friederike Kempter 飾演茱莉卡(Julika Hoffmann)
Justus von Dohnányi飾演尼可鄰居卡爾(Karl Speckenbach)
Andreas Schröders飾演醫療心理評量分析師
Ulrich Noethen飾演尼可父親
Marc Hosemann 飾演尼可在廣告公司任職的老友Matze
Arnd Klawitter 飾演納粹演員Phillip Rauch Arnd Klawitter -
Martin Brambach 飾演車站稽查人員
Alexander Altomirianos飾演Jörg
Steffen Jürgens 飾演Ralf
Michael Gwisdek飾演酒吧老人弗德里克 Friedrich

發行公司:美昇國際影業(Maison Motion)
FB 官網:  http://www.facebook.com/maisonmotion
上映戲院:誠品電影院、光點華山、光點台北、長春國賓、真善美劇院
線上購票:http://shop.maisonmotion.com/
博客來售票網:http://goo.gl/7a02ZJ
citiesocial:http://goo.gl/3X6Nyu
7-11 i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