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香功堂 -【身為人母】影評 (Little Children)

《身為人母》:信任崩盤。
原文出處: 香功堂!!



《身為人母》跟《口白人生》一樣,都有個說書人角色貫穿全片,看似有人正在講述童話故事,其實講的是再現實不過的人生徬徨;說書人全觀主角的人生故事,準確預測慾望與厄運與悲劇的開始與結束,宛如上帝;如此表現手法沒有不好,有著萬事萬物皆有跡可循的意義,無論是外遇出軌、短暫激情、重新回歸家庭、死亡與重生、仇恨與和解,人們的選擇題看似複雜卻也異常簡單。


忍不住要想,假如我是導演,我會怎麼改編這個劇本?


我想我會保留說書人的角色吧。


影片前半場,說書人的旁白和電影發生的種種情節,完全吻合;後半段開始出現衝突,說書人說一,主角們卻做出另種選擇,我想呈現一個絕對正面樂觀或絕對負面悲觀的態度,說明人可以從某個「命定/被操控」的命運中,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我想呈現人的不可預測性,即便是上帝(說書人)也猜不透自由意志者的下一步。





我喜歡Todd Field導演的《身為人母》,它令我想起《愛在午夜希臘時》和《真愛旅程》等作品,對愛情與慾望與人性有著細膩書寫;《身為人母》有一幕戲拍的非常精彩(甚至駭人),戀童者羅尼去公共泳池游泳,池畔的父母親們一看到羅尼下水,莫不驚嚇萬分,連忙呼喚所有孩子回到岸上,結果原本擁擠的泳池瞬間空蕩,只剩羅尼一人站在泳池中,接受眾人譴責/敵視的目光;這場戲拍的極諷刺又極哀傷,歧視/仇視源自成人對孩子的錯誤觀念輸出,源自人與人的信任崩解,源自我們只看到人們惡的一面,忘了自己也可能是行惡之人;這份對人的不信任感,始終存在《身為人母》片中,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從陌生人、鄰居、甚至延伸到親密的枕邊人,究竟我們的心胸是狹隘或是懂著提防的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