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橘貓 -【28天毀滅倒數】影評 (28 Days Later)

人性,沒有解藥──28天毀滅倒數
原文出處: 橘貓‧夜空
28 Days Later


本文含有關鍵劇情透露,正式觀影前請勿瀏覽此文。




《28天毀滅倒數》,是一部相當有名的英國喪屍電影。導演丹尼鮑伊本身是知名的英國導演,不但曾經導過享譽奧斯卡的《貧民百萬富翁》、《127小時》,經典名作《猜火車》也出自他之手。除了導演之外,本片也網羅相當多優秀的演員,形象帶有陰柔邪氣的席尼墨菲詮釋電影中的男主角,而女主角則是近年因為《神鬼奇航》系列與《007:空降危機》竄紅的娜歐蜜哈瑞絲。在許多大作中飾演配角的布蘭頓葛利森同樣是本片的亮點。


《28天毀滅倒數》的故事講述一夥環保人士闖進了劍橋大學的生物研究所,強行釋放裡頭的實驗猴。猴子身上具有一種稱為「憤怒」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途徑是藉由血液的接觸,被感染者會在二十秒內快速的轉變成失去意識只剩攻擊欲望的狂暴生物體,這樣的病毒離開研究所後自然一發不可收拾的將病毒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出去。而本作的主角就在疫情爆發後的28天於已經成為鬼城的倫敦醒來,他漫無目的的遊走在大街上,絲毫不知道世界在短短一個月就全變了調……


28 Days Later1


對我來說,《28天毀滅倒數》其實並不是一部喪屍電影,嚴格來說,我甚至覺得它連恐怖電影都不算是。「喪屍病毒爆發」只是《28天毀滅倒數》的一個引子,這部電影的重點在於藉由這樣一個引子,去將人性還原成最自然的生物本能。


很多人認為《28天毀滅倒數》是描寫人性黑暗面相當深刻的電影,但我認為並不盡然,《28天毀滅倒數》將人性還原成最原始的狀態,在電影的世界中,道德規範與社會制序全都蕩然無存,這點藉由女主角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她很用心的將自己武裝起來,武裝成一個沒有人情,只用本能做事的生存武器。


28 Days Later2


這樣的設定我剛開始看得其實頗為無奈,試想如果今天生存已然喪失全面意義,那「生存」這兩個字本身又是為了何事?電影剛開始看劇中人全然否定生命的價值,卻又固執的想要生存下去,實在是讓我頗為無奈,幸好,正如我前面所說,我認為《28天毀滅倒數》不單單只是一部講述人性黑暗面的電影。


在《28天毀滅倒數》中,人類最原始的本能,除了黑暗那一面,也存在著善良的光輝,我認為兩者並不衝突。電影中的士兵,是在長時間的生存保衛下失去了活著的意義,所以他們必須要依循自己的欲望去尋找生理和心理的解放。生理的解放是性慾本能,心理的解放則是「生命意義」的徬徨感,如果沒有辦法延續後代,如果沒有辦法讓生命有溫度,那活下去又有甚麼意義。看來《28天毀滅倒數》的反派動機依然給的是相當合乎生物邏輯的理由。


28 Days Later3

在另外一個角度看,《28天毀滅倒數》也忠實的呈現了人性的光明面。女主角先是抗拒感情的存在,合理懷疑是因為曾經痛失親人,而在電影中段藉由對女孩的保護與對男主角的微妙情感重新建立起與人相處的互動關係。再延伸至盡全力想保護女孩的情緒,與最後盡全力解救男主角的行為。其實也可以看見《28天毀滅倒數》依然為人性的光明面留下不少空間,並且解釋了人類如何從最原始的獸性環境,慢慢與其他人建立起情感關係,並重新建立起道德規範。


關於本片的結局,知名影評人Roger Ebert如此打趣道:「觀眾們應該不會支持所有角色都死在結局,但其實那才是這部電影在邏輯上應該有的結局。」其實,電影本身的光明結局我認為依然有正向的意義,雖然聽說有人又拿電影的結局細節做文章,說法結局依舊有黑暗隱喻等等……但我覺得其實可以不必這麼拘泥於光明或黑暗。


人性中,兩者始終並存,不是嗎?


28 Days Later4


個人喜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