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以甚麼形式出現?──二分之一的友情
原文出處: 橘貓 - 夜空
本文含有關鍵劇情透露,正式觀影前請勿瀏覽此文。
話說,這部電影滿有名的,但我一直沒有接觸。直到上星期護理課,因為剛好上到了自我認同的相關課程,讓護理老師把本片用兩節課完整播放完畢。其實以疾病當成電影主題的日本電影並不少見,而《二分之一的友情》除了疾病之外,也並不是毫無其他戲劇元素,但整體說來,《二分之一的友情》並沒有給我特別驚喜的感覺。
追根究底,恐怕還是因為角色與我之間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疏離感。是的,我可以接受電影中角色們複雜的關係,但過度情緒化的演員表現不斷逼著我抽離入戲的狀況,過多刻意的煽情舉動顯得虛浮,我可以接受這種悲劇有可能發生,但我觀影的心情卻與電影想要給我的感受無法相容。
電影中,莉娜的性格膨脹與性格爆破用了足夠的篇幅去論述,但我卻總難在演員與角色的雙生關係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平衡。再對照真希的自殘,我的腦中不禁出現很多「非常日本」的話語:「要好好活下去。」、「能夠遇見妳,真是太好了。」、「我這輩子是不是都沒有希望了?」……等,說真的,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好,只是它真的不太對我的胃口。
不過,我還是覺得《二分之一的友情》有讓我感到有意思的地方。電影裡面的夜店負心男,無疑得到了「極品爛男人」之千古罵名,但其實有趣的部份在於,他究竟為什麼認為自己可以,又或者說,假設他並不是以傷害莉娜為前提,那他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必要與莉娜提出追求。
當然,我個人傾向認為他是白癡,為了半邊胸部放棄一個正妹。但是,必須說,他是我在觀賞《二分之一的友情》途中,感覺最有意思的角色。
個人喜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