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白晝之雨》--風和日麗下的驟雨強襲。
原文出處:義氏映画館
上映日期:2016-09-30
類 型:劇情、懸疑/驚悚
片 長:1時39分
導 演:吉田惠輔
演 員:森田剛、濱田岳、佐津川愛美、室剛、駒木根隆介、山田真歩
發行公司:絕色國際
一部電影吸引人,區分內部誘因與外在誘因,內部誘因指的是劇情本身、演員的演技,而外在誘因則是運鏡、剪輯、燈控、配樂、特效,透過一些特殊的技法,成功的抓住觀眾的目光。2016年奧斯卡,當多數人一面倒稱讚李奧納多在《神鬼獵人》精湛的表現(內部元素),另一方面,也有部份的民眾對於導演『一鏡到底』的超狂技法(外在元素),驚呼連連。
能夠成功將內在、外在誘因平均分配,且運用得宜,同時突顯特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畢竟,很多時候,最終的成果,還是會反映出內贏過外,或是外贏過內的強弱之分。不可否認地!伊凡除了和大眾一樣,將焦點放在內部誘因之外,更會花心思去觀察外在誘因是否有驚人的發揮。
2015年上映的《愛的成人式》,就是一部拍攝手法突出的作品,透過事件、時間點,以錄音帶A、B兩面的方式,做出不同階段的故事切分,簡單的運鏡加上剪輯,產生詭異的故事連貫,緊接著在片尾的最後五分鐘,『逆轉論述』的置入,合乎邏輯,不只解釋了觀影時揮之不去的謎團,甚至瞬間推翻民眾觀影時的常理推論,光這是這最後五分鐘,就讓伊凡選擇在2015年雙手奉上滿分五顆星的高度推薦。
同樣地!即將上映的電影《白晝之雨》,亦是一部技法高竿的作品。電影本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古谷實的同名作品,早先的作品,伊凡最有印象,當屬『稻中桌球社』,這系列漫畫也有製作成卡通,因為分級制度列為限制級,如同另一部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都被強制要求必須在晚間11點過後才能播放。
回歸到電影本身,以往電影片名以及主要演員名單,大多會放在正片一開始,或是序曲結束之後,約莫片長的前10分鐘,《白晝之雨》如同中文片名出現的兩種意象,以片長的前後50分鐘做為分水嶺,前半段讓觀眾看到風和日麗、無厘頭式的浪漫愛情喜劇,緊接著片名以及主要演員名單的出現,急轉直下,驟雨突如其來的強襲,順勢引導驚悚的腥風血雨。除此之外,電影配樂的巧妙安排,亦是功不可沒,強烈的對比,呈現出人們追求的理想與實際面對的現實,兩者之間截然不同的差異。
如同2012年森山未來、前田敦子主演的《苦役列車》,亦或是2015年中村義洋執導的《預告犯》,故事中的主人翁限縮在『邊緣人』的環結,寫實的描繪現今社會的『弱肉強食』,並且透過對於『未來的不安』以及『現況的不滿』,巧妙地讓強弱的立場做出惡性循環的『霸凌』輪替。
片中出現『性、無差別殺戮、恐嚇、霸凌』等等驚駭的行徑,一方面曝露社會問題,另一方面,追根溯源,之所以會有偏差價值觀,以及扭曲的人性,全是來自於人們想逃避的『孤獨感』,片中出現的每個人,都戴著兩付面具,從平凡的角度,觀眾可以看到片面的印象,好比『大奸大惡』、『溫良恭儉讓』、『絕對正義的堅持』,再從不平凡的視野切入,又可察覺到『惡中有善』、『善中有虛偽』、『相對正義的漠視』。
強者並不是天生俱備優勢,強者也有可能從弱者慢慢茁壯,而弱者也不是天生貧弱,也有可能從強者群中去蕪,《白晝之雨》透過『霸凌、被霸凌』、『殺人、被殺』、『騙人、被騙』、『脅迫、被脅迫』等等『主、被動式』的意境突顯,一方面反映極端式的『進化與淘汰』,另一方面又讓人感受到反社會人格的悲哀。
劇情結構:★★★★
拍攝手法:★★★★(4顆半)
視覺效果:★★★★
節奏流暢:★★★★(4顆半)
畫面剪接:★★★★
場景規劃:★★★★
美術設計:★★★★
電影配樂:★★★★
殘暴指數:★★★★
驚悚指數:★★★★
演員表現:★★★★
市場導向:★★★(3顆半)
個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