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叫少女 The Final Girls》~做愛「殺必死」
原文出處:喵魔的亂想魔境
《驚叫少女 The Final
Girls》,由《豬頭漢堡包3》導演陶德史托斯史考森執導,泰莎法蜜嘉、瑪琳艾珂曼、亞當迪凡、湯瑪士米德迪奇、艾莉亞夏科特、亞歷山大路威、妮娜道伯瑞等主演;2015年上映的恐怖喜劇片。
麥絲(泰莎法蜜嘉飾)與朋友們參加經典恐怖片《浴血營》的致敬放映會,該片女主角正是麥絲已辭世的母親亞曼達(瑪琳艾珂曼飾),但沒想到一場意外的火災,竟然使麥絲和朋友們穿梭進入了電影裡。然而,正當他們為無法從《浴血營》之中脫逃而犯愁時,蒙面殺手比利也悄悄展開了一場血腥屠殺……
《驚叫少女》是美國獨立製片導演陶德史托斯史考森繼《豬頭漢堡包3》之後,睽違4年的長篇電影,仍是延續了他一貫的無厘頭風格,但卻沒有什麼無聊的黃段子。而本片在戲院公開上映前,就在「SXSW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中作為參展電影率先上映,但會選擇這種上映流程,可想而知這不是什麼主流商業片,所以試圖先尋找嶄露頭角的機會,然後更進一步刺激票房成長。不過從台灣戲院沒有上映,僅DVD代理這點看來,結果如何就不用我多說了。
恐怖片與喜劇片,看似兩種極端的類型,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其實恐怖片都帶有荒謬無厘頭的色彩,喜劇片亦有驚悚駭人的成分,它們之間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才會有恐怖喜劇片這種東西。而經歷過香港還被稱為「東方好萊塢」時代的老港片迷,或者是被第四台不停重播洗腦的新觀眾都知道,當時他們就很喜歡拍喜劇鬼片,像是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暫時停止呼吸)系列、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劉鎮偉的「猛鬼三部曲」以及周星馳的《整鬼專家》等,所以台灣人對於這類型題材電影的接受度也很高。
當然,「東方好萊塢」喜歡拍,正宗好萊塢又怎麼會錯過這個能發揮創意的素材呢?其中「魔鬼剋星」系列就是佼佼之作,明年最新續集《魔鬼剋星:麻辣異攻隊》也預定上映,而且據說索尼還有意推出由查寧塔圖領軍的新男性版《魔鬼剋星》。除此之外,更不可不提「驚聲尖笑」系列,結合「惡搞」與「戲仿」,毫不顧忌地嘲諷,讓觀眾捧腹大笑之餘,更很有共鳴。
基本上,《驚叫少女》跟「驚聲尖笑」系列一樣,都是顛覆大家對一些流行或經典電影的印象,尤其影片中還偽造了一部經典恐怖片《浴血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吃「十三號星期五」系列的豆腐,而且裡面把女性角色都是波大無腦,男性角色多是精蟲上腦,還有做愛必死守則,這種以露營殺人狂為背景的電影常見的設定狠狠地揶揄了一番。
不過跟「驚聲尖笑」系列一直胡搞瞎搞,而且到後面幾集更是粗製濫造完全不同,《驚叫少女》倒是非常的認真,像恐怖意象的刻畫、殺人畫面的塑造,看了都令人覺得毛骨悚然、驚心怵目;還有女主角麥絲和已辭世的母親亞曼達在《浴血營》裡面重逢,所表現出的靈犀相通,以及骨肉親情難泯,也使人內心深受感動;就連最後女主角麥絲對蒙面殺手比利展開逆襲反撲,雖然不到血脈噴張的程度,但動作分鏡已經是相當精彩,可以說是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讓人感覺到誠意十足。
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驚叫少女》最大的問題可能也就是每個細節都太認真了。我一直覺得老港片和韓國電影很跳tone,因為它們太習慣把所有東西都倒進鍋裡然後攪一攪,但即使每一樣東西都很好吃,加起來也未必就有100分,反而有可能會變成「ㄆㄨㄣ」(餿水)。《驚叫少女》就是讓我有看老港片和韓國電影那種心情像在洗三溫暖般的感覺,一下子賣力搞笑,一下子又想把觀眾嚇破膽,然後又有催人淚下的情節,讓人情緒始終連貫不起來,無法沖到最高點。
對於像我這種相貌平平的人來說,看恐怖片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殺人狂如何虐殺帥哥美女,滿足一下不平衡的變態心理。《驚叫少女》的卡司有在《守護者》中飾演靈絲二代的瑪琳艾珂曼,雖然我對她更深的印象是她在《七日之癢》中和班史提勒大幹特幹#^_^# ;還有薇拉法蜜嘉最小的妹妹泰莎法蜜嘉,演出過影集《美國恐怖故事》和電影《星光大盜》而備受看好的新生代女星;以及一眾高顏值的新生代配角演員,畫面一整個就是賞心悅目。
或許題材稱不上有多嶄新,可以看到不少同類型作品的影子,但《驚叫少女》利用戲中戲的設定來製造笑點,像強制進入回憶、慢動作等,確實是趣味盎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