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推薦」ALLEN -【33:重生奇蹟】影評 (The 33)

《33:重生奇蹟》:重見光明的奇蹟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2010年發生於智利的一場礦災,活生生困住了33名礦工,由於期間還有坍塌等意外,救難團隊花了許多力氣才抵達礦工們待的避難點,時間過了69天,才有第一名礦工被救回地面,重見天日。這場全世界矚目的救難行動在事件落幕後三年,被普立茲獎獲獎記者赫克特托巴(Hector Tobar)紀錄成【33:地底700公尺,關鍵69天,震撼全世界的智利礦工重生奇蹟】(Deep Down Dark)一書,電影《33:重生奇蹟》(The 33/Los 33, 2015)便以事件作為基礎,並改編自此書。



電影由《檸檬大嘴巴》墨西哥籍女導演派翠西亞里根執導,以女性的觀點呈現礦坑塵土飛揚混雜汗水淋漓的男性氣息之外面對受困時的鐵漢柔情,也精準捕捉了人們性命之渺小與全球關注這場意外時屏息祈禱的凝聚力,或許換個男性導演來拍,《33:重生奇蹟》就不會是這般溫柔的質地。電影找來了《蒙面俠蘇洛》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愛情對白》大滿貫影后茱麗葉畢諾許以及《決勝焦點》羅德林哥桑特羅攜手主演。



電影聚焦在礦坑崩塌的過程以及整個搜救行動的各式困難,部分時間將受困礦工的心理狀況透過對談表現出來,生理的部分也運用幻覺的手法呈現,也將在外頭的家屬處理的相當完整,在某種程度上,《33:重生奇蹟》讓我有種《世貿大樓》的感覺,將人類為了生存展現出來的韌性陳述的淋漓盡致,也專注在發揚人性的光輝,社會的光明面等等,整體看來相當樂觀。雖然就智利礦災這種第一次搬上大銀幕的事件來說,或許這樣的呈現就已經很足夠了,但是,也或許就是因為這個事件太多人關注了,以至於電影看到最後無法給人一個喜出望外彷彿奇蹟降臨般的感受。



電影中33位礦工雖然請到的演員都恰到好處,不管是礦坑裡外的演員搭配上都互相襯托,感覺有今年稍早另外一部電影《聖母峰》的效果,群戲出色,可是,33個礦工這個數目畢竟是多了一點,要稍微帶出他們的互動關係、個性,花的篇幅就會過多,即使他們演技都還不錯,也很難在一大堆人裡面展現鮮明有記憶點的表現,那麼他們被救出來之後,最後有一幕,導演安排真實事件的人物出來,在海灘邊點名時,觀眾其實不知所措,整部電影誰是誰都搞不清楚了,你還一個一個出來排排站,意義不大。



而且,正如我所說,也許就是這個事件太多人關注了,大家都知道他們活著,再重新拍一次事件發生的經過,事情才隔五年,記憶猶新。或許把幾個議題穿插在其中,電影就不會只是流水帳,讓觀眾流流淚就罷。例如,礦工跟老闆之間的溝通協調問題真的解決了嗎?他們後續領不到任何賠償,在電影裡只一句帶過,這其中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代表著業主和工人之間有什麼上對下的壓榨關係,甚至工人們工作時的安全是否受到進一步的保障,這些內容都沒什麼被探討到。



我記得很深,其中有一幕是礦坑正在崩塌,礦工嘆了一句:『這裡是山的心臟,他終於破碎了。』,如果電影的基調可以維持在這一句的氛圍,可能從中切入,不一定要深議,也許就旁敲側擊,引起觀眾思考就好,關於智利的礦業生態以及環境保護維持的現況之類的,也許這部電影就可以充滿比較宏觀的視野,礦工們被救出來了,但他們的生活還在繼續,他們的辛勞,賣命的過程是整個產業的縮影,但如果只觀看這一小點縮影,然後頌揚生命之偉大與韌性,或許那些被漠視的他們與現實生活的殘酷搏鬥,就因此埋藏在鏡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