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康普頓》:寫自己的歌。
原文出處:香功堂!!
我不常聽嘻哈音樂,這類型音樂有其門檻,聽不懂歌詞、無法與歌詞產生共鳴,很難愛上嘻哈音樂,因此,儘管我聽過德瑞博士、冰塊酷巴、史努比狗狗等人大名,但在觀賞《衝出康普頓》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饒舌大團N.W.A.作品。
那麼,要怎麼判定一部音樂電影成功與否?(哈哈,我好常問這個問題!)
《進擊的鼓手》讓我迷上爵士鼓手、《貝禮一家》和《曼哈頓戀習曲》讓我在看完電影當下,立馬在itunes購買電影原聲帶;音樂電影的音樂若無法打動觀眾,那絕對會是場災難;《衝出康普頓》的音樂聽的我爽快極了,非常挑釁非常多粗口,但就像冰塊酷巴在電影中所說,他的作品不是歌頌暴力,而是反映現實人生,把生活點滴如實寫下來,希望自己/社區/族群的「聲音/心聲」可以被聽見;所有偉大作品都有個共通特點,聽眾在歌手歌曲中覓得連結,從歌手的生活經歷回看到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而接受並產生認同感;Amy Winehouse的音樂如此,Adele的音樂如此,N.W.A也是如此;看完《衝出康普頓》,我聽見也看見N.W.A的音樂魅力,生猛活力,看見不平就大聲怒吼,權力單位要你噤聲,就反嗆回去,有態度的黑人,不會乖乖吞忍不公不義!!
《衝出康普頓》聚焦在N.W.A的三個主要靈魂人物:Eazy-E、冰塊酷巴和德瑞博士,影片從他們各自的生活困境談起,相近的生活困境與音樂品味,讓他們成為夥伴,一起築/逐夢,挑選合作對象與出版唱片;首張專輯推出後,直率敢言的音樂態度,讓專輯銷量一飛沖天,接著又因為合約問題、專輯裡對警察(權力單位)的挑釁怒罵、美國社會對他們崛起的兩極反應,皆讓N.W.A在成立短短數年內便出現分歧意見,團員相繼求去,而原本說好「我們永遠是兄弟」的承諾亦面臨嚴峻考驗......;《衝出康普頓》的精采在於影片一邊講述「只能共患難,難以同享福」的無奈,彼此相挺的兄弟情,常常臣服在金錢之下;一邊描述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國黑人社區的混亂狀況,不單是毒品與暴力問題頻傳,執法單位對黑人族群的歧視,看到影就開槍的過度反應,才讓這群受盡壓迫的人們,試圖用音樂傳遞心情,抒發底層人民的怨氣。
看完《衝出康普頓》,戲院外幾個年輕男孩女孩聊起影片。
其中一名男孩說他看到一半睡著了,一名女孩說N.W.A解散後,電影開始變得無聊,另一名女孩接著說:「所以沒人喜歡這片喔?真慘。」;哎呀呀,我好想上前跟他們說:「我喜歡耶!」。
真正讓我愛上《衝出康普頓》的部份,正是:「N.W.A.解散後,電影變得很無聊」的段落;電影沒有一面倒的描述黑人都是受害者,白人都是加害者的二分法,它很誠實地呈現在利益之前,即使是彼此力挺的夥伴,都可能會為了追求個人發展而反目成仇;《衝出康普頓》跟觀眾提問的是:衝出/離開康普頓後,接下來呢?有錢了成功了,接下來呢?發現自己被金錢綁架、越來越不像自己時,接下來呢?發現兄弟們一個個離散,接下來呢?發現一心追求的「富裕生活」反讓心靈變得空洞與空虛與充滿忌妒和猜疑,接下來呢?
電影片名叫做《衝出康普頓》,其實「康普頓」也不過就是個社區名稱,它不只是描述一群人如何逃離貧苦社區追求成功大夢,而是當生命出現困境時,你有沒有承認錯誤、走出爛泥沼的勇氣!
冰塊酷巴、德瑞博士和Eazy-E等人,不只是要衝出康普頓,他們更要衝撞的是生活本身,康普頓,就是人生不同階段的困境代名詞吶。
「你新的品牌名稱叫什麼?」蘇吉。
「餘波。」德瑞博士。
當德瑞博士說出自己新成立品牌名字時,我覺得《衝出康普頓》圓滿完整了,從自身困境看見社會困境最後再回歸到自身的體悟與成長,《衝出康普頓》的劇本,寫的頗紮實與飽滿。
F. Gary Gray導演把《衝出康普頓》拍的神采飛揚,缺點是這部影片完全以男性角色為主,因此片中不見任何一個突出的女性角色,她們全都像是裝飾品般的存在,負責傷心落淚、負責支持陪伴(德瑞博士母親對兒子態度的轉變相當扁平)、負責裸露等等,不免有些可惜。(F. Gary Gray導演下一部執導作品將是《玩命關頭8》嗯,有意思!!)
另外,《衝出康普頓》幾個主要演員挑的真好,飾演冰塊酷巴的O'Shea Jackson Jr.,眉宇間真的好像冰塊酷巴喔、飾演德瑞博士的Corey Hawkins和飾演Eazy-E的Jason Mitchell,也都表現沉穩大器;本片最大的驚喜是飾演史努比狗狗的Keith Stanfield,一看到Keith Stanfield現身銀幕,我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不就是《她和她的小鬼們》的Marcus嘛!!!可惜史努比狗狗在《衝出康普頓》的故事篇幅不多,不然我好想多看些Keith Stanfield的表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