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推薦」ALLEN -【曼羅奇遇記】影評 (The Book of Life)

《曼羅奇遇記》:兩男一女的愛情賭注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這部由《環太平洋》大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監製的動畫作品讓我期待很久,最近終於在電視上觀賞到首播,當然是要在觀賞後趕緊來跟各位朋友們分享。《曼羅奇遇記》(起初暫譯《生命之書》,The Book of Life, 2014)是墨西哥導演Jorge R. Gutierrez的第三部動畫作品,因為導演個人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的概念與意旨,所以儘管沒有資金挹注依舊執著地要將他拍出來,還好後來遇上了吉勒摩戴托羅,才能拍成這部動畫作品,帶給觀眾和導演相同的感觸與啟發。



和最近正在話題上的電影《007:惡魔四伏》的開場一樣,《曼羅奇遇記》的故事時間背景設定在墨西哥的亡靈節,這一天掌管亡靈的兩個天神(La Muerte和Xibalba)高談闊論著人性與愛情,並且各執一辭,於是兩天神決定下個賭注,並以人類少女瑪麗亞的芳心做為賭注目標,女神認為天性善良浪漫的曼羅可以贏得瑪麗亞芳心,但邪神卻認為驍勇善戰的瓦金可以抱得美人歸,誰能下對賭注,就能獲得掌管記憶之地的權力,於是一場關於愛的賭注就此展開,曼羅和瓦金為愛的冒險也應運而生。



在充滿墨西哥風味的這部動畫作品當中,打破了人與鬼神之間的界線,在動畫作品當中是相當罕見,在人鬼神空間失去分隔的這部動畫裡,傳達出了鬼魂的善良與無害,消弭了人們對鬼魂的畏懼,或許鬼魂對於墨西哥人來說就是這麼稀鬆平常,甚至是可以當成慶典,用嘉年華般的熱鬧快意慶祝,這讓我想到了吉勒摩戴托羅在宣傳《腥紅山莊》時所說過的,鬼魂就是這麼平常的存在,他們並非充滿仇恨與怨念。藉由這部動畫似乎也傳達了正視死亡的正面觀念。



同時,在動畫風格的部分也充滿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觀感,以3D動畫人物畫出現代的時空,並以木偶質感的人物表達出傳說故事的那個時空,時空切換分明,風格卻很一致不會太唐突而讓人出戲,在敘事的掌握上更是懂得什麼時候做情緒的斷點與切換,讓人在觀賞過程中,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不跳還得了),很想趕快知道結局是怎樣。而且,設計人間、記憶之地與遺忘之地的風格也極具巧思,記憶之地充滿嘉年華般的華麗,雖然是亡靈的國度,卻比人間看來有生氣,類似天堂的存在,對比人間的氣氛,或許人間快樂不起來,是因為多了那麼一點妒忌、比較、偏見等負面情緒。



於是,把握到設計人間和記憶之地的概念,再來看看這個故事的安排,或許就不難看出導演的意思,乍看之下,這個故事有著愛情片司空見慣的二男追一女的發展,寓意上也是動畫片常用的『做自己』,但由於鮮明的角色設計,且要角中沒有絕對的反派角色,我們看到了泛泛人類有著光譜般個性的多元發展,而不是傳統觀念的二分法。以瓦金的來說,他就是傳統觀念上,且被廣泛接受的男性特質,他的孔武與勇猛卻造就了曼羅的社會壓力。



曼羅,浪漫細膩之人,或許就不是那麼被社會傳統觀念接受的個性,天生注定就是需要經歷比較痛苦的旅程,但是這樣的人只是散落在光譜的某處,雖然不是傳統的顏色,卻是造就這世界繽紛的要素,曼羅身為鬥牛士卻殺不了一隻牛,看來懦弱實則不然,他的憐憫心,他的愛物,他的細心觀察,他的用心生活,都是優越於瓦金的特質,何必因為外在的流言蜚語否定自己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取決於自己,只有自己否定了自己那才真的叫人絕望。『Always play from the heart』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用心做自己喜愛的事,做好做滿,才是真正的價值。



當然,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學會接納自己,也要包容別人,這世界充滿太多的仇恨和偏見,與其說出尖酸刻薄的話語,不如擴散正面能量,讓世界向上提升,取代一起沉淪,不是很美好嗎?不管是像曼羅這樣非傳統的男性特質,抑或是像瑪麗亞這樣非典型的女性形象,我們都應該支持、讚嘆,謝謝他們的勇敢,造就這世界更進步的動力,仔細想想,如果沒有他們,這個世界該有多無聊,多單一啊。



故事說到這邊,還是很推薦大家觀賞《曼羅奇遇記》,不管是他的藝術設計、角色規劃與設定,還是其慣用故事發展裡綻出的不凡寓意和影響力,或是精彩的動作設計與氣氛拿捏,無邊界的奇想能力,都是這部電影精彩的元素。儘管到了結局的部分,導演還是希望傳達美好的概念,沒有讓故事創造一個悲劇性而更有戲劇張力的結尾,在小小失望當中,我已經從《曼羅奇遇記》裡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雖然沒有在台灣的大銀幕上登場過,卻絕對有上大銀幕的能力。況且,導演有意繼續創作續集,讓觀眾更深入瓦金和瑪麗亞的內心世界,成為一個三部曲系列,不如就好好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