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每個人需要的朋友形式都不一樣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我個人很喜歡《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這部片子,導演張榮吉的新作《共犯》,則是不同的調性,轉向青春校園懸疑片,讓我挺好奇的,且媒體試片是大滿場,看來對這片感興趣的人還挺多的。
《共犯》算是有梗的電影,要到最後才會知道怎麼回事,所以我在文章中會很小心,有一些部份沒辦法聊到,以免破壞大家的興致。
本來以為《共犯》是那種學生心理很變態而殺人的片子(看海報也有這種誤解),但其實並不那麼的「殺」(如果真的只想要看變態殺人,看看《渴望》〔The World of Kanako〕這篇是不是你的菜),其實我個人看的感覺,最多是在「友情」的這個部份。
當然,貫穿全片的是一個高中生的疑似自殺案,於是有三個發現她的同校生開始採取一些行動。所以片子的表面故事主軸的確就是帶點懸疑的發掘真相過程,比較多在他們去自殺學生的家中找線索,了解她是個怎樣的人、她在學校的狀況等等,畢竟是一般學生,說不上有什麼福爾摩斯等級,能輪到他們查,主要是因為沒有人在乎。
但雖然沒到犯罪電影的精采,《共犯》卻有另一個層面,讓它的劇情有另外的發展空間,就是前提的「友情」部份了。這三位主角學生因為這事件而認識,一位常被霸凌比較內向、一位很聰明成績好、一位是抽煙蹺課的所謂壞學生,三個不同特質的人,為了查下去而繼續混在一起,成為「朋友」。
在看電影的過程還看不太出他們的心理,所以我幾乎大半時間都以為這片的重點就是追兇了,但可以多注意一下小細節、角色的神情、反應等等,到後半段就漸漸會了解心理層面的議題了。《共犯》的梗不太容易猜到,但不會難懂,導演在說故事的方式上,有適當地把該讓觀眾看到的部份不知不覺讓觀眾看到,在揭露真相的時候再附加一點回憶,應該就算是不擅長推理的觀眾都不至於會遇到障礙才對。只是這個無法說太多,怕破到梗。
所以就很抽象地談談一些有趣的衍生想法吧。剛好這陣子和朋友在討論,好像大部份男生和女生的友情不太一樣,女生比較重視談心、關心、重視等等,男生比較重視義氣、一起做某些事情等等,並沒有怎樣才是最正確的定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情需求,也可能很難想像別人的友情是如何的。重視談心的人可能覺得只會喝酒玩樂的朋友很膚淺,喝酒玩樂的朋友可能覺得談心的朋友很麻煩、想太多,多半人會用自己的定義去看別人、去期望別人,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也不見得能夠體會別人真正想要的是怎樣,可能你覺得無意的一個小動作,對方卻認定你很在乎他,也可能你付出很多,對方卻感覺不到。看完《共犯》可能會讓你多想一想對朋友的定義。
另外還有一個可以思考的點,是「大家相信就是真的」這件事。因為我也經歷過,我覺得對方和我是很好的朋友,對方卻不見得有同感的這種情況,有些事,會是我們單方面的想像,且會自動把一些對方的小動作跟著「解讀」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事實」和「認知的事實」不見得是一樣的,但哪個比較重要?哪個比較有影響力?人們比較在乎哪個?比如,我們對電影明星的印象,可能會來自他演過的角色,常演喜劇片的就覺得他是個幽默的人,常演英雄的就是很man的人…但私下他們真的是如此嗎?這個是不太相關的例子,但因為也不能說太明(又會破到梗),只能很廣義地談談大方向。
雖然說《共犯》並沒有非常刻意去強調上述的這幾個面向,但它們多少都和劇情的發展有所關聯,所以我會覺得《共犯》比較適合喜歡看懸疑且又是和心理因素有關的懸疑的觀眾,也就是說,重點不光是誰做了什麼,而是誰「為什麼」要這樣做。
雖然說《共犯》還沒有到看完會難忘或是見人就推的程度,但就國片來說我是覺得真的很好了,我自己已經脫離高中很久了,但我想很多人都走過那種需要朋友或是覺得沒人了解自己的年代,也見過壞學生欺負比較內向或軟弱的學生,即使現在長大回頭看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當年,學校就是我們的全部世界,這些事真的就那麼重要,甚至會為了很幼稚的壓力而想自殺。抱持一點對學生的同理心,這部片子是蠻有意思的。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故事設計 ★★★★★★★☆☆☆
步調 ★★★★★★★☆☆☆
演員演技 ★★★★★★☆☆☆☆
懸疑程度 ★★★★★★☆☆☆☆
心理元素 ★★★★★★★☆☆☆
思考空間 ★★★★★★★★☆☆
導演手法 ★★★★★★★☆☆☆
商業娛樂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