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攻擊直播】:媒體和政府最恐怖
原文出處:光影隨想
以中低成本的電影來說,把大部分的場景集中在固定的地方,也許是一種比較省錢的方式,所以好萊塢電影裡面,就有柯林法洛的《絕命鈴聲》(Phone Booth)讓主要場景集中在一個電話亭、荷莉貝瑞的《奪命連線》(The Call)把主要場景集中在一間辦公室,而韓國電影《恐怖攻擊直播》(The Terror Live)依樣畫葫蘆,把主要場景集中在一間新聞攝影棚,讓身為主播的男主角接到恐怖份子Call in之後,就再也無法離開主播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橋爆炸、房屋爆炸,而這些爆炸場面也巧妙的用模糊的新聞畫面或者遠景來帶過,只有最後一場大樓倒塌的戲有拍到近景,所以沒錢也有沒錢的拍法,至少緊張氣氛到位,娛樂效果依然充足。
韓國電影的技術越來越好,行銷能力也值得學習,但在類型片的處理上仍然處於「臨摹好萊塢」的階段,尚未出現自己的特色。部份媒體過度神話韓國娛樂產業,認為技術與偶像明星的培植能力可以凌駕一切,卻忽略了影視產業本身的文化底蘊才是根基。以《恐怖攻擊直播》這樣的電影而言,雖然看起來不過不失、誠意作足,但就跟韓國那些制式化的偶像團體一樣,整齊劃一、外貌取勝,再加上精巧的包裝功力,確實可以讓你以為他很棒,但是形式與內涵常常是難以畫上等號的!作為一部社會批判電影,本片確實讓我們看到社會不公,但是從兇手動機、劇情轉折,再到鬥智解謎的細節描述,都只見形式而缺少刻劃。
《恐怖攻擊直播》透過恐怖份子打電話進電視台,在現場連線之下發動爆炸事件,延伸出媒體為收視率不擇手段,以及政府應變措施不足的問題,反映出一般人對於媒體和政府的不信任,而恐怖份子的訴求是要總統為一切不公不義的事情公開道歉,沒想到這龜縮的總統死不出面,導致事件越來越無法收拾,而電視台主管為了搶獨家,竟然希望恐怖份子繼續搞破壞,好讓新聞繼續炒作,出了事情就讓第一線的人來扛責任,難怪會有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變成恐怖份子!其實社會事件的成因絕對不會是單方面,也可能是難以想像的環境因素所構成,包括有權力而無作為的人,甚至是冷眼旁觀的人都有責任。
基本上,本片的前半段比後半段好看,主播與恐怖份子週旋的過程拍得夠緊張,壓迫感十足,可惜後來牽扯出案外案,讓男主角自己也身陷其中,卻交代得過於倉促,加上兇手現身之後反而喪失說服力,甚至那個隱藏的狙擊手到底是從哪裡開槍?這些細節都缺乏明顯交代,導致後半場落得虎頭蛇尾,但整部電影的社會控訴意圖仍有討論空間,包括嗜血媒體的炒作手段,以及腐敗政府的軟弱無能,甚至是公權力的無用,以及小老百姓對制度的不滿,都構成這部電影的批判性,而且這些問題並無國界之分,而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時代現象。
---------------------------------------------------
*河正宇扮演的新聞主播,即將掌握獨家大新聞。
*恐怖份子Call in到媒體,讓爆炸案連線直播。
*新聞主管為收視率不擇手段,枉顧真相與人命。
*房屋爆炸倒塌的畫面,是少數以近距離呈現的災難場景。
*媒體,是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