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在地獄裡面看見天堂
原文出處:光影隨想
《偷書賊》(The Book Thief)是根據澳洲作家馬格斯朱薩克的暢銷小說改編,雖然看起來很樸實,但是看完以後會愛上這個充滿真情的故事。這樣的電影比較不適合喧鬧的情緒,反而需要沉澱一下心情,靜下心來觀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小女孩蘇菲奈里斯,有一張精緻的臉龐以及自然的演技,是當年的「妙麗」艾瑪華森之後,又一個值得注意的少女明星,令人眼睛一亮。
在以二次大戰為背景的電影當中,通常都是以歷史事件當作主題,但《偷書賊》反而是把身在其中的這群人當成故事主體,可是這些主人翁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平民老百姓,他們住在一個名叫「天堂街」的地方,彷彿抱持著一種光明的期盼,卻始終無法逃脫這個黑暗的環境,只能盡力去珍惜那些相聚時刻。電影延續原著小說的設定,以死神的角色當作旁白,讓死神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充滿生離死別的殘酷時代,也讓無情戰火映照出人性光輝,如同在地獄裡面看見天堂。
故事描述一個為了躲避戰爭而被送給鄉下人家領養的女孩,本來不識字,卻在家人朋友的啟發之下找到讀書樂趣,但是當時的德國政府採取極端手段,焚毀眾多書籍,只有達官顯要才會在家裡收藏大量圖書,於是熱愛閱讀的女孩只好變成偷書賊,想辦法從灰燼底下找出尚未被焚毀的書籍,或是潛進大戶人家的書房,把裡面的書本偷出來,而這些書本裡的故事成為她的人生動力,直到她也開始寫起自己的故事,讓文字為生命注入力量。
了解文字的力量之後,你就應該知道當年的希特勒為什麼要下令焚書了!其實中國古代也有「焚書坑儒」,近代的極權社會也有過報禁,甚至是以道德為名,事實上已經有「壓制言論自由」疑慮的出版分級制度,都是相當類似的手段。從古至今,各個不同地方的政府都使用這類的手段對文字或言論進行壓制,原因是他們為了鞏固權力而害怕被質疑,只好用這種強勢手段來隱藏他們的軟弱,但事實上,無論你禁得多兇,都很少聽到有什麼樣的言論或思想會因為你的禁止而不再蔓延,所以片中的小女孩透過文字寫出自己的故事,甚至在湖邊大喊著「我恨希特勒」,都顯示出平民老百姓的真心話,是你怎麼壓制也壓制不了的!
《偷書賊》最動人之處,就在於這群本性善良的市井小民。雖然小女孩做出偷竊書本的動作,背後其實是對於知識或真相的渴望,並且以書本當中的想像力,為這個殘酷的世界帶來希望,而飾演養父的影帝傑佛瑞洛許,看起來像是一個到處打零工,愛玩手風琴的糟老頭,事實上卻是一個重情重義,而且充滿溫暖的老好人;飾演養母的艾蜜莉華森,看起來嘮叨又刻薄,事實上卻是「刀子嘴,豆腐心」,加上為了逃避納粹追捕,躲進他們家地下室的猶太人大哥哥,以及深愛著女主角的鄰家小男孩,都讓這個故事充滿感情。
這是一個看似平淡,卻充滿人性化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面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高潮起伏的重大轉折,反而強調這些人物之間真誠可愛的互動,也許是養父陪小女孩唸書,也許是小女孩和小男孩若有似無的純愛,甚至是在防空洞裡面唸著故事、彈著手風琴,或者仰望著星空,都顯示出劇中人物的一種生命力。他們也許無力改變大時代,但在這樣的苦難之下,他們透過文字,透過感情,透過記憶,細心收藏著這些微小的幸福…
--------------------------------------------------
*氣質獨特的蘇菲奈里斯,是令人眼睛一亮的美少女。
*傑佛瑞洛許扮演的養父,是個喜愛音樂的好好先生。
*艾蜜莉華森扮演的養母,是標準的「刀子嘴,豆腐心」。
*班史奈澤扮演躲避納粹追捕的猶太人,和女主角變成好友。
*小男孩和女主角之間的清新純愛,讓整個故事充滿感情。
*喜愛閱讀的女主角,從灰燼底下找出尚未被焚毀的書籍。
*寫下自己的故事,收藏著屬於我們的微小幸福…
*戰火阻隔不了真情,在地獄裡面也能看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