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約巴黎》(Adieu Paris)最潮的知己
原文出處:雀雀看電影
一個不小心,可能你就在人生轉折處、
遇到一位最潮的知己。
巴黎是人類文明所堆疊創造出最美好的城市,前進巴黎似乎就會搖身一變成為有故事的人,那滋味百態,不像是在紐約抬頭無限繁華低頭醜惡驚心那樣絕對。
《人約巴黎》以巴黎為觸動事件的地點(有一種「去了巴黎你人生就回不去了」的隱涉),然後用很精簡的幾個人物與關係編織出各種正常與無常的想像:有文才的作家、風流倜儻的建築師、獨立自主的牙醫,以及金融規劃能手⋯乍看之下這些人物的背景根本就是令人欣羨的高檔職業總集合,讓他們在全世界最棒的文化首都相遇是不是會發展出不食人間煙火的劇情?事實上,剛好相反。他們所碰到的事,和婆婆媽媽們晚上八點打開電視機所看到的那些,都差不多。因為「這就是人生」(C'est La Vie)。
(既然背景是在巴黎,那就會有這個場景)
而芭樂電視劇和藝術(小眾)電影之間的最遙遠距離究竟是在哪裡?
這就是要看編導講故事的功力的問題了。
首先,電影善用巧合但是不濫用巧合。
女主角派翠西亞和銀行家法蘭克在飛往巴黎的機場相遇,他們忙著到同一個城市去辦理不同的事、無心與對方交流,但就是有緣能夠碰頭。碰面的時候,不會有誇張的戲劇性對話,但有著以緣分為名的惺惺相惜,他們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價值觀,但是又不吝去真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再來就是在戲劇性的關係建構之下,冷靜地處理每一則掙扎。
情人發生意外,夫妻各自疏離、或者互相懷疑,事業遭逢打擊……這些,那些,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生。發生了之後,在真實世界的我們其實很少大哭大鬧,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錯愕之中卻還要強裝鎮定,即便情緒高漲卻已經文明到了不懂得宣洩的程度,這種壓抑矛盾正是直腸子的八點檔無法描述的心境。
最後,當然就是會有一個不甚明確的結局。
雖然電影結果是挺爛漫的,那種一個不小心就在人生轉折處遇到一位最潮的知己的邂逅,人人都想要有。但是,女主角最後會不會跟男主角在一起?這件事情電影絕對不會清楚告訴你。你或許可以這樣想:如果自己是主角,那麼接下來會怎樣怎樣(就是自己填上結局的意思)。某種程度的開放式結局,是某些藝術電影必然的收尾方式。
至少我們最後知道:最潮的女主角派翠西亞擁有了一個最潮的知己。( XD)
德國人也愛師法法式電影,但德國電影往往更為哲學。
德國片《人約巴黎》的英文片名其實叫做《告別巴黎》,聚首與告別,一來一往之間,講得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在聚散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感因此衍生、遺憾也是無可避免,法語的『這就是人生』(C'est La Vie)之所以講不膩,都是因為《人約巴黎》這種電影不斷地在應證這一句。
我們都得到「人生」這一份大禮,
所以一定要好好善用,不枉此生。
如同劇中老先生所說,人生應該怎樣去活?
別傻了,請自己決定。
影片年份:2013
出品國:Germany
發行商:聯影
語言:Germany
導演:Franziska Buch
編劇:Martin Rauhaus
演員:潔西卡史瓦茲、漢思偉納梅爾、Jean-Yves Berteloot、桑德琳波奈兒
片長:96分
上映日期: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