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SJKen -【鄉愁】影評 (Nostalgia)

「鄉愁」--- 幽靜似水如夢縹緲 
原文出處:暗夜流光
001.jpg

俄羅斯作曲家、義大利翻譯、農奴音樂家,
古建築、旅館、農舍、如歌的行板,
咒罵與靜默、凋零頹敗與新生、自焚與冷凝,
溫泉、池水、鄉愁的流轉,時間的長廊,雲煙縹緲的山林,
一場內觀自省、落葉與靈魂洗滌的無垠之旅…

「時間是一種狀態,其中的烈焰,正是人類靈魂元神存活的所在。」---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鄉愁Nostalgia 」是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俄羅斯名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 ~ 1986,享年54歲) ,這部1983年的電影「鄉愁 Nostalgia 」,是在他逝世前三年(1983年)的作品。

當年他憑此片一舉曩括了當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與評審團大獎雙料大獎,被「紐約時報」稱為「絕世電影詩人」,「鄉村之聲」稱本片是「一段輝煌的視覺饗宴」,被後世稱譽為塔可夫斯基的雋永之作。

「鄉愁」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5IXa_IqEk

瑞典電影大師柏格曼曾經讚譽他:「初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宛如一個奇蹟。驀然間,我感到自己佇立於房門前,卻從未獲得開門的鑰匙。

那是我一直渴望進入的房間,而他卻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勵:終於有人展現了,我長久以來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體現的境界。

對我來說,塔可夫斯基是最偉大的,他創造了嶄新的、忠實於電影本性的語言,捕捉生命如同鏡像、如同夢境。」

想完全看懂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 - 1986)深蘊在「鄉愁Nostalgia 」電影中的含意應該很難,但他的電影作品跟他流離的人生起伏有很大的關聯。

出生在20世紀第一次與第二次大戰期間的蘇聯,在那樣冷冽寒顫的時空背景下成長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被流放離開了祖國,帶著自己的一份執著離開了蘇聯,到了義大利,終其一生未曾被他深愛的祖國所理解和支持,最後客死異鄉法國巴黎,這樣的人生經驗積累,慢火熬煮出「鄉愁」這樣充滿對國家、對人生愁思的深遂之作。

如果有朋友想去看他的作品,建議先花點時間認識這位導演的人生與創作生涯,再回頭去看,會比較容易理解電影中影像,與許多看似沒有邏輯聯結的段落,可能蘊藏的深義。

所以在介紹本片「鄉愁Nostalgia 」之前,先來介紹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這個人,比較容易裡解這部看似玄奧難解,實則意蘊深遠的的傳世電影美學鉅作。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 ~ 1986,享年54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坎城影展最佳導演與評審團大獎雙料名導,個人一生簡與作品年表,請見維基百科

俄文版: http://be.wikipedia.org/wiki/%D0%90%D0%BD%D0%B4%D1%80%D1%8D%D0%B9_%D0%90%D1%80%D1%81%D0%B5%D0%BD%D1%8C%D0%B5%D0%B2%D1%96%D1%87_%D0%A2%D0%B0%D1%80%D0%BA%D0%BE%D1%9E%D1%81%D0%BA%D1%96
英文版: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drei_Tarkovsky
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7%E7%83%88%C2%B7%E5%A1%94%E5%B0%94%E7%A7%91%E5%A4%AB%E6%96%AF%E5%9F%BA

安德烈‧阿爾謝尼耶維奇‧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1932年4月4日-1986年12月29日)是俄國電影導演、歌劇導演、作家和演員。他被認為是蘇聯時代,和20世紀電影史當中,一個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製作人。

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特色,是主題常聚焦在「基督教人文精神」及「形而上哲學」的詮釋,電影中常出現極端長鏡頭,緩緩地拉近或拉遠,在本片經常出現三等分的建築,像是長廊、房間牆面、門、溫泉池等等,鏡頭總是緩緩的,意味深遠的拉遠或拉近,是否暗喻著導演對於基督教裡「三位一體」(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9%E4%BD%8D%E4%B8%80%E9%AB%94)的信仰不得而知。

另外「形而上哲學」在本片也處處可見,有時出現一泓清泉奔流滔滔,有時出現一池死水寂靜緩慢無聲,似乎跟片中主角人們的心情轉折相關連,一種如鏡對映的寫照,卻又難以明確看到連結。

以及片中不斷現人與狗在縹渺的山林深處,鏡頭不斷輪迴在不同年紀的人們,還有人與狗的身上,除了偶爾響起的狗吠聲,人們總是一種靜謐的淡陌神情,靜靜地凝望著鏡頭,給人一種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時光悠長。

一如電影中那無法言喻,卻又無處不在的鄉愁思緒,似隱若現在山林間流轉縈繞,景是一幅幅令人難以忘懷的美麗影像,但所隱身其後的愁緒,究竟意味著或想表達些甚麼? 恐怕也只有導演自己才能完全解謎。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生抑鬱寡歡,也因此有許多令人屬於內在觀照的省思之作,本片是他在流放到義大利期間,以一種被祖國拋棄離鄉的遊子心緒的創作。
1932年4月4日 生於蘇聯伊萬諾沃州札弗洛塞鎮(Zavrashye),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
1961年 畢業於蘇聯電影學院。
1962年 首部劇情長片「伊凡的童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3年 「鄉愁 Nostaghia」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與國際影評人獎
1986年遺作「犧牲」榮獲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於法國巴黎,享年五十四歲。

塔可夫斯基曾說:「作者所信守的原則之一,便是要仔細地重新構築每一個場景,彷彿他曾親眼見過他們一樣。」身為獨立製片,這也是他至今最令人懷念與敬佩的原因,而在「鄉愁」裡的一景一物,從城市到鄉村,從飯店到農舍,景象繁華也好,貧凋也罷,都看到了他具體實踐自己信念的堅持。

看他的電影,就像在讀一部意境深遠的詩集,一篇一篇外在美學形式豐沛幽邈,內在藝術內涵主題寓意深邃內斂的劇情詩,有著其獨有的詩韻與節奏,完全不同於一般大眾所習慣的電影風貌,如果你能靜得下心看進泰倫‧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的「永生樹」,或是拉烏‧盧伊茲(Raúl Ruiz)的「夜色降臨之前」,那麼就可以挑戰這部「鄉愁」,不然也只是花錢進電影院睡覺而已。

電影界任何獎項,其實都難以概括他一生所企及的電影成就,因為他的成就已經超出世俗對於電影美學的評價。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將童年、信仰、真愛、母恩、為國的犧牲、人性的救贖、幻化成一部部動人的作品,向人類展示了人性思考的最高境界,以及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在「鄉愁」這部電影中,我們也從女翻譯家一場看似毫無來由,暴風雨過境般的謾罵,之後又跟俄羅斯作曲家打電話道歉的言行,又或是一名站在雕像台上情緒激昂的演講者,在眾多面無表情冷眼看待的市民沉默中,選擇了激烈自焚抗議的身形中,看見了塔可夫斯基內在激進的一面。

許多電影中出現經過嚴謹設計,卻又能讓人看得如夢似幻的美景中,其實隱含著導演一生對國家的憂思,對家園的懷想,只是透過了藝術的型式來呈現,表面上看似避開了當時世俗的政治敏感,骨子裡卻有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坦然直話的勇氣,這樣結合了高超嚴謹的電影藝術美學,與意蘊深遠的人生哲思,難怪被後人喻為是「人類至今存留下來珍貴的遺產」。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作品年表 >

1956   殺手 The Killers(學生時期作品),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ZzRJ8gdDSE
1959   今日不離別(There Will Be No Leave Today) (學生時期作品),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2mHBS4cfCQ
1961   壓路機與小提琴(The Steamroller and the Volin) (學生畢業作品),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Sg97Ajvp8
1962   伊凡的童年 Ivanovo Detstvo(Ivan’s Childhood),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etzqMoEEUU
1966 安德烈•盧布耶夫( Andrei Rublyov)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CbguowlkZ4g
1972   索拉里斯星 (Solaris)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Tob56MebI8
1975   鏡子 (Zrekalo,The Mirrors)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XYfRkuA3cM&list=PLB5B51BC01675D4F2
1979   潛行者 Stalker,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BR8Pn7eUQ
1982   雕刻時光 Voyage In Time ,內有他給年輕的電影新鮮人的忠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XcApkj2xI
1983   鄉愁 Nostaghia,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BLler26RY
1986   犧牲 (Offret/The Sacrifice)電影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IS1QLoKa0I

<電影故事>

俄羅斯作曲家安德烈(Andrei Gorchakov,由奧格‧楊可夫斯基Oleg Yankovskiy)飾演),與他美麗的女翻譯尤金妮亞(Eugenia,由多米吉亞納‧喬達諾 Domiziana Giordano)飾演),兩人前往義大利尋訪一位農奴音樂家。

他們在路上了經歷:一座鄉村教堂,女人們在聖母瑪利亞像前祈禱;一池天然溫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復青春;

兩人又巧遇了一位名叫多米尼克(Domenico,由厄蘭‧約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飾演)的古怪老人,這個人將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因而被村民認為他是精神失常。

某日,多米尼克請求安德烈,替他完成一個表面上無害的任務,安德烈非常不情願地答應了他這不合邏輯的請求….但難以改變的事實,和生離死別的宿命,卻就此展開….. 

002.jpg 004.jpg 005.jpg 007.jpg 009.jpg

「鄉愁」整部電影,引用了縹緲的雲煙,如夢似幻的霧中山林與田野景象,靜謐的一池春水,飄落凋零的落葉,面無表情停滯不動的冷漠大眾,來對映幾位主配角燥鬱的女翻譯家、古怪的老人、冷靜的俄羅斯作曲家與自焚的演說者的內心泉湧。

在動靜之間,現實與夢境,冷漠與憤怒,枯老與破舊的人事物與景像輾轉之間,勾勒出一位離開家國的遊子,在迢迢漫行的長途中,那一言難盡的緜延鄉愁。

想進一步了解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可以拜訪由 Isabelle ST John 與James Wagner 兩位影迷所製作的影片,片中介紹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跟他一開始執導的一些作品。

Andrei Tarkovsky , Part One : The Man and his films,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SYfpTXS_SU
Andrei Tarkovsky, Part Two: Ivan’s Childhood,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Ufd0jZf3w
Andrei Tarkovsky, Part 3: Solaris,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1aEFkUew9g

還有拍攝於1983年,獻給Andrei Tarkovsky的影片,電影中有Andrei Tarkovsky暢談他對電影藝術的觀點。

Andrei Tarkovsky : A Poet in the Cinema,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TvIybrtMqU

<關於演員>參考引用開眼電影網與維基百科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nit2008602201

008.jpg
奧格‧楊可夫斯基Oleg Yankovskiy / 飾演安德烈

1944年,生於俄羅斯,是著名男演員,「鄉愁」片中飾演俄國詩人安德烈,在一次前往義大利拜訪俄國作曲家的旅程中,生命產生了游離不定的疑惑。 奧格‧楊可夫斯基於戲劇學院畢業後便投入劇場演出,
1966年「O lyubvi」一片開啓了他的電影之路,隨後屢獲國內外影展獎項的肯定。
1983年榮獲All-Union Film Festival終生成就奬,
1991年被任命為人民藝術家,是俄羅斯重要的著名男演員和藝術家,成就斐然。
2009年病逝於莫斯科。

003.jpg
多米吉亞納‧喬達諾Domiziana Giordano / 飾演尤金妮亞

1959年生於義大利羅馬,藝術家、演員、攝影師與影片藝術家,她的父母親是藝術家和建築師,從小就具有高度的藝術敏銳。畢業於羅馬戲劇藝術學院,擔任多部舞台劇和電影的助理導演。
「鄉愁」是她出道的第二部作品,也是首次擔任女主角的電影。 在片中飾演一位美麗的女翻譯師,因為一場尋人之旅對男主角安德烈產生愛意,最後卻無疾而終,精湛的演技為她奪下了多項影展的肯定。
多米吉亞納‧喬達諾除了在視覺藝術、電影上的成績外,更頗具文學與攝影的成就。

006.jpg
厄蘭‧約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1923 ~ 2012) / 飾演多米尼克

個人簡介,請見維基百科英文版 :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land_Josephson
1923年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6歲那年他認識了長他5歲的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並在之後的70年人生中,兩人再也離不開彼此,是伯格曼的御用愛將。
1945年,約瑟夫森隨伯格曼加盟赫爾辛堡市劇院,走上專業舞台演員的道路,隨後伯格曼電影中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
塔科夫斯基在流亡義大利時,也選擇了約瑟夫森來傳遞自己的苦澀「鄉愁」,之後,兩人又再次合作「犧牲」中飾演一位被囚禁家人多年的狂人,他人眼中的瘋子,片中他與男主角安德烈有多場精彩的對手戲,厄蘭‧約瑟夫森精湛的演技,也贏得國際影評的盛讚,令影迷印象深刻。

(喜歡我的電影影評,請幫忙在我的FB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SunshineKen按讚,謝謝。) 

鄉愁   Nostalgia 
國別:義大利│蘇聯
片長:2小時05分
級數:普通級
發音:義語│俄語
類型:文藝│劇情
年份:1983
台灣上映日期:2013-10-21(復刻版)
製 片:Manolo   Bolognini, Franco Casati, Renzo Rossellini, Daniel Toscan du Plantier
導 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編 劇:東尼諾‧喬艾拉(Tonino   Guerra)│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演 員:
奧格‧楊可夫斯基(Oleg   Yankovskiy) 飾演安德烈(Andrei   Gorchakov)
多米吉亞納‧喬達諾 (Domiziana   Giordano) 飾演尤金妮亞(Eugenia)
厄蘭‧約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 飾演多米尼克(Domenico)
Patrizia Terreno飾演安德烈妻子
Delia Boccardo 飾演多米尼克妻子
Laura De Marchi 飾演 Chambermaid
Milen Vukotic 飾演 Civil Servant

攝 影: Giuseppe Lanci
剪 輯: Erminia Marani, Amedeo Salfa
音 樂: Gino Peguri
藝術指導:James A. Gelarden, David Lazan
音 效: Fausto Ancillai
化 妝: Iole Cecchini, Giulio Mastrantonio
服 裝: Lina Nerli Taviani
發行公司:傳影互動 ifilm
官方網站:http://www.facebook.com/ifilmclassicshttp://ifilm.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