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ALLEN -【危機解密】影評 (The Fifth Estate)

[2013金馬影展]《危機解密》:第五權的界線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10.jpg

「Man is least himself when he talks in his own person. But if you give him a mask, he will tell you the truth.」-Oscar Wilde

「當人以自己的身份說話時,往往不是真實的自己。給他一副面具,他將會告訴你事實。」-奧斯卡王爾德(19世紀中葉愛爾蘭詩人、劇作家)

2.jpg

從遠古時代的石壁塗鴉,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甲骨文,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在黑色玄武岩上刻下的漢摩拉比法典,到人們開始使用書信傳遞消息,發展出電報、電話,再到衛星傳遞第一手消息畫面,網際網路開始發達,一直到現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一個充滿智慧型手機、高處理能力3C產品的世界,資訊從個體的認知表達,變成了一對一的個體溝通橋樑,再變成了是連結全球的分享工具,消息是越來越容易取得,也越來越高速傳播,但在這個能夠無所不知的時代,你所謂「知」的權利,是否正如你想像中的正常運作?電影《危機解密》(The Fifth Estate, 2013)在一個特效經營虛擬空間的開場中迅速攫獲我的眼球與思緒。

1.jpg

維基解密(Wikileaks)這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媒體組織,他們的設立本著將重要訊息公諸於大眾,沒有隱瞞,只有真相的概念,專門公開來自匿名投書來源和網路洩露的檔案,檔案內容跨越國籍,內容包羅萬象,從軍事、商業、司法等應有盡有,只要是有被隱瞞的內幕,維基解密通通可以得到資訊。而維基解密這個組織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來自澳洲的網路行動人士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他可以說是危機解密的建立者、哲學家、發言人、原始碼編寫者、組織者、財務官等,沒有他就沒有維基解密,而電影《危機解密》便是以維基解密為背景,以阿桑奇為核心,從最初的合作夥伴丹尼爾博格(Daniel Berg)的視角,描繪維基解密從創立、茁壯到產生爭議,進而與阿桑奇分道揚鑣的故事。

3.jpg

電影改編自丹尼爾博格2011年的回憶錄【Inside WikiLeaks】以及英國記者戴維雷(David Leigh)和路克哈丁(Luke Harding)合著有關阿桑奇和維基解密的作品【WikiLeaks: Inside Julian Assange's War on Secrecy】,由《暮光之城:破曉》導演比爾康頓執導,《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班尼迪克康柏拜區飾演重點人物阿桑奇,並找來了《哈利波特》David Thewlis、《再見列寧》丹尼爾布爾、《楚門的世界》蘿拉琳妮、《美國隊長》史丹利圖奇等人協力演出。不過做為電影描繪對象的阿桑奇本人卻在電影拍攝之前表示此片既不真實也不誠實,指出電影扭曲事實,雖讚譽男主角班尼迪克康柏拜區是個好演員,卻不願由他來演出這部電影。

4.jpg

當然做為一部傳記式的電影,在創作者本身的立場與見解史實的角度影響之下,雖然總會有褒貶兩種看法包含其中,卻難免會有所偏重,《危機解密》其實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先是用一種革新英雄的形象包裹了阿桑奇,將他高高的舉起,氣勢萬鈞,再透過維基解密接二連三引發的隱私爭議以及阿桑奇個人的私生活與醜聞事件,狠狠的將阿桑奇的形象蒙上一層陰影。事實上,我很喜歡電影用著這樣的手法,暫且不管到底演出的內容真實性有多高,隱蔽的東西又有多少,但這樣有褒有貶的全盤性描繪一個知名人物的做法,可以避免過度的正面評價甚至流於造神,同時也可以減少因為立場而造成的刻意批判。當然這電影中很多事情的真假,就如同資訊傳播的虛實常常讓人迷惑一般,留下觀影後給觀眾去深掘的一個方向與動力。

5.jpg

除了著重在維基解密與阿桑奇這個人的描繪外,電影從丹尼爾這個人的視角切入,主要就是為了帶給觀眾去深思資訊快速傳播下,人們對於「知」這件事的利弊。第四權,是從西方國家傳統公民三大階級進行衍伸而來,第四階集跨越了行政立法等權力,指的是媒體與公眾的視聽與發聲,透過媒體的報導有助於公民對於公眾議題的深入了解與探討,產生制衡或是影響。但是,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媒體越來越仰賴權勢與金錢,第四權在現今已經越來越失去其指標性,更有甚者,有的會混淆大眾視聽,這對於現代人而言,若是無心於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就會被媒體牽著鼻子走,當然,這其中多少公眾利益的損失、權勢勾結的弊端,就會在巧手的掩蓋之下,灰飛煙滅。

7.jpg

維基解密的出現無疑是給逐漸消失的第四權一個當頭棒喝,透過人民自己的力量,站出來舉發不公不義,讓資訊更透明公開化,電影中描繪了幾件維基解密所公布揭發的事件,例如冰島銀行倒閉導致冰島經濟危機的內幕、美國軍方在阿富汗下達的命令,導致在街上濫殺無辜等,如果不是維基解密提供了讓人們發聲的平台,也許社會大眾都會以為在阿富汗街頭被槍殺的百姓只是因為戰時不幸的波及。於是這樣一個由網際網路以及不具名人物組成,代表著一股對社會、政府監督的力量,制衡已經狹隘化、特定立場化的第四權,就被稱做是第五權,也正是電影英文片名中「The Fifth Estate」的意思。

8.jpg

只是第五權保有的個人私密保障性太高,導致在正面的效益之中,也產生了負面的代價,例如電影中,維基解密2008年洩漏了一份英國國家黨成員的姓名電話地址,2010年洩漏美國國軍阿富汗戰爭日誌、外交電報文件等,也讓觀眾去思考,當第五權保障人們戴上一個堅固的面具,勇敢的說出真相時,是不是同時也在侵蝕著其他人的人權,讓隱私無所遁形,於是我們在這樣一個資訊快速流動的社會脈動中,今朝是受到保障的得益者,明日卻有可能是隱私資料通通攤在陽光下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在握有「知」的權力時,是不是也同時扮演著殘害權利的加害者?因此第五權的存在應該設有怎麼樣的界線,應該要有怎麼樣的進退應對,是觀眾在電影中不斷被引發思考的議題。

6.jpg

當然,你也可以不用去思考這麼多,單純以電影的觀點來欣賞,本片在呈現上相當具有創意,不但運用了一個融合虛實的空間表現了無形的網路空間,在其中大展戲劇效果外,演員之間的對戲也相當自然而具有張力,特別是這位近幾年快速崛起累積大量人氣的英國男星班尼迪克康柏拜區,更是將阿桑奇這個本身充滿傳奇卻又是爭議不斷的人物,表現得相當具有層次,也在舉手投足之間感覺比本尊多了一點吸引力,自然是喜歡他的粉絲必定觀賞的演技之作,配角蘿拉琳妮與史丹利圖奇雖然戲分不多,卻也再出現的時刻撐起了該段戲的氛圍。我很喜歡電影最後留下一個仿記者訪談式的結尾,增強了本片如同資訊虛實難變的氛圍,讓電影中敘述的事件與人物描繪留下一個值得商榷其真偽的餘地,是給觀眾觀影後討論與深掘的目標方向。

9.jpg
(上圖)阿桑奇與丹尼爾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