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暗夜流光
「事實沒有絕對,真相,往往有許多版本,
不同的角度與觀點,就會衍生不同的真相與事實;
問題只在於你選擇相信了哪一個版本的真相與事實,
它就成了你心中最後的真實。」---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今年三月剛看過「愛‧慕 Amour 」(「愛‧慕 Amour」--- 死神面前,愛神與病魔的生死交鋒)這部從2012到2013年,一路橫掃全球各大影展,奪得超過50個重要獎項電影的朋友,對於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必然印象深刻。
他被譽為當今最後一位現代主義導演,作品影像風格緩慢冷冽,批判國家、社會、種族、階級等向來犀利,電影對白向來極簡,卻又是直指人心,句句深切地刻畫出人性的陰暗面,還有愛與暴力的糾纏交錯。他的電影向來言之有物,從不為了取悅觀眾而拍片,也徹底顛覆了一般人認為看電影是一種娛樂的偏頗認知。
這跟他1989年才開拍人生第一部電影處女作「第七大陸 Der siebente Kontinent」有關,當時已經47歲的他年近半百,算是起步甚晚的導演,但也因為前半生累積了豐富的人生經歷,演員、編劇,橫跨電視台、舞台劇的編演經驗,都成了他後半生創作至今最好的養分。
對很多人而言,人生半百都已是屆臨退休,他卻是從此光華綻放,作品叱吒影壇風雲二十年,至今風起雲湧耀眼奪目,他的成功,讓許多還在影壇耕耘的老將很大的鼓舞,證明了「老馬伏驥,志在千里」壯志雄心的可行。
我對他電影作品的認識,從2001年的「鋼琴教師 La Pianiste」開始,2009年的「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一直到2012年的「愛‧慕 Amour」十二年之間,從59歲到70歲的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憑著這三部與2005年的「隱藏攝影機 Caché」四部電影,成為史上第7位獲得兩次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導演,作品屢受最佳影片的肯定,還造就了三位影帝兩位影后。
而電影「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正是一部讓喜歡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作品的觀眾,進一步了解這位作品非常尖銳,但個人行事非常低調導演關於電影理念所思所想的好機會,了解是甚麼樣的動機,促使他去拍攝這些作品。
透過了同為奧地利導演的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跟隨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超過十年的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在獲得漢內克首肯後,自1999年起,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以將近十年時間的近身跟拍,完成了這部紀錄片「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
讓觀眾一窺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執導電影25年來的拍片經驗與生活秘辛,透過過往十一部重要作品片段影像剪輯,跟訪問之前在不同時期,跟他合作過的德法影帝影后口中,娓娓道出關於他們對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印像。
謝謝痞客邦、海鵬影業與真善美戲院的招待,讓我在今晚七點參加試映會,搶先目賭這部預定2013年 6月7日(本週五)上映的紀錄片電影「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
。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電影中文預告,影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ADEDnr24
在進一步跟你分享今晚看完這部紀錄片電影心得之前,先來簡單介紹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與回顧他歷年重要作品的預告,關於他的個人生涯,詳見以下維基百科相關介紹:
德文版 http://de.wikipedia.org/wiki/Michael_Haneke
英文版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Haneke
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迈克尔·哈内克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是一位奧地利電影導演,1942年3月23日生於德國慕尼黑,現年71歲。父親是德國演員與導演弗里茨‧漢內克,母親是奧地利女演員Beatrix von Degenschild,可說是系出演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求學時期就讀於維也納大學,原本嘗試成為演員,在學習音樂失敗後,開始學習哲學、心理學和戲劇。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了電影評論家。成就了日後集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於影像美學一身的電影大師的他,成就超越雙親更上層樓。
1967年至1970年間,他曾在德國西南電視台(Südwestfunk)任戲劇編劇。
1974年,他以電視導演的身份完成生涯首部作品。
1989年電影處女作是的「第七大陸Der siebente Kontinent」,內容展現出描繪出暴力和大膽的風格,當時的他已經47歲年近半百,算是起步甚晚的導演,但是之前累積的人生經歷,卻成了他這些年來創作最好的養分。
1992年漢內克執導備受爭議的電影「班尼的錄影帶Benny's Video」,一舉成名。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作品,概分為奧地利時期跟法國時期,以社會議題而聞名於世。他的法國時期,有兩部作品獲得大獎,分別是
2001年的「鋼琴教師 La Pianiste」,奪得2001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最佳男、女演員大獎。
2005年的「隱藏攝影機 Caché」,奪得2005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並在2005年的歐洲電影獎,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Daniel Auteuil)、最佳剪接等獎項。
之後 在最近三年內,更是一身電影本事大爆發,攀上了影展常勝軍的顛峰。
2009年以「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在第62屆坎城影展上獲得金棕櫚獎。
2012年他以「愛‧慕 Amour」再度斬獲第65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也是三年內第二度獲得該獎,成為史上第7位獲得兩次金棕櫚獎的導演。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重要作品包括有:
1989 「第七大陸」Der siebente Kontinent
1992 「班尼的錄影帶」 Benny’s Video
1994 「禍然率71」 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
1997 「大快人心」 Funny Games
2000 「巴黎浮世繪」 Code Unknown: Incomplete Tales of Several Journeys
2001 「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The Piano Teacher
2003 「狼族時代」 The Time of the Wolf
2005 「隱藏攝影機 Caché 」
2007 「大快人心」 Funny Games(重拍)
2009 「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
2012 「愛‧慕 Amour」
1989 「第七大陸」Der siebente Kontinent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LMdoc8mxI
1992 「班尼的錄影帶Benny’s Video」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2w0j7-d4ms
1994 「禍然率71 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eR6NfAH6g8
1997 「大快人心 Funny Game」s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kbG1uSH0to
2000 「巴黎浮世繪Code Unknown: Incomplete Tales of Several Journeys」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W-bmXU77Q
2001年「鋼琴教師 La Pianiste」電影中文預告,影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h59ahphnE
「鋼琴教師 La Pianiste」電影介紹,請見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钢琴教师_(电影)
2003 「狼族時代The Time of the Wolf 」電影預告,影片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B9sCa3VGw
2005年「隱藏攝影機 Caché」電影中文預告,影片請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_w0J9myz14I
「隱藏攝影機 Caché」電影介紹,請見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隱藏攝影機
2009年「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電影中文預告,影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1WVBgci3kY
「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電影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接受媒體採訪片段,影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FUcH1oEM
「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電影介紹,請見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89%B2%E7%B7%9E%E5%B8%B6
2012 「愛‧慕 Amour」電影中文預告,影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7qQxZFTSk
「愛‧慕 Amour」 電影介紹,請見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9B%C2%B7%E6%85%95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這部紀錄片,也是2013年紐約翠貝卡影展競賽片,由奧地利導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 執導,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出身法國Arte電視台的節目記者,從關注電影、音樂以及視覺藝術等領域,到進而跟隨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拍片超過十年。
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專門負責拍攝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作品的幕後花絮,多年下來培養出絕佳的默契,這部電影就是在獲得漢內克首肯後,將這十年時間,跟拍電影的幕後製作花絮,加上對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本人、演員、幕後團隊與觀眾的訪談,還有麥可‧漢內克在維也納大學授課,跟學生的互動片段,剪輯成了紀錄電影「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導演簡介,請參見開眼電影網簡介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mat8267372402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演員,請參見開眼電影網簡介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mat8267372401
片中讓觀眾透過導戲的工作實況、訪談、自述、問答,看到了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成長經歷與電影哲學。他提到自己年輕時,也曾因為嚮往當演員,而去考維也納大學的戲劇系,但並未錄取,從中他看見了自己年少時對自身能力的不了解,所以當他有能力在維也納大學教授戲劇時,他的一段話,讓我們看見了他的用心與遠見。
「身為一位老師,如果能透過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發現真正的自我與能力,並引導他們往適合的方向發展,就是最大的幫助。」
我想,這真的是很棒的一種自我反省跟回饋,片中他透過了使用最艱深的劇本台詞,在讓學生排練過程中,看出他們各自的能力與潛力,並透過身體與聲音的示範,來引導學生的自我提升,這對很多飽受填鴨式教學方式的台灣大學生來說,真的是很難得的經驗。
而他的身體力行,也反映在導戲的過程,他在接受採訪時,毫不諱言自己看到演員沒能達到他的演技要求時,總是坐不住地,上前不厭其煩地一再示範與解說,雖然他明白有時如果導演能安坐在導演位子上,透過外在環境氛圍去影響演員,可能一樣能達到自己想要的要求,甚至更好,但他也笑著說是個性使然。
而這樣要求「精準」又「極致」的高標準,我們從「愛‧慕 Amour」的法國影帝尚‧路易‧坦帝尼昂( Jean-Louis Trintignant)與「鋼琴教師 La Pianiste」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巴黎浮世繪」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與「白色緞帶 Das weiße Band/The White Ribbon」德國影后蘇姍娜‧蘿莎(Susanne Lothar)的訪談中,都可以感受到。
他們說出了跟漢內克的合作經驗,其中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跟漢內克顯然個性跟對電影的態度理念都十分相近,從兩人的訪談中,都清楚地感受到對彼此的激賞;法國影帝尚‧路易‧坦帝尼昂( Jean-Louis Trintignant)說漢內克的電影似真還假,有一種人性在愛與暴力之間的荒謬與疏離感。
從「班尼的錄影帶」中,竭力保護兒子卻反被出賣的父母,再到「鋼琴教師 La Pianiste」受道德壓抑而扭曲內心的教師,甚至是直指國家歷史傷痛的「隱藏攝影機 Caché」,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一再挑釁社會不同階級的信奉價值。透過一部部讓人時而詼諧,時而坐立不安,從風平浪靜到暗潮洶湧,再到不忍卒睹的故事與衝擊性的影像,犀利地敲醒觀眾在真實世界裡,早已麻痺的身心疏離感。
而有些演員在訪談中提到「幸好我們只是演出者,而不必看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作品」,跟幕後團隊那一句改編自列寧名言的「完善排練已很棒,但再檢查一次會更好。」,都精確地點出了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導戲時一絲不苟的嚴厲要求。
漢內克在片中提到自己的電影哲學,就是「盡可能地接近真實」,但謙稱自己還只是一名工匠,不是藝術家,缺乏想像力,只能從事情與事情之間「關聯性」去切入,所以愛與痛苦,人性的幽默與荒謬,溫暖與疏離,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就成了他電影作品中最常出現的真實。
他電影透過錄影帶與膠卷不同的影像景深,可以讓觀眾時而感受到真實,時而感受到電影裡創造的真實,在兩個不同的「真實」世界裡穿梭,感受人性的苦痛與不安,又透過了「幸好電影裡那些暴力傾向的神經病,在真實世界裡是少數」來安慰自己與尋求觀影過程中種種讓人不安情緒的解套。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也說過自己拍電影,不是為了想得獎或名留影史而拍,也提到拍電影一種是為藝術而拍,另一種是為產業而拍,他認為98%的導演都是後者,他在訪談中提到電影最難的不再劇本,而是結構與形式的安排。
「電影劇本的編寫,並不是最難的觀眾是最可憐的,
因為他只能承受來自導演的安排,演員的演出震撼,
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在看電影的當下,都只能承受。
但也因為這樣,透過我作品中種種讓人不安的真實,
讓被強迫面對的觀眾,在電影過後,去反思他們在現實人生
對許多議題刻意的疏離與漠視,希望藉此能喚起他們更多的關愛。」
對他而言,電影也別具了療癒的功能,他笑稱是當導演特有的權利。
「電影,是一種恩惠,
它讓我少了去看心理醫生的時間與費用,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衝擊與不安,
都可以透過電影劇本的編寫與拍攝,
讓我找到了情緒宣洩的出口。」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除了透過許多演員的訪談,引領觀眾深入了解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電影之路與人生哲學,知道原來一部電影的成功背後,需要這麼多元素的相互撞擊,也幫助觀眾不同的角度看電影,和欣賞漢內克的作品也透過鏡頭了展現了一位獨特藝術家不為人知的祕辛、智慧與人生哲學。最有趣的是片中訪問他「為甚麼要以如此痛苦難安的方式,呈現人生的真相」時 ,他只一句簡短到不能簡短的回答:「因為我也害怕痛苦」,卻足夠讓人玩味的同時,其實也精準地反映了,他在片中曾提到「自己從不詮釋自己電影,要留給觀眾去詮釋」的觀點,同時也將自己的電影哲學推向了極致,一如他為「愛‧慕 Amour」這部作品所作的終極呈現。
「痛苦,是人生必然的經歷,
只有用愛與包容才能撫慰,
真正的撫慰,只有當痛苦真真切切出現在眼前,
人們親身去經歷才能理解。
但愛,並非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也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得到愛的撫慰。」
漢內克的導演秘密 MICHAEL H. Profession : Director上映日期:2013-06-07
類 型:紀錄片
片 長:1時32分
導 演:伊夫‧蒙梅爾( Yves Montmayeur)
演 員:
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艾曼紐‧麗娃(Emmanuelle Riva)、
尚‧路易‧坦帝尼昂( Jean-Louis Trintignant)
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蘇姍娜‧蘿莎(Susanne Lothar)
碧翠絲‧黛兒( Beatrice Dalle)
發行公司:海鵬影業
官方網站:http://swfilms.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