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電影】柯羅耶夫人的情人。
原文出處: 黑手黨
唯有自主最重要。
崎嶇的世界始終充滿渴望,想而不得的現實往往是無法自己的淵藪,以為最愛的其實無法陪到最後,「柯羅耶夫人的情人」(Marie Krøyer)用三個男人、兩段婚姻、一位小孩描繪了這位丹麥知名畫家之妻的凋萎,與重生。
選擇自己認為的愛,錯了嗎?
二十世紀初期的丹麥,女人依然沒有足夠的自主認同,身為知名畫家索倫柯羅耶的妻子,瑪莉必須接受旁人的品頭論足,有個如此轟動畫壇的丈夫,也讓她的藝術細胞備受壓抑,她無法超越丈夫的成就、得不到旁人的認可,就連愛情都逐漸失去自我。
我還是這麼覺得,人在框框裡,就是看不清楚何謂「愛」,而偏偏,那框框只用自己認為的形式存在。
瑪莉最痛苦的,不是索倫那揮之不去的精神壓力,而是擺脫不了有感情卻沒有愛意的關係,我想,這也是許多人深陷情感漩渦裡的困惑,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之於對方,那感覺究竟是愛情或親情,乃至友情與其他?
倘若自己都無法釐清那是什麼感情,雙腳只會更加泥淖。
索倫的愛,是無垠的佔有;雨果的愛,是奔放的自由;瑪莉要的,卻是獨自即可的遨遊。
雖說,有孩子後的關係生變總伴隨太多悲傷,可,為人母、為人妻的角色轉換到底掙脫不了身為自己的渴望,我對瑪莉的選擇大有讚揚,亦可惜了她的遭遇,不若兩個男人需要她才能創作,她真正需要的是自己認定的生活,愛情,未必唯一,去愛,才是真實。
只是「柯羅耶夫人的情人」用隱性手法去呈現藝術家的古怪行為模式,無論畫家或作曲家,真正為的仍是自己,宛如附屬品的女人、情人、妻子,只是一種工具,跟一般非必要的工具不同的是,這工具可以激起他們的創作欲望,能夠撩撥他們的心靈繆思,進而成就更為高深的自我價值,某種程度而言,藝術家都是具有虐待或強迫傾向的怪咖。
而且是無法忍受冷落的怪咖。
雨果和索倫之所以自私,是因為自己以為的愛,可第三個男人的悄悄現身,卻令我感覺惡意的莞爾,那是律師拉赫曼。我莞爾的是,男人終究自私,那個時代乃至現代的女人要是不能獨立自強,會給男人的妒意與壓迫埋沒了本身的才華及實力,就連應該擁有的權利都在莫名間喪失。
可最後,還是因為得不到的愛。偏偏,這竟是許多男人朝思暮想的情感。
最令我動容的一幕,發生在即將絕望的病榻旁,在我們習慣或模糊的現實生活裡,有一種感情其實早就昇華,如果彼此有那般寬大與接納,為何不能來杯香檳、輕輕細訴從前?
擁有自己之後,才明白過去種種叫做歲月。
電影名稱:柯羅耶夫人的情人(Marie Krøyer/The Passion of Marie)
發行公司:聯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blog:http://cineplex.pixnet.net/blog
觀賞時間:2013.06.10
正式上映:2013.06.12
售票窗口:博客來售票網「柯羅耶夫人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