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的烙印》當全世界都誤解,我該如何是好
原文出處: Das Kino波電影
女孩的童言童語,大人無限遐想擴大。
汙名的指控,所有人的鄙視,事實的真相有人在意嗎?
-------------------
前言
超好看,還記得金馬影展選片指南時,聞天祥老師曾說過「好看到死,丹麥一哥的演技厲害到無以復加」。但我個人推薦不要去看這部電影,因為無比沉重,心境隨著觀影過程越來越負面,超想衝出戲院樓下吃個快樂兒童餐,因為這部片極度抑鬱。
劇情
盧卡斯有個兒子跟分居老婆住,他剛找到幼稚園工作,有個蘿莉很喜歡他(大叔控來著),當然基於職業道德他拒絕女孩的告白及禮物,好歹自己剛把上一位正妹女友。於是蘿莉開始復仇,開始對院長,說盧卡斯很討厭,一些曖昧的話。開始,所有的人都認為,盧卡斯是個性侵幼童變態。而在司法審查之前,所有人開始審判了他…。
這種情緒複雜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演技是多麼精湛。
抑鬱情節
本片重點在於,導演完整讓演員呈現事情的始末,觀者從一開始就明確知道角色的無辜、清白,但是謊言就跟體重計的數字一樣,有增無減,越來越扯。你開始會去同情這個角色,但他的處境越來越慘,觀影中整個就想對螢幕破口大罵,「馬的,就那死小屁孩騙人!!!」。這就是我說這部電影抑鬱的原因。
莉卡拉拉的童言童語
精湛演技
本片最大的賣點在於邁茲米克森的演技,本屆坎城影展影帝不是假的!!!從一開始的開朗熟男,事件發生的淡定、到爆發的憤怒,情緒分明,整齣戲就是他的獨腳戲。由於劇情是完全依照時間軸順序發展,我們明瞭真相,不自覺將信任感投射角色,全身上下的情緒隨著他而波動。即便那小屁孩終於看清事情嚴重,說出事實是她亂說,但是大人開始替這個謊言繼續編故事「沒有是事情太可怕你不敢想起來…」。開始明瞭,最邪惡的不是謊言,而是謊言的外衣。
大人開始無限遐想放大
誤解
你我人生都曾經被人誤解過,知曉那感覺是多麼難受,但是我們都有朋友家人,都有個避風港抵檔最後一擊。但盧卡斯面對整個社群的指控,惡言、髒話、暴力像是海波浪一波一波襲捲而來,當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到底甚麼意義支持著生命的延續呢?
主角的兒子,雖然分居,但感情很好。
攝影與配樂
扣除縝密劇情編排以及影帝級的演技。灰濛的色彩運用、昏暗燈光、簡單的弦樂、宗教的聖樂搭配,使得本片更加沉重。讓觀影者更陷入角色的情緒,心情起伏更加動盪。
一個擁抱抵過再多的苦難。
對比台灣
回頭審視台灣法界,「江國慶案」、「蘇建和案」都是台灣司法落落長的歹戲拖棚。除了司法資源,家屬多年纏訟下來,心靈體力都早已耗盡,當事人的青春、當事人的生命,誰能賠得起呢?
兒子的爆怒
性侵案件
而性侵案往往是社會無法容忍的,將嚴格審視加害者人格。性侵不只是一種身體傷害,內心的平靜更早已毀滅殆盡,難以忘記。性侵就是社會最譴責的犯罪。隨著性騷擾的構成要件不再如此嚴格,人權、性別意識抬頭,一句話、一個碰觸往往引發人的不愉快,就是性騷擾而是真心是故意是誤會?人的動機難以搜查,常常怪罪他人,最後誤會一場。精神傷害、內心的洞、心割的疤如何彌補。
父親的暴怒
法律保護
法律的保護與司法的審查能否取之平衡,正義之刃、司法體制若淪為暴力武器,這傷、這血如何治療。而隨著網路媒體崛起,對於新聞事見討論習見平常,五分鐘新聞台重播一次,往往民眾內心早已開始評斷,網路的討論早已開始狩獵,獵殺這個不容原諒的嫌疑犯。這是正義嗎?這是公正嗎?你我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如同英文片名《The Hunt》,當全世界都在獵殺你時,你內心的感受是?
本片英文片名《The Hunt》,劇中也有狩獵劇情,暗示生活中的狩獵。
結語
由於延期上映關係,本片沒趕上今年度的奧斯卡獎,否則絕對能和《愛慕》打得難分難捨。在新聞媒體環伺的台灣,常常我們在了解事情片面之下,就狩獵了當事人,看了《謊言的烙印》。相信此後對於新聞事件,你將有更不同的見解。
*本片觀賞於2012金馬影展,將於2013年4/5台灣院線上映
*本文於2012/11/19撰寫,2013/4/1重新編排。
另一版海報
-----------------------------
個人評分:★★★★★
觀影戲院:國賓長春
觀影日期:2012.11.18
-----------------------------
假如你對2013奧斯卡外語片可以看看《康提基號:偉大航程》,
講述著真實歷史一群大叔橫渡太平洋的故事,有興趣請看《康提基號:偉大航程》
還是喜歡亞洲片,四月中會上映《雙面君王》,
是韓國影史以來觀影人數第三名的電影,有興趣請看《雙面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