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SJKen -【NO】影評 (NO)

「NO」--- Say No,智利,幸福即將來臨!
原文出處: 暗夜流光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d1fd0036a8ad8b1


★2013智利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代表
★2012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國際同盟藝術獎
★2012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最佳影片
★2012多倫多影展
★2012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最佳影片
★入圍2013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賽


幸運獲得今年入圍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電影「NO」特映會的口碑券,謝謝愛評網、前景娛樂與國賓長春戲院的招待,昨晚九點前往國賓長春戲院搶先在台正式上映前(2013年3月1日本周五)欣賞。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8b4445025b1d21e


電影「NO」由智利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執導,邀請以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Diarios de motocicleta/The Motocycle Diaries,2004年)而為台灣觀眾所熟悉的墨西哥明星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領銜主演。


電影同樣趕搭近年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風潮,故事發生在1988年智利強人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獨裁統治年代,因為受到國際輿論壓力迫於形勢,智利政府決定以舉辦公投方式,讓選民決定是否要繼續接受智利強人的統治。在繼續往下介紹電影「NO」故事之前,先來介紹智利的歷史(資訊參考自維基百科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88%A9),因為這關係到本片的時空背景與拍攝緣起。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智利西和南瀕太平洋,北靠秘魯,東鄰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同與阿根廷,巴西並列為ABC強國。


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達以前,是歸屬於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自16世紀起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智利(1541年聖地牙哥建城),南方的馬普切人,頑強反抗西班牙人的入侵,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成為智利的一部分。


1810年9月18日,以被罷黜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之名,成立臨時軍政府,開啟了智利獨立運動,這一天也成了後來智利的國慶日,1818年2月12日智利在貝爾納多·奧希金斯的領導之下宣布獨立。


1970年 薩爾瓦多·阿葉德被選為總統。其後許多產業(如銅礦)被國有化。


1973年9月11日,在美國的支援下,陸軍首長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發動兵變。阿葉德被害。


智利強人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出生於1915,28歲開始他的軍事生涯,任過智利陸軍學院監察官、陸軍學院副院長、第七步兵團團長、第二陸軍師參謀長等軍職。因為手握兵權,在1973年升任上將時發動政變,推翻了當時阿連德領導的智利政府,建立軍人政權,開始了長達15年的獨裁統治。


皮諾切特執政期間,採取高壓政策,全國有數千人失蹤或被殺害,10萬多人被迫流亡海外。但也因為皮諾切特的大膽改革與高壓政策,讓智利的經濟,獲得迅速發展。


1980年,制定新憲法,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皮諾契特成為國家元首,擁有絕對的權力,在他的統治期間,數千人被殺,上百萬阿葉德的支持者被迫流離。


1988年,全民表決是否讓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執政,帶領智利向前。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8972d97e55a114e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7a49558df3eaffe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7aa869d555ca162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165c409c0da8335



電影「NO 」就從1988年的智利選戰開啟,認為自己執政地位穩固,勝券在握的強人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為了平息國際反對聲浪,同時也藉此向智利人民展現開明的作風。


1988年正式宣布了,第一次開放讓政黨競爭對手,有機會可以在每晚,透過電視媒體,公開播放競選宣傳影片,「Yes」代表現任執政黨,「NO」代表反對黨。在公投前一個月,兩方每天各有15分鐘的電視廣告宣傳時間,而這15分鐘的宣傳效益,將左右人民投票的意願跟最終決定,也就是對於公投勝敗扮演了關鍵性的影響力。於是反對黨,邀請了一家廣告公司進行競選廣告的創意發想製作。


公司中的廣告人瑞內(René Saavedra,由蓋爾‧賈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l 飾演)運用了獨裁國家中少見的輕鬆歡樂手法,包裝了嚴肅的政治議題,將反對黨代表的「NO」以多樣化的廣告手法,包括了歌唱、舞蹈、音樂、訪談、見證等貼近小市民心聲的呈現,賦予了No 的全新的意涵詮釋,不但成功地扭轉了「NO」原本字面上所代表的負面意義,引起了選民的共鳴,還因為突破性的宣傳廣告,成功了拉抬反對黨的形象與聲勢,進而引發與政府代表的「Yes」之間的一路廝殺糾纏。


反對黨「NO」派與執政黨「Yes」截然不同選舉策略與表現手法,在傳統與創新、歌功頌德跟平易近人、嚴肅與輕鬆的對照較勁,也讓原本對選舉冷淡的選民,產生了關心的連結。電影中許多創意巧思,也讓觀眾看到了整個廣告從策略發想、目標消費群設定、產品定位到創意發想,中心主題Slogan的確認,到執行層面落實、成果驗收、評估、改良在出擊的過程,對不管是學廣告的,還是政治選舉的朋友來說,都有十分值得學習的一面。


「NO」電影中文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QQTZrhNzQ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a8adf477d85e118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49eb03bfc4cc6ee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2870c1f48f3db14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bcd6a1f40c881cd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9bdd3b1ca852051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ce0fd4803568503


但導演借電影敘事的企圖心,當然不僅於此,電影的情節發展,也從一開場表面上的歡樂浪漫,到中段開始轉向了選舉過程兩軍對戰的唇槍舌劍相互攻訐,涉及了選舉期間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與人心起伏。


像是飾演廣告公司老闆Lucho Guzmánedo Castro (由Alfredo Castro 飾演),將那種企業企圖在選舉中以兩面手法,遊走在執政黨與反對黨,獲得自身最大利益的老闆嘴臉,詮釋得入木三分,在片中他像是一條變色龍,對男主角瑞內(René Saavedra,由蓋爾‧賈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l 飾演)個人與親人受到的迫害,不惜明裡搭救暗中作梗,到最後當反對黨奪得勝利時,他又立刻展現了「西瓜偎大邊」的身段,這樣的人雖然有道德瑕疵,卻也是生存戰鬥中,擁有最強生存搏鬥戰力的人物。


跟他的對照組,當然就是飾演男主角瑞內(René Saavedra)的蓋爾‧賈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l ),他在片中象徵著渴望改革,想推翻獨裁政權政府,追求真正的民主自由,跟妻子分居的他,獨自照顧稚齡的兒子,但選戰開始後,因為他的創新思維,顛覆了長久處於獨裁政權下,向人民悲情訴求的廣告手法,以充滿青春活力的正面訴求,簡單的一句「 Say No,智利,幸福即將來臨!」,開啟了廣大選民的視野,也產生了致命的選戰攻擊威力,執政黨被逼到左支右絀,窘態畢現。


導演不是單純地Yes 與NO 的二分法,還將同一陣營中因為立場不同,所衍生的選戰諜對諜,還有同為創意人之間,在競選廣告製作過程中,因為對幸福的認知不同,相互爭奪創意主導權的人性窩裡反,跟選舉後期情勢詭譎多變,政府從表面開放暗中施壓,到明著以鎮暴部隊迫害,甚至在選舉當天計票過程的停電種種不堪入目的伎倆,牽扯出政府與人民、專制與民主的理念對壘,正義黑白是非的拉扯,都一一透過了電影情節忠實呈現。


這部電影從一位廣告從業人員,答應投身參與選舉廣告製作開始,所經歷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心路歷程,當個人與家庭身家性命都受到威脅,甚至因自己而遭逮捕入獄時,那種心裡苦痛的煎熬,跟追逐正義與勇氣能堅持多久之間的人性起伏,再到對於一場事關人民未來八年的幸福,在創意思維與思想正確之間的選戰策略,對選舉最後結果的影響力的探討。


導演將嚴肅的命題,以一種看似輕鬆歡樂的手法,卻刀刀入肉見血地刻畫出獨裁政府與自由民主之路之間的鴻溝,片中的兩個政黨,為贏得選戰勝利,從一開始的互相沒把對方看在眼裡,到最後相互攻訐各說各話,甚至打起爛泥巴戰抹黑的過程與手法與伎倆,對於經歷過幾次政黨輪替,民主洗禮的台灣觀眾而言必然不陌生。


但會以甚麼樣的心態去看待這部電影,在已然是民主國家的台灣觀眾來說,可能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深淺之間,視觀眾本身的成長背景與環境而定,或許是像電影中說的我們都是與眾不同,所以追求讓個人可以自由呼吸發展的民主空間,但又能保有尊重與包容的態度,才是所有看電影的朋友,不管看完電影感受如何,該表現出的民主氣度與風範。


導演與主要演員背景介紹參考自前景娛樂有限公司官方網頁介紹 http://flashforward.pixnet.net/blog/1


<導演簡介>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 1976年出生於聖地牙哥,現年37歲。
2005年擔任導演,2006年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Fuga」。
2008年自編自導完成「週末魘狂熱」(Tony Manero),這部電影在全球放映時大獲好評,不僅入圍2008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更獲得同年哈瓦那影展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從此奠定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的國際地位。
2010年第三部作品「命運解剖師」(Post Motem)於2010年受邀成為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
2012年「NO」是他的第四部作品。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長期關注智利政局的發展,電影「NO」巧借真實歷史為底本,重新包裝嚴肅國家議題,暴露政治與媒體複雜連動關係,游刃有餘猶然能讓笑聲與機智對談充滿銀幕空間。是絕妙媒體神話,也是對政治與電視的高超諷刺...


「NO」於201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獲邀首映,並拿下「導演雙週」單元最佳影片大獎,之後更橫掃多倫多國際影展、盧卡諾國際影展、紐約影展、泰萊德影展、聖.賽巴斯坦國際影展,也順利代表智利,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透過電影與奧斯卡報導的力量,讓世界不同角落的觀眾,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與內涵,才是最有意義的肯定。雖然在今天揭曉的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輸給了奧地利電影「愛‧慕」,但無損其廣獲好評的稱譽。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與男主角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接受媒體採訪,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vYd5bgXyJZ4


<主要演員簡介>
本片主角René Saavedra 由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飾演。
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出生於1978年的墨西哥,父親賈西亞與母親貝納都是演員,兩人又各別是導演與模特兒,蓋爾賈西亞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很早就開始接觸演藝事業。


2000年參加電視劇「寶劍皇后 Queen of Swords」的演出,初試啼聲並未受到矚目,反而是同年演出的「愛情像母狗」,讓他一口氣拿下阿里爾獎最佳男主角、銀雨果獎最佳男演員、拉丁娛樂評論家協會獎最佳男主角,三個獎項,引起各界注意。


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_是天生的演員,演技與表達方式幾乎不需訓練,就能到達爐火純青的境地。


2001年他以「你他媽的也是Y tu mamá también」橫掃影展,包括:威尼斯影展-馬斯楚安尼獎、瓦爾維維亞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並受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提名為最有潛力男演員。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的辱罵、接吻片段更成為影史佳話,獲得MTV電影獎最佳辱罵片段,並同時提名最佳接吻片段。


然而,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之所以能在台灣享有極高知名度,全仰賴「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這部片描述南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在年輕時旅行南美洲各國而萌生出革命思想的故事,「中央車站」大導華特.沙勒斯找來同樣有南美血統,並擁有深邃電眼的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來詮釋雙眸憂傷迷人的切格瓦拉,成功入圍該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也因此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級男演員。


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在片中精湛的演技。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AbMnw_xew


cm20130226_144431_595728_8b5450d84634f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