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約:等一個誓約能等多久?
原文出處: MOVIE BOULEVARD
前幾天我所修的課程裡,才介紹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心理學實驗,是以棉花糖為主題,以小孩子為受試對象的實驗,內容是將小孩置於一個房間,主試者會提供一個棉花糖給小孩,並告訴他若十分鐘後主試者回來,棉花糖原封不動的話,將會給他第二個棉花糖,由此來觀察小孩子的狀態。很巧的,這個禮拜租了一部電影,片名叫《五年之約》(The Five-Year Engagement, 2012),編劇正以這個實驗做為延伸,將棉花糖實驗用來對愛情做一個心理的剖析。
《五年之約》(原譯:《婚迷指數:5》)是《忘掉負心女》(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 2008)導演Nicholas Stoller與男主角傑森席格(Jason Segel)最新合作的電影,並找來了《穿著PRADA的惡魔》艾蜜莉布朗特、《蜘蛛人:驚奇再起》萊斯伊凡、《新娘大作戰》克里斯布萊特合力主演,故事敘述湯姆和薇莉這對小愛侶,在甜蜜的訂婚之後,因為薇莉在工作上的升遷以及搬家等生活上的小事牽絆,兩人遲遲沒有踏出結婚的那一步,五年過去了,兩人的感情也出現了出乎意料的變化......
(上圖右)女主角艾蜜莉布朗特,個人很喜歡她的英國口音和古靈精怪的臉部表情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和《公主與狩獵者》犯了很像的錯誤,那就是太過認真,《五年之約》整部片長2個小時,過程太過鉅細靡遺,主要故事線湯姆和薇莉兩個人的生活太過仔細,認真在主角感情與心境轉折的細雕,缺乏一點高潮起伏,以致於雖然觀眾可以很清楚的感受角色的想法,但是冗長而變得無聊,而除了主要故事線外,支線的人物也太多,除此之外,這些角色的故事也很仔細鋪陳,最後這部電影塞了很多人、很多事,編導過於認真,細碎的橋段過多,不夠精簡。
而且啊,片中很多笑點都建築在低俗的語句中,偶爾一兩次低俗是好笑,整部都這麼低俗是可笑,和電影海報、預告片呈現出來那種粉色浪漫的氛圍有種違和感,甚至覺得,片中幾個充斥著低俗語劇的人物其實可以直接刪掉或者是不用變成重點,戲分少一點,這部電影會更好。把時間好好的去經營最後的結局的橋段,我覺得角色的情緒會更圓融而接近現實,《五年之約》是一部探討情侶情感分合的好電影,但是壞就壞在結尾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正面思維,淡化了整部電影對於戀愛關係的現實感。
(上圖右)男配角克里斯布萊特私心覺得他比男主角傑森席格好看,但是兩個人都好胖......
不過個人很喜歡編導將棉花糖實驗,藉由故事中人物的進行來做男女主角的借鏡與映襯,實驗中有的小孩願意花費十分鐘來換得多一點甜頭,但是有的小孩子卻連十分鐘都不能等,急著將眼前的棉花糖吃掉,有這樣的差別,在於每個人經歷過的事情、生活環境、心境的不同。同樣的,為了一紙結婚證書,為了一個白頭偕老的約定,情侶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去等?去實現?有的人會顧慮到經濟狀況(像劇中配角在訂婚典禮上的話語的)、生活現況等等,因人而異,然而多數人會像某些小孩一樣忍到剩下最後幾分鐘,乾脆吃掉棉花糖放棄等待,放棄苦心經營的感情,而出軌或是破鏡無法重圓,為什麼愛情會如此脆弱?電影中沒有給我們太多的解答。
但這大概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彼此的猜忌,在這樣等待對方開口說嫁給我吧或是娶我吧的過程中,人們是會徬徨的,害怕他到底愛不愛我,這些相處的問題結婚後會不會再次出現等等,常常不堪一擊。電影中我很喜歡男配角對男主角的一段話,詳細的字句我不太記得了,但大概是他在和女配角結婚前也會害怕,得知有小孩時也會恐懼,但有的時候,太多的藉口和疑問只是逃避,事實上因為愛她太深才會有恐懼,如果看清楚愛的本質,勇敢去做那就對了。
(上圖)配角萊斯伊凡斯,曾飾演《蜘蛛人:驚奇再起》中的蜥蜴博士
雖然我個人距離結婚這種事情還很遙遠,但是我覺得片中好多男女主角遇到的問題和對話都好有啟發性,相信身在這種狀況的人會喜歡這部電影的。總的來說,《五年之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愛情電影,解構情侶面對結婚時的徬徨心境,如果能將電影又臭又長的篇幅更為精簡化,結局若能再更圓融的修飾與收尾,這部電影會更增添可看性,更臻完美。
推薦指數:êê궶
對了,借這篇文抱怨一下,最近的DVD越做越沒有質感了,大概是因為藍光崛起吧,DVD都只剩下外殼加上一片光碟,有時候連紙盒包裝都沒有,DVD內只有正片,但偏偏賣的還是一樣貴,出租版的就更不用說,今天租的這片《五年之約》,乍看之下多了環球100周年的logo很漂亮,但是仔細一看,封面上的演員譯名出現非台灣常用的「杰森」和「艾米莉」字樣,非常奇怪,連中文片名翻譯也是採用大陸翻譯《五年之約》,而翻到背面演員的名字就是台灣常用的艾蜜莉和傑森,很沒有一致性,雖然這片有另外一個版本和NG片段的收錄,但是光碟上的印刷非常奇怪而有簡陋感,如果連DVD的發行都這麼不重視,要消費者如何有信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藍光放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