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落難記:這真是太阿喇釘啦!
原文出處: MOVIE BOULEVARD
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真的是新生代喜劇演員界的翹楚,特別而難得一見,從《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2006)、《G型教主》(Brüno, 2009)到今年的這部電影《大獨裁者落難記》(The Dictator, 2012),他和導演賴瑞查爾斯(Larry Charles)第三度聯手合作,每部電影都充滿著喜感,也針對著社會現實作出批判與嘲弄,雖然被影射的特定族群或人士可能會有點不開心,但電影裡的觀點不盡然全是玩笑,在觀眾歡笑的過程,也帶有警世教育的一些價值。
本文有提及些許劇情,請斟酌閱讀!
電影《大獨裁者落難記》描述北非石油國家的君王阿喇釘,他不但專制又極其招搖,在自己的國家中,惡行惡狀罄竹難書,他的叔叔泰米(班金斯利Ben Kingsley飾演)則擔任貼身顧問、祕密警察首長兼安全長等職務,耳提面命的提醒昏庸的阿喇釘該做的事,然而這天,因為聯合國的多方壓力,阿喇釘決定來到美國發表演說來威嚇強權國家,並堅持自己專制的立場。沒想到就在演說前,他在紐約被手段更為惡劣的激進派分子抓走,大獨裁者變成了流浪紐約的街友,直到他遇見了經營生機飲食店的柔伊(安娜法莉絲Anna Faris飾演),事情才有不同的發展。
在《大獨裁者落難記》中,表面上用著「交換身分」這項有點老梗的劇情走向包裝,但我們可以看見編劇、導演對於政治、兩性關係、好萊塢明星、環保意識等議題的發揮,電影中,阿喇釘的專制獨裁,讓民眾人心惶惶、心生不滿,再加上他的處事風格似乎都不經過頭腦,甚至沒有什麼智慧可言,直接對現實世界獨裁者們的行為與處事作風進行諷刺,影射的是誰我並不曉得,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表演會讓這些人生氣。
但是,看起來像是抨擊獨裁政治的劇情,到了阿喇釘來到紐約的中後段發展,才發現原來《大獨裁者落難記》想抨擊的並不是獨裁主義,而是所謂的民主和自由經濟,像是阿喇釘接替柔伊經營生機飲食店後,生意比以前更好,更有聲有色,還得到A級商店殊榮(雖然得到的過程有點不法),甚至到了最後,我們看到了阿喇釘對各國的演講,那一整段對於民主主義的批判更是經典,只可惜後來加入了愛情的元素,讓結局走向生硬而奇怪了一點。
加入對美國的間接諷刺,也讓這部電影沒有一味的歧視中東國家,成為自視清高的好萊塢電影。其中阿喇釘在坐直升機和他同伴用著中東語言對談那一段,暗示著原來嘴上攘攘不要歧視,不要對不同於己的人種產生偏見的那些人,其實是最容易歧視別人,對別人產生偏見的人,原來,心胸狹隘的是美國人自己,電影用著絕妙的笑點揭穿美國人已經漸漸遺忘的偽善面具,嘲諷手法實為精妙,不愧是薩夏拜倫柯恩。
除了政治,我們還看到了對性的討論,不管是兩性的相處、性向,還是性知識的缺乏,電影中都有觸及。像是開頭醫生對患者說你的愛滋病檢查報告結果是阿喇釘,或是阿喇釘坐在柔伊機車後座以為她是小男生,或是阿喇釘只知道做愛而不知道自慰等等,都展現了對性的無知,間接嘲諷著對性迷惘卻貧乏之人,除此之外還有更絕的橋段是阿喇釘幫婦女接生那一段,讓人笑到流淚,整個腰桿都挺不直了,用著挑戰觀眾道德觀的手法衝擊觀眾的心靈,在接生之後,阿喇釘看到是小女娃,就想直接丟掉,諷刺沙文主義和性別歧視。但是在性的話題之外,我們看到的是阿喇釘孤獨的躺在碩大的床上,他渴望著別人真心的擁抱,那是一種對愛需求實體化的表現,也顯示著他內心的孤單寂寞。
雖然《大獨裁者落難記》的過程比前面兩部電影來的比較保守,最後的結局也為了順於收尾而變得圓融,成了有點理想化的結局,是比較可惜的一點,但是整部電影,百無禁忌,笑彈連發,表現的已經可圈可點,這部電影小從會心一笑,大至瘋狂無節制的大笑,毫無讓人休息之片刻,還好我是租了DVD回家看,不然到電影院如此沒形象的亂笑,肯定會嚇壞隔壁觀眾。《大獨裁者落難記》幽默不失尖銳度,雖然低級了點,但是鞭辟入裡,一針見血,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