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推薦」不營養大雞排 –【超人】影評 (Superman)

[電影亂哈拉]超人...無窮希望的信念與堅毅

原文出處:聊電影~不營養大雞排的電影窩

【Superman】

詹姆斯岡恩從漫威跳來DC擔任總裁,計畫打造全新的DC電影宇宙,並在這次新版【超人】擔任導演,大衛科倫斯韋、瑞秋布羅斯納漢則分別飾演超人和露易絲,其他演員還有尼可拉斯霍特、瑪麗亞加布里埃拉法里亞、艾迪蓋瑟吉、奈森菲利安、伊莎貝拉莫娜、安東尼卡瑞根、安娜莉莎考克尼以及斯凱勒吉桑多。

故事敘述超人阻止了波拉維亞對鄰國的侵略,但此舉卻引發正當性與否等諸多輿論爭議,加上各國政府高層,擔心超人力量會難以控制,億萬富翁雷克斯路瑟便從中介入,並透過各種手段,來讓超人陷入前所未見的困境,心力交瘁的他,能否再次扭轉一切,好在身邊還有正義幫、星球日報等夥伴,當然還有養父母及超狗氪普托。

得先說一下,對於網路上爭論對立的岡恩派或是查克派,這個選邊站其實挺無聊的,況且兩位導演私下還是好朋友互挺,而每個版本都有其存在意義,本來就沒有優劣高低,就單純自己喜不喜歡罷了,雞哥我都很買單就是,不信可以爬文便知沒唬爛,拍攝風格大不同,欣賞面向也就自然不一樣。

岡恩版在兩個多小時電影裡,將大家都早已熟到不行的超人起源給跳過,但過往故事該有的重點,終究會巧妙帶到,保有新鮮感同時,承先啟後又兼具未來擴展性,流暢明快的敘事手法,就算出場角色眾多,也不至於偏離核心主題而失焦,只能佩服詹姆斯岡恩群戲調度依舊強大。

有時仍會徬徨不安,甚至內心糾結不知該如何是好,努力找尋自我認同及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大衛科倫斯韋將涉世未深的超人詮釋到位,常常會犯錯,但這就是人性,試著每天做出正確的選擇,這版的超人,沒有過去像神一般破格超強的開外掛,很多時候,他還是需要各方戰友協助,才有機會拯救珍惜的人事物。

正因為如此,看似脆弱卻更顯得有血有肉,這樣子的形象,不一定能滿足所有人,但也無妨,反正世上本來就沒所謂完美和標準答案,不過可以相信,陽光正面且良善,充滿無窮希望的信念與堅毅,才是克拉克肯特又或者凱艾爾最強的超能力。

喔對,尼可拉斯霍特很棒,把智力點滿的雷克斯路瑟演得極好,而且強烈偏執且控制欲,真的替本片給加了不少分,另外卓越先生很搶戲,鋒芒搞不好還蓋過女主角露易絲,哈哈,還有氪普托很可愛,雖然不時暴衝也挺白爛好笑。

結論是推啦,有娛樂性看得也開心,好不好就見仁見智,想看就去看,不想看就跳過這麼簡單,都自己說了算,反正最近強片多到選不完,之前大部分都有寫短評可參考,個人是很期待未來DCU的發展啦,來都來了,總之就這樣。

雞排的隨性給分:

(滿分10塊)

---------------

( ̄3 ̄)→ 8.5塊雞排

已抱緊

狗狗好萌

父與子

最近雞哥我仍在【死亡擱淺2】送貨,又首發買了NS2實在很忙,但還是盡量抽空寫一下這片,接下來會去看【是誰搞的鬼】跟【驚奇4超人:第一步】,然後八月就【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無名弒2】等片,反正日子一天天過再說,廢話很多就先掰啦。

近期其他新片影評:

「電影推薦」火行者 –【侏羅紀世界:重生】影評 (Jurassic World:Rebirth)

「電影推薦」香功堂 –【地球特派員】影評 (Elio)

「雞排亂哈啦」雞排【F1電影】短評

-----

喜歡電影的朋友,
也歡迎來巴哈電影板 & 電癮娛樂 坐坐唷!!

歡迎點圖進來和雞排一起電影亂哈拉

電癮娛樂粉絲團等你/妳來加入!!

「電影推薦」香功堂 –【地球特派員】影評 (Elio)

《地球特派員》:放下個人夢想才是愛的真諦嗎?

原文出處:香功堂!!





















《地球特派員》創下皮克斯票房的新低,電影拍得並不差,票房低迷,可能是題材或畫風不夠吸引人。但我喜歡這部片,它沒有像過往皮克斯作品那樣令人眼睛一亮,但它依然討喜可愛。男孩艾立歐失去了父母親,歐嘉姑姑為了照顧姪子,放棄她的太空夢。艾立歐為此感到愧疚與孤單,夢想在廣袤的宇宙中,會有一個星球能夠接納自己的存在。而他的願望就要成真,集合外星高智慧生命體的共宇宙接收到艾立歐的訊息,有意讓艾立歐成為共宇宙的一員...

《地球特派員》用艾立歐與姑姑、外星生物登登與父親怪鋼大君來看親子間溝通的失能,艾立歐和登登不知道怎麼傳遞真實的心情,他們的姑姑和父親,也不知道如何和意見相左的孩子相處。徬徨無助的艾立歐和登登,跨越物種的界線,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原來,人與人的溝通,還比人與外星人的溝通來得更困難。

「我也許不完全了解你,但我依然愛你。」

《地球特派員》透過一趟外星冒險之旅,讓艾立歐與登登,走出他們的小小空間,不再封閉自我,更誠實地面對內心的困惑,進而得到成長。另一方面,歐嘉與怪鋼也在這起事件中,展現了他們對孩子的愛,明白艾立歐和登登真正欠缺的,是一個能夠依靠(信賴)的港灣。

皮克斯的作品很少會讓人感到失望,《地球特派員》的動畫技術強大、劇本不算新穎,但是共宇宙的設定很炫很有趣,像是蠶寶寶一樣的登登,醜得很可愛、艾立歐的複製人在完成任務後的「壯烈犧牲」很有趣,而不同的外星生物,努力說著「掰,再見,愛你喔」莫名的非常打動我,導演像是藉由這個故事,去期許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語言不通、種族差異又如何,真正的善意,是可以跨越任何界線的啊!

要說《地球特派員》讓我稍稍遲疑一下的點,大概是歐嘉姑姑說她唯一想要的就是艾立歐,而在共宇宙和地球之間,艾立歐選擇留在地球和姑姑的身邊。這樣的結局在過往,很容易會打動我,但現在卻會思考,歐嘉與艾立歐為了彼此而選擇放棄他們的夢,這真的是好事嗎?

「電影推薦」彼得葉 –【超人】影評 (Superman)

《超人》

原文出處:彼得葉Peteryeh



















詹姆斯岡恩導演帶來的《#超人》,是個年輕單純還有點衝動的版本,他會害怕、犯錯,即便立意良善,作法卻不夠完善,所以他才會試著彌補與改正,這些塑造讓超人更添人性、更貼近我們,岡恩擅長從角色的缺點,反過來凸顯角色的優點與價值,無論是《自殺突擊隊:集結》《和平使者》還是隔壁《星際異攻隊》系列都是如此。

不過,一向擅長處理群戲(尤其吵架戲)的岡恩,這次卻沒有處理好各故事線與角色(但超人與各角色吵架還是好看),所以敘事比較雜亂,導致有些劇情變得割裂和工具化,例如正義幫和報社角色,雖然最終都匯集到超人主線,但反而模糊了焦點,如果能增加超人/克拉克與養父母的篇幅,也許更能幫助他的塑造;看得出來岡恩可能有點急著佈局推出角色,作為後續使用,所以勢必要先亮相,可以理解,但也是我認為比較可惜的部分。

「電影推薦」火行者 –【超人】影評 (Superman)

《超人》如此遙不可及的能力,卻能如此貼近打動人心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詹姆士岡恩真的把《超人》拍到又感人又精采又有趣,用力推薦。

超人已經拍到爛的一些橋段,比如有平民要被什麼倒塌的東西壓到時超人飛過去頂住或是把人抱出來,超不稀奇的吧?但這版的《超人》,讓我看到這種橋段時,落淚了…。不是這種橋段拍得多好,而是因為這次超人的心路歷程真的有帶出來,和這些看爛的橋段連結,突然就多了好多的感受。

《超人》的好實在難以言喻,是一種非常整體性的好,很清楚知道要傳達什麼,也知道要用什麼樣的點來建構這些訊息和感觸,又兼顧了娛樂性,每一分鐘,都抓著觀眾,有些時刻輕鬆,有些時刻緊張,有些時刻感動,怎麼把這些元素組合呈現,編導詹姆士岡恩真是做了超棒的示範。

《超人》的超人很貼近人類,即使他的能力超強大,要面對酸民的批評等等都和大家一樣,他也會生氣也會情緒失控,他也會面臨決策總會造成正反兩面的影響。詹姆士岡恩很適度地把這些「人」的層面放在電影的許多細節中,不知不覺就讓超人貼近了人心。

且在沒有動作的時候,很生活化的笑點也讓《超人》在輕鬆中又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有些是對白的幽默,有些是可愛的狗行為,有些是白目的亂入超級英雄,但又不是純為了搞笑而搞笑,這些搞笑也都搭配著劇情的需求,非常適切地融在一起。

很妙的就是,其實事後想想,很多東西的著墨並不多,卻能很有感。我想一方面是詹姆士岡恩選的重點和時機都很棒,另一方面也是當下的氣氛處理很到位,這一切加起來,一個小小動作就會有催淚的能力了。《超人》並沒有刻意去搞很悲情壯烈的橋段要搞哭觀眾,但全片有好多地方都暖暖的,每個人哭的點可能也不太一樣(看你對什麼元素連結比較強),也就是說,並不是導演刻意要讓觀眾哭,而是許多小小的感受加在一起,看觀眾自己什麼時候累積到滿水,眼淚就會奪眶而出了。

攤開來看,大的故事本身並沒有太特別,很標準的反派路瑟,看起來是好人但在做壞事,最後世界有危險,英雄要突破自身的障礙還要拯救大家,會有夥伴的幫忙也有一些些的愛情,這些都算不上新奇。可是會說故事的人,就可以把這老套當中的內心層面完美混合在劇情中,搭配很加分的調味,成為一部揪心的超級英雄電影。

文字不想寫太多,《超人》需要大家進戲院去好好體驗。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商業娛樂 ★★★★★★★★★☆
主線劇情 ★★★★★★★☆☆☆
細節設計 ★★★★★★★★☆☆
步調   ★★★★★★★★☆☆
小幽默  ★★★★★★★☆☆☆
動作   ★★★★★★★☆☆☆
感受度  ★★★★★★★★☆☆
訊息傳遞 ★★★★★★★★☆☆
導演   ★★★★★★★★★☆
演員   ★★★★★★★☆☆☆
要進戲院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帥哥 –【山忌:黃衣小飛俠】影評 (Haunted Mountains:The Yellow Taboo)

《山忌:黃衣小飛俠》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我的夢想。

原文出處:帥哥看電影












當有人問我:「如果有機會拍一部國片,你想拍什麼樣的電影」時,我的答案會是:「我想拍一部關於山的恐怖電影。」

.

我說的不是那種在山中遇到怪物或是殺人魔而被追殺、或是在山中遇到什麼猛獸襲擊還是森林大火而要逃難的那種恐怖片,而是一部,單純關於「山」的恐怖電影。

.

山中真正的恐怖、那些關於山的故事,讓我著迷的是那種純粹以萬物為芻狗的大自然與神秘感,是那種會讓人對山產生敬畏、讓人覺得人類憑什麼自以為能夠挑戰大自然、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毫無勝算的渺小恐懼感。或許電影中會有些難以解釋的超自然元素,但電影中的魑魅魍魎不會真的現身,只會以一種曖昧而隱晦的方式存在。

.

但我不太可能有機會真的當導演拍電影,與其說這是我想拍的電影,倒不如說,這是我想看到的電影、我想看到的國片。

.

《山忌 黃衣小飛俠》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我的夢想。一點點而已,但因為選材正確,我可能不會對這部電影太嚴格。我很喜歡《紅衣小女孩》系列,但那兩部電影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三幕總要搞出奇怪的神魔大戰,讓電影的驚悚感盡失,相對之下,我反而更欣賞《山忌 黃衣小飛俠》的節制,它並沒有那種太刻意過火的獵奇場面或特效,這點還是得給些鼓勵。至於《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我覺得很難看,所以就先不提了。

.

但不幸的是,這部電影終究沒有好好發揮它應有的潛力,黃衣小飛俠這個題材,做為一部恐怖電影,它真正的主場是在山中遇難時那種鬼打牆、在山中越陷越深的、生命一點地滴在流逝的焦急與恐慌。然而這片並沒有太聚焦在山中本身,而是莫名加入了《今天暫時停止》式的時空輪迴元素,這要這樣演其實隨便拍個原創恐怖電影都行,編劇似乎擺錯了重點,以至於這片的潛力沒辦法得到最大的發揮。

.

事實上,這部電影演到後面好像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重點到底在什麼地方了,劇情的渙散與失焦算是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說句實話,我不會給它差評其實就單純是因為它選了一個我喜歡的題材,但最多也就只能給到中間偏下的評價而已,如果要更客觀地說的話,這片應該會更差。

「電影推薦」火行者 –【侏羅紀世界:重生】影評 (Jurassic World:Rebirth)

《侏羅紀世界:重生》繼續放很多人給恐龍追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若用很簡單的說法,《侏羅紀世界:重生》就是維持了這個系列的調性,然後再來一部,雖然賣點和刺激的方式都差不多,但技術又更進步一些,再放入不同的恐龍,又可以拿來賣了。它沒有太大的不同,也沒搞爛掉,如果喜歡這個系列就繼續看吧!

《侏羅紀世界:重生》整體故事的感覺很傳統,找個科學理由要組隊去取恐龍的DNA,團隊裡面會有重視錢或利的「反派」,會有拿錢的傭兵,會有科學家,到了恐龍的地盤,就開始各種跑給恐龍追的動作橋段。這樣的冒險故事真的很基本,我們也看過N遍了,可是大家還是會買帳,侏羅紀恐龍就還是很有牠們的吸引力。

所以電影的重點比較在於,要如何讓這些人在各種場景跑給各種恐龍追,且不要讓觀眾看膩。

這次除了有任務的團隊之外,還多放了一條支線,是一個出遊的家庭,不小心一起被捲進去,因為多了一些不同型的角色,在被恐龍追的過程中就多了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爸爸和女兒的男友之間的關係等等,會多一些趣味,不過也因為更多的角色會把故事分得更散,當然也就更不用期待深度了。

當然,這種商業娛樂片也有些規則可循,比如比較討厭該死的人通常都真的會死(這種又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很容易先死,重要的通常壓軸死),善良的、幼小的、有故事的通常比較不會死。

所以坦白說,這類電影真的深度也不是重點吧。角色都很刻板、簡單,也因為如此可以快速設定完一切之後,就讓他們開始跑給恐龍追。不用太在意這些,重點就放在進入恐龍世界的冒險吧。

這次《侏羅紀世界:重生》也想給觀眾一點新鮮感,所以來了一些變種。不過我是覺得還好,變種並沒有太突出的新功能,某種程度都是「巨獸」,本來每種恐龍就有不同的特性,變種不變種都很殺,尤其在大銀幕加上好的音效(我們試片在美麗華Dolby廳看的),氣氛和壓力還是很厲害。這個角色也很稱職在各種情境給恐龍追,兩個多小時的片長,緊張的比例算很多,幾乎是沒有冷場的。

總的來說是部很傳統形式的商業娛樂,故事劇情就蠻多為了刺激而巧合設計的橋段,人物也是為了刺激而生,不用太講究這些,重點是這個刺激到底有沒有刺激到,我個人是覺得還是很有感受,就算形式傳統,科技越來越進步也會讓特效的部分更真實。不花心力的純娛樂很OK,建議要找設備好一點的影廳,畢竟這種片子就是要看效果的啊。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故事劇情 ★★★★★★☆☆☆☆
角色刻劃 ★★★★★☆☆☆☆☆
恐龍真實 ★★★★★★★★☆☆
人情感受 ★★★★★☆☆☆☆☆
刺激感  ★★★★★★★☆☆☆
商業娛樂 ★★★★★★★☆☆☆
氣氛壓力 ★★★★★★★☆☆☆
創意特色 ★★★☆☆☆☆☆☆☆
緊湊度  ★★★★★★★☆☆☆
要大銀幕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火行者 –【F1電影】影評 (F1:The Movie)

《F1電影》歷練的價值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F1電影》真的是一部蠻厲害的電影,它有著商業電影的熱血故事和緊湊度,卻又可以把友情、關係改變等等描寫得很有感覺,很溫暖。不論你喜歡不喜歡賽車、懂不懂賽車,都可以看《F1電影》,雖然以賽車為背景,但過程中各種角色的互動與掙扎都是一般人就可以體會的,如果說有什麼限制,我想可能會需要一點年紀才能對這種歷練的價值以及成長成熟的過程更有感吧。

我自己不是賽車迷,我覺得《F1電影》對於非賽車觀眾是很友善的,許多規則或是裝備的意義,都會在對話中或播報中傳遞給觀眾,且不會很刻意,觀眾只要一邊看就可以馬上知道現在是在幹嘛,就算不像專業觀眾能理解那些戰術或選擇的考量,至少可以感受到角色在動腦、角色在利用灰色地帶、角色在不按牌理出牌、角色在衝動行事等等,技術細節不見得很清楚,重點是在它們所要表現的背後意涵都有成功表達,這點做得相當不錯。

場面的部分當然就是賽車了,每一個賽車的橋段都有發生一些事,也許是兩名車手的鬥爭,也許是兩名車手的互助,也許是某名車手的衝動壞了事等等,所以不只是看速度和技巧,不只是看爽的,也都是劇情發展的必要一部分。即使片長有兩個半小時,每一段都有它想要講的東西,且非常流暢接合,真的是看不出片中有什麼可以再剪掉的。

至於非賽車的部分,就更豐富了。

有主角(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自己的成長,想要協助好友的車隊,同時也要面對隊友是有大頭症的厲害新秀;而好友(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則是曾經是熱愛賽道的車手,現在則是經營者,要看股東臉色,要為錢傷腦筋,要承受失敗的經濟壓力,雖然想利用好友來重振車隊,卻也有心理上的掙扎;再來還有新秀(達姆森伊德瑞斯〔Damson Idris〕)很自我中心,不斷想證明自己有多厲害,又在意大眾的眼光,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他在這個過程能體會什麼、改變什麼,也是電影中很有說服力的一大賣點。

我還蠻喜歡《F1電影》中對不同世代的描述,如果有點年紀的觀眾,在職場上可能都看得到這樣子的現象,新來的年輕人,可能有些才華,覺得自己很厲害,完全看不到其他團隊成員的付出(或覺得他們本來就應該是要幫他的),覺得資深的人是過氣老人,可能有很多科技的協助(比如會用人工智慧)來做事,可是真正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那些老鳥累積了數十年的見識和當下沉穩的判斷反應卻新人學不來的。在沒有遇到大麻煩之前,新秀怎麼會尊重這些經驗?(而且說實話,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沒什麼料的老鳥就是倚老賣老)老鳥又要如何耐著性子和這些自以為是的小鬼合作?

《F1電影》設計了很多大大小小事件,讓這些角色彼此更了解這一切的意義,並不是單一事件就改變的,因此才會很有說服力,觀眾也能感受到這些歷練的價值。而且,改變並不是由別人一直講或用其他做法來強壓的外部方式,這種方式得不到真正的效果,必須要由當事人從內心去接受,要由自己可能經過一些挫折或打擊,還要有一定的心胸能夠承認自己還有要調整的地方,才有可能。這些東西,《F1電影》在商業娛樂性不減的情況下都拍出來了。

片中還放了一些小幽默,還有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製造的聽覺氣氛等等,不只是電影中的故事呈現出好的團隊合作,這部電影本身,應該也是個好的團隊合作出來的結果。

最適合的觀眾族群,是喜歡看商業娛樂大片(它還是商業娛樂片,還是會有很戲劇化的時機點,會有大家期望的結果,會偏向美化,但就算是美化,也很有用心的過程),同時也會重視感情的真實溫暖程度以及角色成長的一步一腳印。要看爽度又要看深度,就是《F1電影》了。雖然賽車的部分真的拍得很好,但若單純為了看賽車去看《F1電影》,還是有些浪費,就好像為了一道菜去點整個套餐但都不管套餐的其他東西,有點浪費吧?反而不見得特別愛那道菜,卻能享受整個套餐搭配的人,會更能品味《F1電影》的美好。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娛樂爽度 ★★★★★★★☆☆☆
故事劇情 ★★★★★★★★☆☆
演員表現 ★★★★★★★☆☆☆
角色設計 ★★★★★★★★☆☆
音樂氣氛 ★★★★★★★★☆☆
賽車刺激 ★★★★★★★☆☆☆
需懂賽車 ★★★☆☆☆☆☆☆☆
步調緊湊 ★★★★★★★☆☆☆
成長改變 ★★★★★★★★☆☆
感染力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香功堂 –【絕命終結站:血脈】影評 (Final Destination:Bloodlines)

《絕命終結站:血脈》:死神是很小心眼的

原文出處:香功堂!!





















「我想要享受最後的時光,我建議你們學學我,生命很寶貴,充分享受每一刻,你永遠猜不到死期。祝好運了。」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以為玩不出新把戲,卻還是用血脈重講一次相同的故事。想來,死神應該是完美主義者,或是有嚴重的強迫症,只要事情不合他的意,就會用各種辦法,將所有失誤通通給扳正回來。所以在《#絕命終結站血脈》中,死神非得用一枚硬幣收尾,數十年前的完美殺人手法被破解,數十年後,再用同一枚硬幣完成早前未能完成的殺人計畫,這樣才符合他心目中的完美,才能消除心裡的怨恨。

看著劇中的死神,不禁想起《食神》的經典台詞:「你慘啦!方丈為人很小心眼的!!」

當然,觀賞《絕命終結站:血脈》的樂趣,絕對是看各種離奇的死法,所有看似無害的小物件,最後都能造成嚴重的傷亡。生活處處有危險,要不活得提心吊膽,生不如死、要不輕鬆過日,早死早超生。無論如何,死神都是不敗的贏家,人類的抵抗總是徒勞無功。

《絕命終結站:血脈》的創意或許不如第一集(畢竟那是一切的開端),但情感面的處理意外出色,無論是獨居奶奶的犧牲(用自己的存活來換取所有人活下去的機會),或是在災難之前仍不忘對他人的關心與付出,讓我對影片劇情更為投入,私心希望他們能逃過死劫,好好地活下來(可惜最終無一倖免)!

「電影推薦」火行者 –【窒友梅根2.0】影評 (M3GAN 2.0)

《窒友梅根2.0》這真的是科幻動作喜劇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我是沒有看《窒友梅根》第一集的人,因為不愛恐怖驚悚,也不愛可怕的娃娃殺人的題材,但《窒友梅根2.0》我很OK,它完全是不同類型的電影,是科幻動作片,是未來的人類與機器人聯手對付機器人大魔王。這篇文章也是給對科幻動作有興趣的觀眾看的,如果只想看恐怖或驚悚的話,就停在第一集比較好。

建議沒看過第一集的人,至少快速看一下維基百科或其他地方的劇情介紹,知道第一集的角色關係、發生了什麼事、最後梅根怎麼了,這樣就可以看第二集了。第二集是新的故事,但角色關係承襲第一集,所以要有這些資訊才能馬上進入狀況,知道這些人在幹嘛。

《窒友梅根2.0》的梅根變成…算是正義的一方吧,和主角群聯手,要去對付另一個失控的智慧機器人。這樣的故事其實就不驚悚了,重點反而放在曾經被驚悚過的主角群要如何和讓他們驚悚的梅根合作,這過程也有把第一集的一些驚悚過往拿來當笑料,因此真的有看過第一集的觀眾會更看得出笑料。

雖然是寫正義的一方,但主角群都不是什麼完美的人(或機器人),他們之間也有一些問題要解決,即使打著道德倫理的名號,他們自己都有瑕疵,都有做不好的時候,這個團隊並沒有被塑造得太神聖美好,雖然還是有一點理想化的「你要做對的事」勸說,不過並不會有「迪士尼闔家觀賞」的那種感覺。


片中有不少小幽默,有的來自第一集(第一集很恐怖的事情在第二集成了玩笑),有的來自梅根和人類的互動方式,也有需要聽英文才好笑的(比如 for China 聽起來和 vagina 挺像的?)不是大笑類型,不見得會表面笑出來但可能是會心一笑。總之整體的調性還蠻輕鬆,沒有壓力。還有很多模仿知名電影橋段的趣味,電影看得多的觀眾有更多樂趣在這部分。

故事主軸雖然不是太特別,就像一般動作或諜報片那樣,技術面就是編劇說可以這樣就是這樣,不過細節的設計我覺得不錯,除了適時放入上述的幽默,搭配過強的武打,還有角色之間的個性也導致一些互動上的戲劇性,有談到團隊,有談到親子,有談到友誼,商業片談這些並不會太深,但也不隨便。

如果你本來愛第一集,也愛不恐怖不驚悚的科幻動作,看到這系列這麼大幅度的轉彎也能接受的話,應該可以是完整享受這部片。第二適合的就是我這種不喜歡被嚇或太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不會想主動去看第一集,可是一般商業片很愛的,即使沒看過第一集,《窒友梅根2.0》也可以當娛樂大片來看,沒問題(記得快速了解一下第一集)。最不適合的觀眾就是單純只想看恐怖驚悚,希望第一集再現的觀眾了,《窒友梅根2.0》恐怕不是那樣的。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主線劇情 ★★★★★★☆☆☆☆
細節安排 ★★★★★★★☆☆☆
角色互動 ★★★★★★★☆☆☆
角色特色 ★★★★★★★☆☆☆
動作設計 ★★★★★★★☆☆☆
小幽默  ★★★★★★★☆☆☆
緊湊度  ★★★★★★★☆☆☆
深刻感動 ★★★★☆☆☆☆☆☆
恐怖驚悚 ★★☆☆☆☆☆☆☆☆
大眾娛樂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火行者 –【28年毀滅倒數】影評 (28 Years Later)

《28年毀滅倒數》如果疫情變成了長久的現實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28天過了,28週過了,這次28年要看什麼?雖然都還是人類感染病毒變成喪屍的背景,但這次想談的重點不太一樣。

大部分這類電影著重在疫情爆發或是剛爆發,這次設定在28年後,是已經習慣了喪失存在的時代,且主角是在疫情爆發後在隔離區出生的小孩,意味著他出生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這些反而才是理所當然,他沒見過手機,不知道網路,村中大家過著自給自足的老式生活,這是他認知的世界。

當然,這種世界『改變』很久以後的電影也不是沒有,不過因為我們自己經過疫情封鎖,我們也體會到世界瞬間改變(比如在家工作,視訊變成常態),甚至也認識在這個時期出生或是長大的小孩,對他們來說透過網路接觸人才是常態,有這樣的背景來看《28年毀滅倒數》確實更能多一些感受與聯想。

不過《28年毀滅倒數》也沒有太深入著墨這一塊,重點還是擺在這個在隔離時代隔離區出生的小孩,成年(12歲)要開始進入現實世界(到有喪屍的地方做採集工作),面對要親手殺死喪失,聞到腐屍味道,甚至看到開腸破肚景象的大人世界。但為了生病媽媽,他決定去闖。

如果要說這部電影重點是什麼,我覺得殺喪屍已經是基本日常,不是特色,特色或許是看一個在這世界長大的孩子要經歷什麼,跟我們世界的格格不入(有位來自非隔離區的角色跟他互動來突顯他完全活在不同的世界裏),以及這個世界必須早早就認識死亡,接受死亡是人生一部分的殘酷。

當然電影中還是少不了喪屍突然出現或一大群追著人跑的場面,也有喪屍把人咬得很慘烈或是人把喪屍爆頭等等場面,但我這個不太敢看恐怖片的人並不會覺得很恐怖,它就是一個背景設定,或許,一個孩子如何在這種環境長大,求生存,是更心理層面的驚悚吧。

丹尼鮑伊〔Danny Boyle〕是厲害的導演,他很會運用畫面與聲音來製造壓迫感,相對的,也能製造溫情。在這個很骯髒很混亂的世界,他也可以拍出很溫柔的橋段,甚至催淚。在一個殺戮根本就是習慣的世界,還可以感受到對生命以及死亡的尊重,這真的有點詩意了。不過我覺得最後這部分很因人而異,因為這部分很靠導演手法,所以觀眾是不是會被這些技術元素給影響到情緒就會有差異,若只是很理性看故事就不見得會那麼有感。

雖然說《28年毀滅倒數》提出一些隔離的社會現象,但探討的方式並不是用個深入分析的理性面來呈現,而是走人物故事的感性面,吃不吃這一套還蠻重要的,且主角小男孩的演技挺不錯,很有感染力。不建議只為了看血或是看恐怖而去,雖然鮑伊在這方面也蠻強,但《28年毀滅倒數》不是只要賣這個的。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恐怖程度 ★★★★★★☆☆☆☆
步調   ★★★★★★★☆☆☆
氣氛掌控 ★★★★★★★★☆☆
演員選角 ★★★★★★★☆☆☆
世界思考 ★★★★★★★☆☆☆
反思深度 ★★★★★★☆☆☆☆
情緒製造 ★★★★★★★☆☆☆
詩意   ★★★★★★★☆☆☆
訊息傳遞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火行者 –【馴龍高手】影評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馴龍高手》忠實又有微調的改良呈現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這次去看《馴龍高手》真人版的試片時,我是2010年看過動畫版的《馴龍高手》之後,就沒有再回顧過,現在還有印象但細節都不太記得的狀態,而我同行的朋友則是有特別先回顧過幾集動畫再去看的狀態,可以提供兩種感受給大家參考。

先總整一下我們的結論:我的感覺是,如果當年喜歡動畫但現在印象已經不深,真人版是很好的溫習,且更壯大,正好可以再看一遍。朋友的感覺是,和動畫版大同小異,但小異是正面的,真人在情方面的感受更強烈,場面也更有氣氛,如果很愛動畫不希望大改的動畫迷觀眾可以不用擔心就去看吧。至於動畫版完全沒看過的人,正好就直接看真人版囉。唯一不推薦的對象,就是不想再看一次一樣的內容希望電影版有很大調整的這類觀眾。

《馴龍高手》的故事很不錯就不細說了,只看主軸是基本款的正面劇情,不符合大家期望的主角,從追求認同到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但角色關係,成長過程,心境改變等等都能寫得又自然又有說服力,這樣就很不容易了。再加上一些可愛有趣的小元素,就能讓超過兩小時的電影步調流暢完全沒有不必要的橋段,看完也能有相當的感動。

每個角色的選角都很好,都能表現出角色的特質,即使是配角也很鮮活,和動畫相比有一些些的調整,但更能把角色關係和想傳遞的特色給呈現出來。

龍的部分,可愛還是可愛,但有更真實的「野獸」感,超優的特效讓龍給人的壓迫感很強大,高速飛行穿梭的刺激感十足,人和龍同時存在的畫面都很融合、自然。

劇本就像是把已經很好的動畫版再做了一些更清楚的改良,把訊息傳達得更清楚,一切都更精緻,它雖然不是那種一直在高潮的電影,但也同樣可說是沒有尿點,每個橋段都有它的意義與目的,又串接得很順,比例分配恰當…看來看去,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

當然,因為看過動畫版,關鍵的梗都知道了,會發生什麼事也很清楚,驚訝度一定會打點折扣,可是很妙的是,看到經典的那一幕(別過頭,手摸無牙),竟然還是有鼻酸感。或許這部分就是我同行朋友所說的,看到真實的人(即使是演員),那種情的連結會更強一些吧。

我並不會覺得真人版或動畫版比較好,兩者各有不同的感受和長處,每個人喜歡的點可能也不太一樣。但可以說的是,《馴龍高手》真人版確確實實是很棒的動畫改編真人版。如果你看過動畫版了,想看看如何做很棒的「大同小異」翻拍,那就去看吧!如果還沒看過任何版,那就去看吧!IMAX有相當壯麗的畫面,如果你不是那麼愛看「景」,沒有非IMAX不可,還是建議找個大的銀幕,好的音響,因為真人版的這些效果也是讓它的威力更真實的賣點之一。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忠於動畫 ★★★★★★★★★☆
小小修改 ★★★★★★★☆☆☆
訊息傳遞 ★★★★★★★★☆☆
特效   ★★★★★★★★☆☆
景    ★★★★★★★★☆☆
動作場面 ★★★★★★★★☆☆
緊湊度  ★★★★★★★☆☆☆
角色鮮明 ★★★★★★★☆☆☆
轉折流暢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彼得葉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影評 (Ballerina)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

原文出處:彼得葉Peteryeh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肯定還是動作場面是否讓人滿意?有別於本傳第三、四集滿到溢出來的份量,這次拿捏剛剛好,也有不少頗具巧思的設計,讓動作戲看起來刺激、亮眼(又好痛)。

例如手榴彈變成主武器逢人就炸,彷彿遊戲關卡裡有武器限制,只能使用手榴彈殺敵;或是用火焰發射器到處肆虐大噴射,還能跟敵人對決。

安娜德哈瑪斯飾演的主角伊芙,是殺手世界的新人,難免沒那麼「神」,但她仍然展現該有的狠勁與俐落的身手,舉槍移動換彈的架式、眼神、近身戰或槍戰的靈活度,都讓我印象深刻,喜歡安娜的話,這部必看。

但在劇情部分,我想吐槽一下,我認為應該要處理得更好,以下有輕微劇透。

例如反派(與其陣營)的塑造缺乏威脅性,會讓人質疑為何領導人可以控制住整個城鎮?或是某幾場戲的邏輯令人無言,例如開場戲,如果手下辦事不利,反派首領你何不自己動手?為什麼要離開現場?你離開了,不就是讓女主角有機會復仇?

編導大可以在開場混戰中,讓反派受到輕微傷害之類,於是幾位手下慌忙帶著首領先撤退,但不是,你就是意味深長地、好端端站在那裡,然後,就轉身離開了??

整體來說《復仇芭蕾》的劇情很好理解,就是主角復仇一路殺到反派的神祕據點(害我以為在玩《惡靈古堡4》),簡單粗暴到有點敷衍;但如果對劇情細節或敘事邏輯不像我這麼要求的話,本片的娛樂性還是能讓人滿意。

「電影推薦」香功堂 –【滿血復活】影評 (Bring Her Back)

《滿血復活》:悲傷讓人失去了辨識現實的能力,成了心盲之人

原文出處:香功堂!!





















父親意外過世後,未滿 18 歲的安迪和同父異母且失明的妹妹派珀被送往寄養家庭,交由有著豐富輔導經驗的蘿拉照顧。蘿拉的女兒凱西因溺水意外身亡,凱西與派珀一樣,雙眼失明。或許是移情作用,蘿拉對派珀特別的體貼與觀念,然而在與蘿拉相處的日子,安迪發現蘿拉另一名收養的兒子奧利佛,有著令人深感不安的詭異舉止...

「我看不到他,又怎能相信你在裡面?」

《鬼手鬼手請開口》導演 Danny Philippou 和 Michael Philippou(雙胞胎兄弟),再次合作推出恐怖片《滿血復活》(Bring her Back),兩部作品都不約而同觸及心理創傷對人心的影響。《鬼手鬼手請開口》包覆著憂鬱症的元素,死亡成了誘人的世界。而《滿血復活》的安迪與蘿拉,同樣經歷過生命裡的黑暗期,深陷在創傷中無法自拔。


是什麼吸引了邪惡的注意?有時候是恐懼與憎恨,有時候卻是愛。當情緒變成一種執念時,它會自成一個「圓」,把執迷的人牢牢地困在期間,而受困之人,會陷入「眼盲」的狀態,將個人的痛苦與悲傷,強制加諸在他人身上,卻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為的殘酷與自私。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愛,不全然會是救贖,也可能是魔鬼拿來誘惑人們走向墮落的手段。要想打破魔鬼的詛咒,就得破壞這無限的輪迴(Circle),才能創造新的結果。無論是走不出喪子之痛的《禁入墳場》,或是強大的愛同時夾帶著毀滅性的《七夜怪談》,人心的偏執一直是恐怖片常見的元素,就這點來說,《滿血復活》並沒有在劇情的大方向上帶給我太多驚喜,但影片的氣氛與節奏拿捏穩當,即便是恐怖片,卻能觸動觀眾的情感。

《滿血復活》的出色在於細節的處理,無論是安迪和派珀首次走入蘿拉住處,門外的鐵環擺飾與顛倒的鏡頭設計、安迪對於父親情感的矛盾、安迪與蘿拉、凱西與派珀的對照關係等,都有巧思。影片有兩個設定,讓我暗暗鼓掌叫好。一是寵物標本,這個設計不止暗示了凱西的存在,也說明了充滿愛的蘿拉,內心最大的困擾,就是不懂得放手讓心愛的人(或寵物)離開,而這樣的依戀感,遮蔽了她的心眼,讓她成為恐怖的怪物。

二是導演對於「飢餓感」的描述,奧利佛的貪食,不只是在表現異食癖的奇觀,更是用食的行為,影射人心底不受控制、毫無節制的原始慾望。慾望一旦跨越(無視)社會所設下的規範,便能橫行無阻。一部好的作品,無需仰賴刻意翻轉的情節,只要細節安排妥當,便能增添影片豐富的可看性。

小而美的《滿血復活》,配樂、剪輯皆無可挑剔,本片的演員群戲更是光彩奪目。飾演蘿拉的 Sally Hawkins,把這個可怕又可憐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飾演奧利佛的 Jonah Wren Phillips,無論是著魔或是突然回歸本性(有《逃出絕命鎮》的既視感)的反差表演,非常地有說服力。飾演派珀的 Sora Wong,氣質很好,表演很棒,摸到哥哥牙套那一幕,她的表情變化差點讓我哭出來,《滿血復活》是 Sora Wong 首度演出電影,表現令人驚艷。

最後,當然要提一下飾演安迪的 Billy Barratt,好喜歡安迪這個角色,具有強大的悲劇色彩,無論是之前被父親虐待的往事,或是後來被蘿拉誣陷的百口莫辯,甚至在剛接觸到蘿拉時,無時不刻處在想要討對方歡心的努力,以及發現事情有所蹊蹺的疑惑等,每一場戲都讓人對這個角色感到心疼。

安迪和蘿拉其實就是兩種愛的展現,一個在圈圈內想要保有/重現「自己」的愛,一個卻是將個人放在外圍(愧疚感),希望妹妹能活出更好的人生,在安迪給妹妹的留言中,安迪解釋了自己為何從沒跟妹妹說出他曾被父親家暴的事實,因為「我不想讓你知道世界有多醜陋。」事實上,安迪用他對妹妹的關愛,讓眼盲的派珀明白了,最美的愛是什麼模樣。

「電影推薦」不營養大雞排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影評 (Mission: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

[電影亂哈拉]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階段性的時代終結

原文出處:聊電影~不營養大雞排的電影窩


【Mission: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

1996年系列作第一集上映,至今已快30年過去,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伊森韓特一路陪伴我們,從年輕帥氣到現在沉穩老練,只能用滿滿回憶來形容,不管你喜歡與否,在很多人心中【不可能的任務】就是諜報動作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一。

作為上一部【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最直接續集,本次故事接在其之後,導演依舊是第五集開始的克里斯多弗麥奎里,賽門佩格、海莉艾特沃、龐克萊門捷夫、文雷姆斯、希亞溫漢、伊塞莫瑞、安琪拉貝瑟等主要演員原班人馬回歸,阿湯哥將與他的隊友們聯手對抗AI再次拯救世界,不只要面對眼前危機,更得將過去的種種來做個了結清算。


雖然一再強調【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會是系列最後一部收官之作,但信不信看個人,反正就當作暫時先告個段落,基於這點,就不必考慮該不該進戲院看,兄弟們衝就對了,畢竟不依賴太多CGI特效,很多實景拍攝的驚險場面,阿湯哥都選擇親自上陣,而專注完美、近乎苛求的敬業及搏命演出,確實看一部少一部,除非你太挑,否則可看性和爽度是不必太擔心。


本片古典老派氛圍營造,各國高層諜對諜的冷戰基調,加強著墨於人性猜疑和抉擇考驗,分秒之爭,在有限時間內要處理的迫切危機,劇本安排下,看得出編導想在世界觀擴展及開多支線的野心,用更多篇幅去描述細節,但也正因為如此,節奏步調拿捏就多少有些失衡,這手法可是把雙面刃。


再加上為人詬病的閃回片段剛好就好,但偏偏太多了就顯得刻意,除了部份還能致敬和賣情懷,剩餘的就淪為扣分效果,文戲挺挑戰觀眾,除非本身對系列作已熟悉到不行,不然解釋太多太少都不對,選擇透過對話去推進敘事就不高明,是覺得可惜了點。

此外這回主要對手是AI,而上集的代理人伊塞莫瑞,就提過了氣場不足,作為反派大魔頭,卻感覺前半段就差不多可以退場,毫無存在感不免叫人失望,好在阿湯哥與快樂夥伴們魅力依舊,喜歡賽門佩格的朋友應該會很開心,當然海莉艾特沃及龐克萊門捷夫也都很棒且亮眼,誰不愛看美女對吧。

不管怎麼說,最新一集的湯姆歷險記,也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確實帶給我還不錯的觀影體驗,一同和伊森韓特上山下海出任務,無論視覺震撼又或者娛樂效果,都有相當程度的反饋,算階段性的時代終結更是向本系列告別,咱們有緣再相會。

活在陰影下的生與死,為了所愛之人及素未謀面的人豁出去,唯有如此信念與固執,才有創造任何奇蹟的可能。

排的隨性給分:
(滿分10塊)

---------------
( ̄3 ̄)→ 8.0塊雞排
情懷加成10.0

再見了伊森

近期其他新片影評:
「電影推薦」火行者 –【聖夜:惡魔都市】影評 (Holy Night:Demon Hunters)

「電影推薦」香功堂 –【雷霆特攻隊*】影評 (Thunderbolts*)

「雞排亂哈啦」雞排【絕命終結站 血脈】短評

-----

喜歡電影的朋友,
也歡迎來巴哈電影板 & 電癮娛樂 坐坐唷!!

歡迎點圖進來和雞排一起電影亂哈拉

電癮娛樂粉絲團等你/妳來加入!!

「電影推薦」香功堂 –【雷霆特攻隊*】影評 (Thunderbolts*)

《雷霆特攻隊*》:人心的黑暗面才是最恐怖的敵人

原文出處:香功堂!!





「我有點不對勁,感到空虛...」

葉蓮娜在姊姊過世後,走不出憂鬱的低谷。她不想再活在秘密中,中情局局長瓦倫緹娜告訴葉蓮娜,只要她完成最後一樁任務,就能重新開始。她奉命來到 OXE 集團的秘密碉堡,卻發現幽靈、沃克,還有一名叫做鮑伯的男子,也在碉堡中...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由於《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導演 Jake Schreier 之前的作品《怒嗆人生》很合我的胃口,所以對《雷霆特攻隊*》抱有著高度期待。看完電影,嗯,確實跟過往的漫威電影有一點點不同,片中的反派一度讓我以為電影會朝《黑袍糾察隊》的護國超人路數前進,但幸好沒有。

《雷霆特攻隊*》開場已經點出影片想要討論的重點,關於內心的疾病,如何一點一滴啃噬著人心,也關於在寂寞無助的時刻,能不能被好好地接住,是一種多麼重要的事情。對於電影,老實說,沒有到太喜歡,它說最大的反派,就是每個人的心魔、它說不被看好的人,只要願意合作,就能找到團結的力量。這些主題都沒問題,導演把英雄電影拍成了《王牌冤家》式的「腦內」大冒險也滿有趣。

「妳想在別人犯錯前,當他們的靠山。」

但《雷霆特攻隊*》未能打動我的原因,在於憂鬱的葉蓮娜與鮑伯的關係,像極了皮克斯動畫《靈魂急轉彎》裡,喬和 22 號的關係重現,喬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以為只有成名才會快樂,忽略了生活細節帶來的感受。22 號受到喬的影響,變成混亂的失落靈魂。為能拯救 22 號,喬進入 22 號的內心世界,將他救出憂傷負面的情緒。回到《雷霆特攻隊》,黑化的鮑伯把紐約帶入黑暗中,哀傷的鮑伯則躲在內心世界的一塊小角落,愧疚的葉蓮娜進入鮑伯的世界中,將他解救出來。不覺得這一大段戲的設計與《靈魂急轉彎》十分神似嗎?

此外,《雷霆特攻隊*》常常透過角色之口,反覆介紹眼前的人物給觀眾(深怕觀眾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並且一再強調他們是魯蛇、多次捕捉這群人團結合作的畫面(從巨塔逃出、合力扛起掉落的水泥牆、一起在鮑伯的意識中對抗黑化鮑伯等),看到後來有點疲乏...,想想,我對《雷霆特攻隊》最大的失落,不是劇情讓我想起《王牌冤家》或《靈魂急轉彎》,少了新意,而是影片的敘事,其實也少了分神采。

最後,巴奇騎摩托車現身那一場戲,有著滿滿的《不可能的任務2》阿湯哥既視感,哈。

「電影推薦」火行者 –【聖夜:惡魔都市】影評 (Holy Night:Demon Hunters)

《聖夜:惡魔都市》馬東石主演就會變成驅魔動作片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聖夜:惡魔都市》其實給我的感覺,不會不好看,但也說不上特別喜歡。這可能取決於觀眾想看什麼。

所謂想看什麼,就是說,如果和我一樣是為了看馬束石揍人和用可愛的方式搞笑的話,坦白說,這部和先前犯罪都市系列還是有點落差,當然拳頭還是很重很痛,馬大叔也一樣可愛,對反派很兇但很照顧小朋友這樣子,這些通通都有,可是因為《聖夜:惡魔都市》的題材是驅魔,團隊中另一位不用拳頭的驅魔師(徐玄)也做了相當不少的驅魔工作,相對能打的份量就不會像純打擊犯罪電影那麼多。且因為對手是和惡魔相關的人或靈,並不是很殺的武打高手,馬東石基本上都是一拳幹掉一個,是屬於打數量的,最難搞的大頭目惡魔當然也不是「格鬥高手」,還是用儀式對抗為主,再補一拳。如果只是要看馬東石把嘍嘍一直打飛出去是沒問題,可是期望多一點精采動作的話就…。

至於驅魔的部分,是走西方的驅魔路線。

主線故事是要救一個被附身的年輕女子,故事並沒有太複雜,家人來求助之後,簡單調查一下就找出了徵結,然後就開始許多儀式。被附身的狀態有不少呈現,可是並沒有到很恐怖,和想要嚇死人的恐怖片不太一樣,我這個不太敢看恐怖片的都還OK。所以我不太建議純粹想要被嚇的觀眾來看《聖夜:惡魔都市》,應該會覺得不夠嚇人。喜歡看驅魔故事的觀眾可以考慮,但我並不認為它的驅魔故事有太特別之處,還蠻基本款,我不是看很多驅魔電影的人都會感覺沒什麼新意了。若很著重驅魔的規則,可能還會覺得有些狀況用K的就能解決會很扯吧?

真的要說有什麼賣點,就還是基本的驅魔電影加上馬東石的拳頭。最好的對象還是本來就喜歡驅魔電影,又喜歡馬東石風格的。只喜歡驅魔電影會覺得加拳頭太扯,只喜歡拳頭會覺得驅魔太多打不過癮。兩者都愛應該會更享受。

至於其他的元素,角色的設定上,馬東石有一些過去往事的描述,但蠻刻意的,就是角色需要有個背景而給個背景的感覺。他的隊友則是很簡單帶過。至於被附身的受害者和她的姐姐,就是看姐姐一直在很心疼妹妹(心疼到常常忍不住去影響驅魔儀式…),其實都不太能讓觀眾有情感連結。畢竟這片不是看感動的,這些設定都相對簡單,驅魔的邏輯也不用太深究,都是編劇說了算就好。重點還是讓這個驅魔團隊可以有事幹,也就是商業娛樂片路線。

而笑料,是有,也很馬東石風,有點白痴或白目的那種,可是真的不太多。

因為我個人不是愛看驅魔的人,為了馬東石去看,還是覺得笑度和爽度都有點不足,可以看,也不會無聊到,不過就難以達到很滿足。只能猜想或許也愛驅魔題材的觀眾可以有更全面一點的娛樂吧?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打倒數  ★★★★★★★☆☆☆
反派強度 ★★★★☆☆☆☆☆☆
笑料量  ★★★☆☆☆☆☆☆☆
拳頭很重 ★★★★★★★★☆☆
角色深度 ★★★★★☆☆☆☆☆
驅魔精采 ★★★★★★☆☆☆☆
演員表現 ★★★★★★★☆☆☆
步調   ★★★★★★★☆☆☆
懸疑程度 ★★★★★☆☆☆☆☆
商業娛樂 ★★★★★★★☆☆☆
恐怖驚悚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電影推薦」香功堂 –【罪人】影評 (Sinners)

《罪人》:吸血鬼的誘惑就在人間

原文出處:香功堂!!





















「如果你一直跟魔鬼共舞,遲早有一天,它會跟著你回家。」

離鄉多年的雙胞胎兄弟:史莫克與史塔克,從芝加哥返回故鄉小鎮,打算開一間服務自己同胞的音樂酒館。開幕夜,擁有音樂天份的堂弟山米和落魄歌手三角洲瘦子擔任演出、史莫克的前妻安妮負責餐飲、開設雜貨店的華裔夫婦打理酒館招牌等。這天夜晚,賓客陸續到場,眾人狂歡,外界的紛擾都被暫時擱下,直到惡魔登門拜訪...


《罪人》花了非常長的篇幅寫人物故事。史莫克兄弟遠去芝加哥討生活,加入艾爾·卡彭的幫派,用黑吃黑的手段大賺一票,他們拿著這筆黑心錢連夜逃回故鄉,想要重新開始。史塔克與青梅竹馬瑪麗曾是一對戀人,但史塔克明白,兩人膚色的差異,將讓他們的愛情難以落地生根。史莫克失去年幼的兒子,刻意遠離安妮,以免觸景生情。山米熱愛音樂,卻被擔任牧師的父親視為墮落。鎮日沉浸在酒精中的瘦子,即便音樂造詣過人,過往的創傷記憶糾纏著他,令其靈魂委靡不振。而在這個偏遠的小鎮,仇視黑人族群的 3K 黨,看不慣史莫克兄弟出手闊綽的風光,蠢蠢欲動,要給群人一個教訓...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罪人》劇情中段,話鋒一轉,原本寫實的基調,突然成了奇幻片,吸血鬼出沒,把一個個的人類,變成他們的夥伴。看著《罪人》,想起《器子》欠缺經營人物關係的劇本,兩部片最大的差別在於,如果觀眾都不認識或不認同角色,電影劇情不管拋出多少震撼轉折,都會顯得有氣無力。反之,《罪人》勾勒出人物的血肉,他們的「改變、行動、決定」才會在觀眾心中造成漣漪。

《罪人》讓我想起《逃出絕命鎮》這類作品,用類型片的方式去述說黑人歷史:被剝削的佃農、種族隔離、原住民土地被佔領、黑人文化遭到挪用(劇中吸血鬼首領很直白地對山米說出:「我要你的音樂以及背後的故事。」)等。《罪人》最妙的設定,是山米的音樂具有穿越時空消弭界線的力量(雋永藝術的影響與變形與流傳),說明藝術的價值。而片中的吸血鬼,最大的目標不是殺人,而是同化,壯大群體。

「人們都在找尋歸屬感和愛!」

吸血鬼同化人類的方式,除了以武力強迫對方就範,也懂得用金錢收買人心、用血緣、家庭、親情,引導人們加入他們的陣營,或則提出威脅,想要逼你就範。而加入吸血鬼陣營的人,立即享有權力與人數上優勢,他們口沬橫飛,說著成為吸血鬼有非常多的好處,但他們真的快樂嗎?

「那天對我來說是難忘的,對你也是如此嗎?」

「當然,那是我最後一次看到我哥、最後一次看到太陽,在太陽下山前,在那幾個小時,我是自由的。」

《罪人》尾聲,透過史塔克之口,道出政治與藝術,確實可能在某個瞬間被全然地分開。就像吸血鬼襲擊酒館前的黃昏,每個進入酒館的客人都能放下忙碌的工作,在酒館內狂歡,在那短短的幾小時裡,「沒有」來自父權的壓迫、「沒有」來自群體的霸凌、「沒有」身份階級的落差(這裡的「沒有」,是指現實暫時被隱藏起來,並非真的消失),只有純粹的歡愉。

史塔克回憶那晚的自由經驗(劇中的酒館),就像是身處在戲院中的我們,只要看到精彩的作品,就能在某個瞬間,全然遺忘掉外面世界的醜惡,全心投入虛構的情節之中。那一刻的我們,也是自由的。哀傷的是,自由稍縱即逝,恐怖的現實總在人們鬆懈戒心時,突然反噬。《罪人》談人的自私、仇恨與歧視,如何殺死純粹的美好事物。看著電影的我,在劇中的吸血鬼身上想起臺灣正在經歷的處境,像人一樣的吸血鬼,以金錢或權力誘惑著貪婪者、以武力和暴力脅迫著反抗者,還以舌燦蓮花的毒語扭曲現實認知。吸血鬼的可怕,不在於吸食他人的血液,而是強行奪走珍貴的東西(自由、靈魂、陽光),而且沒有復原的可能性。


「白人喜歡藍調音樂,他們只是不愛創造藍調音樂的人。」


從劇本到音樂,從敘事到剪輯,《罪人》繳出令人驚豔的成績單,而本片的演員,各個光彩奪目,明年奧斯卡拜託提名:Ryan Coogler 的導演、編劇和最佳影片、提名本片的攝影和配樂、提名一人分飾兩角的 Michael B. Jordan,表演能收能放,無可挑剔、提名飾演瑪麗的 Hailee Steinfeld,沒有童星長大的尷尬感,演出很觸動我、提名 Miles Caton 演出的山米,一開口唱歌,應該很多人就被圈粉了吧。上網查了一下,這居然是他的第一部電影演出!!其他,如飾演瘦子的 Delroy Lindo、飾演安妮的 Wunmi Mosaku,還有飾演吸血鬼首腦的 Jack O'Connell 等,也都有令人難忘的演出。

《罪人》的「兩個」結局很打動我:史莫克的結局是暴力的溫柔,與 3K 黨同歸於盡的他,獲得了心靈上的救贖(沒有販賣自己的靈魂,最終能與妻兒「重逢」)。史塔克的結局是曖昧的,還沒變成吸血鬼之前,不敢和瑪麗在一起,變成吸血鬼後,兩人中間的界線(差異)才突然被消抹掉。單就這點來看,變成吸血鬼反而解放了他們,給予這段愛情帶來救贖。但退一步看,成為吸血鬼後,他們只能一輩子在黑夜中出沒,這樣的他們,終究是不自由的、被藏在「櫃子/黑暗」中(暗示他們的愛情依然是「見光死」)。

最後,別忘了跑完工作人員字幕後還有一小段畫面,那一小段畫面,很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音樂自由,藝術不死,電影萬歲。

「電影推薦」火行者 –【會計師2】影評 (The Accountant 2)

《會計師2》展現自閉症患者很酷的一面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會計師2》雖然是獨立的故事,我還是建議看第一集《會計師》〔The Accountant〕,才能了解會計師背後這個組織的背景以及這個主角的特色,看第二集就可以更快進入狀況。

這次的特色跟第一集很類似,都有蠻不錯的犯罪劇情,不會複雜但不落俗套,不是那種為了讓主角打殺用的劇情,要從某些線索開始拼湊。剛開始可能有點亂,因為出現不少人物莫名其妙說些話就開打,但這些到後面都是拼圖的一部分,沒有什麼不必要的橋段,還看不懂的時候就看個印象就是了,在看下去自然會懂。

也跟第一集一樣,角色刻劃還蠻不錯,有特色又有趣味,小班仍然把這個超級邏輯分析不懂交際的另類高手演到白目又討喜,雖然他是自閉症患者,但他的自閉症反而成了討喜的點,強大邏輯但沒社交敏感度的大腦被《會計師2》用得很幽默,除了解決複雜的案情之外,也讓它在約會配對、甚至養貓養狗等非常生活的議題上做有趣的發揮,讓電影和角色都更有觀眾緣。

跟弟弟的關係也不會帶過就沒了,在許多事件上都帶到他們的...又愛又恨,受不了又不會不管的那種親情,弟弟的個性也夠鮮明,跟哥哥呈現很好玩的對比跟火花,即使只是無聊的生活小事(比如一起去買醉),套到他們兩個身上也很有娛樂性。

還是跟第一集一樣,沒有整片都在打,劇情佔不少,可是不用擔心,不會悶,沒打的時候都還有可看之處,少數反派的戲相對比較無趣一點,但至少都很精簡,全是和劇情相關必要的,沒有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會計師2》的重點會在幾位主角身上(兩兄弟、一位副局長,和一名神秘女子),所以相對就沒有特別花時間去刻劃其他反派,我覺得這樣的分配是很適合的。

《會計師2》是部很不錯的續作,承襲了第一集的好,除了新的案件之外,兄弟元素也讓這集還有不同的新鮮感,除了元素放對了,更重要的是,劇情和演員都有很成功把元素呈現和整合,又有娛樂性又有內容。

所以,還沒看第一集的話,快去補吧!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商業娛樂 ★★★★★★★★☆☆
故事劇情 ★★★★★★★☆☆☆
角色特色 ★★★★★★★★☆☆
演員   ★★★★★★★☆☆☆
小幽默  ★★★★★★★☆☆☆
緊湊度  ★★★★★★★☆☆☆
動作戲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