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推薦」香功堂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影評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真實與虛像。
原文出處:香功堂!!


美伊戰爭期間,大兵比利林恩為拯救夥伴與敵人近身交戰的驚險畫面曝光,讓比利與他的B班弟兄聲名大噪,比利等人返國進行為期兩週的宣傳工作,並將參與盛大足球賽事的中場演出....。

「與敵人近身肉搏是怎樣的感覺?」、「殺人是怎樣的感覺?」、「你有怎樣的感覺?」,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片中,很多人向比利或他的弟兄詢問戰場經歷,從家人到記者到路人,他們真心對比利等人感到好奇、想聽見真實的答案,或只是禮貌問一下,表現自己的同理心?或只是希望比利的回答可以「滿足」自己對殺人或戰爭的想像?當記者問:「你們在戰區沒事時都在做什麼?」,比利腦海想像所有弟兄一致回答:「打手槍啊!」,但弟兄們的答案被一一替換成:「我平常都在舉重、打電玩、想念家鄉的老婆和孩子。」;又或者,比利愛上一位啦啦隊女孩,當他跟女孩說:「我好喜歡妳,差點就幻想跟妳一起跑掉。」,女孩驚訝的說:「跑掉?你可是受勳的英雄耶!」,受勳英雄,怎麼可以有「逃離戰場」的想法?女孩代表的正是一般大眾對「英雄」的想像,英雄就該如此這般,如果不合乎想像就會遭到抨擊;真正的答案無法被訴說,真相必須經過篩選,太平凡太低俗的要剔除,同袍情誼或是戰場血淚可以被放大再放大,視聽大眾偏好篩選過的故事,太真實就沒有美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前20分鐘,我都被「清楚明白」的畫面所吸引,專注在銀幕上每個演員與物件與環境的細節,而難以進入故事情節裡,加上前半場的節奏緩慢、演員的表演素質不夠整齊、故事欠缺「戲劇性」等因素,一再影響我的觀影情緒,影片進入後半段後,我慢慢喜歡上這部電影,覺得李安導演終究交出有意思的作品,電影該是什麼模樣?戰爭電影又該是什麼模樣?電影能呈現與接近多少真實?比利和弟兄受邀和名氣響亮的女子合唱團體「天命真女」參與足球賽的中場表演,然而舞台上的主角並非比利等人而是天命真女,他們淪落為舞台上的「背景」,一個讓表演看起來好像有點深度( 商機)的存在;經紀人亞伯特在巡迴宣傳期間,努力向好萊塢片商推銷,希望將B班的血淚故事搬上銀幕,亞伯特一開始樂觀的推估每個弟兄將能獲得10萬美元權利金,只是買家一一抽手,最後價碼低的令人難堪,亞伯特改口說:「雖然這件事只過了兩週,但對好萊塢來說已是兩年。」,現實人生的真實故事對投資商人來說,也就只是一個故事;比利在經過兩週巡迴宣傳的疲勞轟炸後,終於認清事實:「我們從來不是主角,他們才是,電影才是。」,他明白自己只是一個「角色」,一個背景,一個故事大綱,一個讓平民百姓想像戰爭是什麼模樣的人物,而真正的主角是控制故事走向的人、講故事的人與演出者,以及最後被呈現在觀眾眼前,經過包裝的電影。

當球團老闆打算削價買斷故事版權時,比利悍然拒絕,維持住自己與弟兄的尊嚴,並將眼中只有錢的球團老闆給狠狠教訓一頓,事後亞伯特跟比利說:「這才是電影劇情的高潮。」;看到這一幕我恍然大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原來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再延續,一個故事兩樣版本:一種經過美化、一種真實呈現、一種有著老虎陪伴有慘烈戰事與死亡的悲壯、一種是恐怖的人吃人事件與戰場上的犧牲和死亡不過是商人拿來評定「夠不夠有商機夠不夠戲劇性」的產品元素罷了。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精采,一是將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軍人和足球賽場上煙火沖天的表演做對照,前者拿生命做賭注,前者面對生死一瞬間,後者拿那些被包裝過後的阿兵哥當擺飾(只需要賦予他們一則精采故事),藉此賺得形象也賺到大筆商機,想來,美國為何要攻打伊拉克?阿兵哥為何要上戰場?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正義與愛國」或是「金錢遊戲與愛國」呢?

一是李安導演把主角(真相)給重新拉回到主舞台前,並向銀幕外的觀眾詢問:您們想看真實的戰爭與真實的英雄人物嗎?即便戰爭本身完全不如想像的浪漫與正義?即便英雄人物只是暴躁易怒且深受戰爭創傷所苦的平凡男孩?啦啦隊女孩問比利被視為英雄人物被媒體追逐有什麼感想,比利回答:「感覺像是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糟的一天。」,最糟的一天卻變成他人眼中最傳奇的一天,這樣的錯誤認知,正是李安導演試著想要打破的虛像,片中,比利為了生存不得不殺害一名伊拉克人,他用匕首慢慢刺進對方身體的畫面,可以跟《色戒》裡王力宏等人聯手殺害錢嘉樂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Pi砍殺大魚一幕對照觀賞,殺人/殺害生物的目的不是出於什麼偉大的信念,而只是單純的想要活著,為了自身的活而殺人,到底該不該被美化與英雄化?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選用全新技術拍攝,清晰影像令人讚嘆,但也少了電影的距離美感,我一方面覺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若是用傳統技術拍攝,影片評價應該會比現在更高(新技術帶給觀眾太多錯誤期待),一方面又覺得李安堅持用新技術拍攝影片,恰好呼應故事主題:剝開戰爭/英雄/媒體營造的假象,看見最生活化而不加修飾的真實面。

對我來說,李安導演像是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極度真實的畫面向進入戲院觀賞電影的觀眾,重新提出他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問過的問題:真實與虛構,您喜歡哪一個?願意想信哪一個?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低評價與慘烈票房,觀眾答案或許已經呼之欲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