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時此刻》打開台灣電影文化史...
原文出處:☁天氣也該。擦一擦啦*
令人動容的是歲月,讓我們互相容納的是對時代的理解,而一點一滴共同累
積起這些歡笑淚水的,是電影。2013年剛過「金馬50」,這是一個很好回過頭
去看看風華、考究過往、擁抱情懷的時間點。
楊力州的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企圖以金馬獎為經,台灣電影做緯,用
一個世代一個世代庶民影迷的情感記憶勾勒出台灣電影編年史,同時配著從兩
蔣到解嚴後政治經濟變革的史料畫面,和各時期大眾流行文化的片段,從開場
的早期電影映前國歌、金馬獎為威權統治者祝壽的緣起,到大量採集七零年代
到九零年代的國語流行金曲,社會運動跟新聞史料畫面與剪報等等,配著桂綸
鎂的旁白,論述「因為當時怎麼樣的政治社會環境,造成當時某個類型、題旨
的台灣電影式微或者興起」的文化史解析。但它並沒拍成嚴肅枯燥的歷史課,
反而讓我們沉浸在曾經歡笑淚水與共的溫暖與感動之中。
當我們看著銀幕上《梅花》裡被日本人押去槍決的父親告訴兒子「難過,就
唱歌」,然後整個銀幕被日本軍架在槍桿後的人民齊聲高唱梅花梅花滿天下送
他就義的場面……當我們看著那些瓊瑤片裡從沙灘兩邊朝對方灑花奔跑相擁旋
轉,跟男主角情到激動時大力搖晃女主角肩膀的畫面……,這些現在看來令人
噴飯,在電影院裡爆出笑聲的「不合時宜」,下一秒的訪談鏡頭帶到軍官伯伯
、加工區阿嬤的眼淚時,影廳裡的笑聲都收住了,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理解
到那也許正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叔叔伯伯、阿公阿嬤他們一代人曾有過的國族
信仰、青春戀夢。《我們的那時此刻》採訪了兩組「一般的觀眾」,和不少導
演影評去建構台灣電影文化史,人數比例上雖然有點失衡,但講史跟談影迷情
感的配置仍算調配得宜,若是有像《新天堂樂園》那樣特寫早年戲院觀眾席上
一張張臉隨著電影情節哭哭笑笑的畫面,那該有多好哇!
劉瑞祺孫越的《搭錯車》裡政府強拆民宅的影像與大埔農地與張藥房拆除的
新聞畫面疊合,《女朋友男朋友》裡野百合學運中鳳小岳跟女朋友美寶說「妳
先睡,睡一覺醒來台灣就不一樣了。」的台詞切進了解嚴至今台灣社會運動的
風起雲湧…。《我們的那時此刻》充滿了這樣虛實對照的手法去考究台灣電影
的過往:
50年代拱樂社的台語片時代。60年代中影的健康寫實風潮與末期萬人空
巷的《梁山伯祝英台》所掀起的黃梅調風潮,和二林二秦風迷萬千少女的瓊瑤
電影熱。70年代初期香港邵氏帶動新派武俠片興起,中期台灣退出聯合國時
,整個社會湧動的悲憤與自強情緒下,應運而生出一個愛國政宣片年代和《汪
洋中的一條船》,時代洪流下一些苦兒流浪記的兒童片、青澀的校園片,也奠
定了其後八零年代的新浪潮契機。80年代在整個七零年代的激情過後,追求
描繪當代社會小人物現況的「現代主義」吹起了台灣電影新浪潮。同時許不了
的喜劇電影,全民瘋簽大家樂下的賭博電影,和類似復仇女王蜂這類脫胎自聳
動社會新聞的「台灣黑電影(犯罪)」,也開拓出獨特的市場,終至八零年代
末香港電影、錄影帶出租業、有線電視、因應 WTO開放好萊塢大片的大浪接
踵打來,台灣電影的低谷期一路走了整個90年代,靠著拿國際電影獎的「藝
術片」撐著這個手工業。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仍舊低谷,破百萬的票房就可以
開慶功宴了,這個情況直到07年《不能說的秘密》、08年的《海角七號》刷出
破億的票房成績,才吹起了國片復興的契機,甚至帶動觀光,電影人開始找國
際資金投資、開始敢嘗試類型、開始敢把夢做大一點…,而什麼又是會我們這
個十年的時代精神呢?
《我們的那時此刻》是像夕陽西下水面的粼光那樣閃閃發亮的回憶,所以記
得台灣電影的光輝感動多過於深切批判檢討,包括黨國意識對後期中影本土化
取材策略的把控與衝突、金馬評審委員的組成與給講邏輯、新浪潮式微推說「
沒有錢」而規避「沒人看」,還有敘事不明確的港台相提並論和近年金馬的中
台論戰,但處理這些問題的代價恐怕是會打壞整個鎏金歲月的「情懷」吧。所
以,我們看到了中港台的電影人在最後對著鏡頭跟台灣看電影的觀眾們說「謝
謝你」。畢竟沒有觀眾沒有影迷沒有共同創造一起銘記的經典與回憶,那些大
銀幕上的星光熠熠、大銀幕後電影團隊的矻矻孜孜,都沒有意義了,對不對。
--
(寫在後面)
《我們的那時此刻》發起院線上映集資計畫,目標要在3月1日前集資30萬,為
了讓這部片能在服務了電影半個世紀的一間嘉義大林的老戲院【萬國戲院】裡
再一次亮起打在布幔上的投影光束,也為了三月四號後它正式的院線登場。如
果想支持,也想看看預告裡台灣電影走過大半世紀的吉光片羽,那麼,你可以
點選它的活動網址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