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你》:含蓄卻銘心刻骨的愛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那妳想要嫁給他嗎?』『我連午餐要吃什麼都不知道呢!』
20歲的特芮絲在百貨公司當櫃姐,但是她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太寂寥,太索然無味。她喜歡攝影,卻買不起她口中說的『像樣』的相機。聖誕節將至,她看到一位貴婦正焦慮得不知所措,一個轉眼,貴婦已上前與她攀談,希望特芮絲能夠給她建議,選樣玩具當她女兒的聖誕禮物。她是卡蘿,擁有一個女兒,但是正和老公協議離婚,也為了女兒的撫養權爭論不休。卡蘿離開後,特芮絲發現她遺留了一雙手套,並在禮物準備好的時候,將手套一起寄還卡蘿,沒想到卻是一段情緣的開始。
《因為愛你》(Carol,
2015)是《遠離天堂》導演陶德海因斯的全新作品,這也是導演繼《搖滾啟示錄》之後再一次與凱特布蘭琪合作。電影改編自美國偵探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化名為克萊兒摩根於1952年推出的小說【鹽的代價】,是近代極為重要的女同志小說,書中除了女同志的愛情故事之外,也描繪了50年代美國人對於社會階級的想法以及對資本主義的觀察,巧妙的以鹽作為比喻,字字細膩。電影則請到了《藍色茉莉》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和《龍紋身的女孩》奧斯卡影后入圍魯妮瑪拉攜手演出,雙旦合作火花四射。
50年代的愛情是很保守的,即使在開放的美國也很隱晦,更不用說在當時被視為異類的同志戀情,電影處理卡蘿和特芮絲的情感是相當細緻的,不透過對白陳述也很濃烈,流瀉於演員的眼神、微笑,還有精緻的肢體動作。在這段愛情關係當中,卡蘿一直是比較主動的一方,大方的攀談,誠摯的邀約,主動分享自己喜歡的氣味,一步一步釋出誘人的情挑,逐漸主導特芮絲拿捏不定的主意。同時,兩人的身分地位也成了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一個貴婦、一個上班族,一個有主動的魅力、一個因為自卑而羞澀,兩人卻因為愛情的浸潤而有所不同。
貴婦卡蘿面臨監護權的問題,因為性向的關係,在法律面前她不得不隱藏自我,避免被以『道德問題』大做文章,因此壓抑了自己的情感,無奈壓抑真實的情感也無法付出情感給早已同床異夢的老公,對兩人都是折磨。同時,她也必須盡量遠離特芮絲,為了女兒監護權,也為了保護特芮絲,不想讓她自己家庭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牽扯到特芮絲,基於這般的理由,無心地傷害了誠心付出的特芮絲。為何她們的真愛就得面對世俗的批判和刁難,充滿挫折?任何一種愛雖然形式上不同,本質上確是一樣的,犧牲,不該是她們相愛的代價。
『我接受妳付出的愛,心甘情願。』(I took what you gave willingly.)
特芮絲,是一個完全對比的角色,她在貴婦卡蘿面前相形被動,一方面她迷惘,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要踏出這一步,去愛一個相同性別的人,一方面她自卑於她的經濟地位。幸好遇見了卡蘿付出所有地愛她、珍惜她,說服她發展愛好攝影的興趣,送她一組攝影機,不僅在愛情方面,也在人生志向的選擇,卡蘿扮演了特芮絲的啟蒙,她的領導,讓特芮絲在被卡蘿拋下後,成功在男性主導的工作領域裡表現出色,找到了『做自己』應該有的光芒。如此,魯妮瑪拉壓抑卻極其細緻的演法,有別於她在《龍紋身的女孩》的演出,如絲緞般柔滑的展現特芮絲的轉折,和凱特布蘭琪女王範兒的演技相互映襯,疊盪出醉人韻味。
我尤喜歡導演最後的安排,久別重逢在餐廳裡,卡蘿和特芮絲在愛情裡跌撞後已然蛻變,她們都知道彼此需要對方,不時交換的鏡頭看得出兩個角色一直按耐卻掩不住澎湃的悸動,終於,卡蘿說出了那句『我愛妳』,特芮絲卻受制於外人(這裡特別安排了男性友人)的目光,於是,情感重新壓制在一舉一動中,卡蘿輕撫著特芮絲的肩膀,這一次,特芮絲擁有了愛情的決定權(她們在愛情裡錯置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同一個關鍵的橋段,重複出現在片頭與片尾,觀眾卻擁有不同的視角欣賞,畫面多了溫柔,觀眾多了期盼,非常完美。
儘管不像小說充滿社會現實的描繪,《因為愛你》紮實地關注在兩位主角情感的交流,如涓涓細流般,浸入觀眾的心中,雖非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卻刻骨銘心地在觀眾腦中留下一席之地,是這屆奧斯卡中最為含蓄卻最為浪漫動人的一部。我非常支持魯妮瑪拉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最好金酸梅也可以讓她得)(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