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造神不知鬼不覺
原文出處:雀雀看電影
與科技教父賈伯斯相關的電影,《史帝夫賈伯斯》是第三部。第一部是科技野史片《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1999)、第二部是獨立製片《賈伯斯》(Jobs,2013)找來艾希頓庫奇主演,像賈伯斯像得要死。但前兩部電影都無法媲美由電影圈扛霸子好萊塢來拍賈伯斯的《史帝夫賈伯斯》。這並非是關於名牌(好萊塢)拍名牌(賈伯斯)、1+1大於2的理解而已,我們或許可以嘗試用今年金球獎將最佳劇本獎頒給《史帝夫賈伯斯》、而奧斯卡卻完全沒有讓這一片入圍編劇獎項一事來看待這部電影。其實結論很簡單:那就是《史帝夫賈伯斯》一片之絕妙,是到了讓奧斯卡獎投票會員們看不懂的地步。
最顯而易見的線索是在於關於電影形塑賈伯斯這個人時、他人的觀感與反應。是的我剛剛說《賈伯斯》裡艾希頓庫奇像賈伯斯像得要死,這句話是全世界的觀眾說的。儘管麥可法斯賓達在皮相上根本無法和艾希頓庫奇比「像賈伯斯」,但《史帝夫賈伯斯》裡面由麥可法斯賓達所飾演的賈伯斯,是經過賈伯斯人生中所交集過的親朋友人們所認證過的「像」,他們甚至認為麥可法斯賓達就是把賈伯斯演活了。
再來就是果粉的看法。多少年來有多少粉絲們在賈伯斯要發表新產品的前夕徹夜失眠,只為了期待賈伯斯把科技與人性乃至美學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科技藝術品公諸於世?而《史帝夫賈伯斯》的敘事架構就是鎖定在賈伯斯推出麥金塔(1984)、next電腦(1988)、imac(1998)這三品項的發表會前半小時所發生的種種大小事。全世界有很多人看過賈伯斯發表新品時的台上影片片段,但發表會的後台曾發生過什麼事?賈伯斯為什麼之所以能是賈伯斯?是否能拍出這位傳奇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否能把電影拍得好像賈伯斯依然摩拳擦掌準備登台再推出一個驚艷全球的科技藝品的那份精神繼續延續在賈伯斯已離世的這個世界?這才是迷戀賈伯斯的粉絲們想窺探或持續想感受到的事。而這正是《史帝夫賈伯斯》所做的事,這也才是電影院之所以能變成果粉去膜拜的他們心中的神的那份神聖不可侵犯的殿堂空間。
事實上,好萊塢拍攝《史帝夫賈伯斯》,確實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造神運動。整部《史帝夫賈伯斯》所圍繞與探討的話題,除了通俗部分的父女情和解之外,就是造神不知鬼不覺的精密算計部分。在三場發表會之前,賈伯斯所見的人與所談的事彼此皆有關連並互相指涉延伸。第一場發表會當他被形同父親的當時蘋果CEO史考利問「你為什麼覺得自己被拋棄」的時候,賈伯斯也正在進行一個不認女兒的動作(甚至有講出「這不是我要的孩子」這樣直白的台詞,然而這句話也可能是賈伯斯親生父母與不願領養他的白領養父母所說過的話)。然而片中賈伯斯又用上帝派兒子(耶穌)進行自殺任務拯救世界的言論,無形中把上帝拋棄耶穌一事,與賈伯斯被父母拋棄一事、賈伯斯不承認女兒一事、賈伯斯和工程師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的愛恨分合,甚至是賈伯斯和史考利後來不知誰拋棄誰的羅生門事件全部都串連在一起。說到底,其實我們很難說斷耶穌到底是被上帝遺棄還是被選擇?當劇本把賈伯斯真實的身世故事包裝成一道「被遺棄或被選擇?」的命題的時候,當劇本最後讓賈伯斯終於得到世俗所定義的成功的時候,當電影最後一幕、女兒看著賈伯斯登台享受所有鎂光燈的熱切探照的時候,這個被世間徹底神話化的人在《史帝夫賈伯斯》全片122分鐘那些極盡難搞的脾氣和捉摸不定的意圖、甚至讓人懷疑的能力,都在片尾給了觀眾一個簡單的答案,那就是神要不得為人才得以為神。賈伯斯這個神在生前留下一堆與身邊所有人的過節、不合與遺憾,都在生後的《史帝夫賈伯斯》一片裡被造神運動完成後加入大量虛構情節去修補、釐清與和解,歸化回為人,還他一個完美的一生。
會這樣做,不就透露了編劇艾倫索金在根本上還是把賈伯斯看做神、才會如此給予他如此大而全面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