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秘密士兵的溫暖光芒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認真起來的麥可貝其實還不錯啦。電影《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2016)是麥可貝導演這九年來第二部不是《變形金剛》的系列作品,而這兩部作品的成果其實都是相當出色的,娛樂度和內容豐富度並呈,不曉得為什麼麥可貝就是不願認真對待《變形金剛》系列的感覺。不同於上一部非《變形金剛》作品《不勞而禍》的喜劇性戲謔反諷,《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是相當正經而嚴肅的(但不代表無聊),這次一樣是真人真事,並改編自米歇爾祖考夫(Mitchell
Zuckoff)在2013年出版的書籍作品【13小時】。
內容描述2012年9月11日利比亞班加西美國領事館前發生了一起反美示威事件,事件起因是為了抗議美國人拍了一部惡意抨擊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Innocence
of
Muslims】(直譯為無知的穆斯林),當天入夜後數十名武裝分子衝入領事館,讓示威演變為暴力衝突,武裝份子放火燒掉了領事館,導致包括大使在內一共四人死亡。事情還沒結束,武裝份子隨即轉攻CIA在班加西的據點,而保護CIA探員們的影子部隊,也就是本片的主角們Global
Response Staff(GRS)的六位駐點士兵在幾乎無奧援的狀況下,保護CIA探員,度過漫長的一夜。
這部電影和前些年觀賞到的戰爭電影例如《美國狙擊手》、《00:30凌晨密令》不太相同,畢竟是麥可貝,在他的鏡頭之下,雙方駁火的橋段非常震撼,即使是這樣一個真人真事且有批判意味的片型之下,還是可以有娛樂大片的效果,他的招牌轟炸在電影裡使用得宜,觀眾在槍林彈雨之中,很有臨場感,在嚴肅的對話裡頭,也可見到屬於麥可貝式的搞笑,還有販賣肌肉棒子的畫面,大概只差沒有香車美女吧。在《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裡頭,導演把他的很多壞習慣都忍耐住了,這些壞習慣例如時不時就會出現在銀幕上的超炫光(自以為凱蒂佩芮),看起來很有時尚感,卻蠻擾人的,還有總是在奇怪的時候效法A片從胯下往上拍男人的仰角攝影,這些麥可貝最常被詬病隨意濫用的技巧,在新作裡頭還是有,但已經減少很多。不過卻也有新的問題產生,在《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裡,雙方主要是深夜交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夜間場景,觀眾很容易看不清楚誰是誰,成為影片的一個缺點。
麥可貝在這部電影裡雖然沒有直接針對任何事情或是任何立場進行批判,但是在電影行進中,有很多巧思,間接的暗示一些問題,不管是外交現狀也好,還是當時的美國政府態度也罷。他並沒有完整交代當時政局細節,但是信手拈來卻蠻具有殺傷力。舉例來說,利比亞當地的美國人與在地人之間的關係劍拔弩張,在開場的近距離舉槍威嚇的橋段,就可一覽無遺,當美國政府輕視這個國家的威脅性,這個國家的人民早已人人自擁武器,甚至完全融入有武器有戰爭的生活,小孩在坦克車上爬上爬下,牧羊人在隔空交火的戰地牧羊,甚至附近居民根本習以為常,在緊張的戰鬥氛圍中,怡然自得的在看足球賽,主角們驚嘆這是兩個世界嗎?不,這是老美所輕忽的世界。
電影也給了美國政府很強烈的一拳。像是中段無人機飛過,明明已經接受到了交戰資訊,情況也不太樂觀,美國當局卻始終沒有重視問題,士兵們用著渴望的語氣問著是否有友軍前來協助,得到的卻都是敵軍的消息,這群為國家奉獻生命的士兵卻遭到國家的遺棄,即使事件落幕,撫慰或是表揚他們的典禮卻都是私密的,他們的英勇被埋沒。而且,如果美國政府重視這個大使館和駐地的話,在建造的時候就該以最高規格設計,而如果事先重視的話,或許大使就有獲救與存活的機會。展現了美國政府當時的草率與漠視,大搧耳光。
這部電影主要獻給GRS的秘密士兵,感謝他們的犧牲奉獻,讓CIA的探員可以活著回家,GRS雖然隸屬於CIA,卻沒有相同的待遇,他們一樣有顆想回家的心,卻不一定能活著返家再見妻小一次面。他們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無私的心勇敢守護國家,即使雙手顫抖也緊握剩下的武器。電影的最後停在牆上緬懷與榮耀的星星,他們的精神會如同星星一樣,綻放光芒,同時也告誡著美國政府正視每一段外交關係。電影片長近兩個半小時,如同一般戰爭片的片長,卻一點都不乏味,麥可貝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