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他鄉》自己的生命,也是別人生命的一部份
原文出處:火行者的電影部落格
我覺得,把《愛在他鄉》說成是一個愛爾蘭女孩(莎柔絲羅南〔Saoirse
Ronan〕)到美國布魯克林工作,在那邊遇到愛情,回到家鄉又愛上另一個人,兩邊難以抉擇…這樣說實在太太太片面了,《愛在他鄉》真的不只是一個在他鄉戀愛然後不知道該選哪個男人的那種愛情片。《愛在他鄉》說的是一個鄉下女孩到地球另一邊的城市工作的人生,而愛情是人生的一部份,所以的確片中也會談到一些愛情。
不過,活在城市、網路、現代的觀眾可能會需要試著去體會一下那個年代,連電話都很不普及,寄信要好久好久才到,出國要坐船(也是好久好久),所以當一個人離鄉背井的時候,很可能意味著很難再見到面了,不像現在即使出國都有網路漫遊(出國的人還一直拍照打卡,他出國時你還更常看到他的臉…),通訊軟體那麼多,視訊也不是問題,真的是天涯若比鄰了,要感受那種「離別」可能很不容易。
或許老一點的觀眾,在網路發達之前的時代若到另一個城市念書,會比較有感受,但話說回來台灣也很小,南北火車也要不了多久,我只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小姑要到美國去,家人都去送行,那時真是擁抱、落淚…全套都有…
但《愛在他鄉》並不只是一個愛爾蘭女孩到國外去追夢而已,這個女孩是個比較純樸型的女孩,在愛爾蘭也算是鄉下的地方,生活和環境都很簡單,即使有些鳥人鳥事,但相對還是不複雜的。這樣的女孩到了布魯克林,在高級百貨公司工作,和城市格格不入,也不知道如何和人交際,不知道城市人如何生活,這時候是鄉愁最強的時候,莎雪羅南也把這個不知所措的單純女孩演得非常棒,她和姐姐的感情那麼好,姐姐努力讓她有出來的機會,希望看她過得更好,但她卻懷念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對未知的未來總是感到害怕。
剛開始到一個新的地方多少都會有這樣子的體驗的,人難免會害怕改變,即使舊的生活沒有很滿意但也會說服自己「還過得去就好」,習慣,容易讓人消極。但當下雖然都覺得過不去,時間久了都會過去的。
所以我們也會看到這個女孩的成長,漸漸和城市的人開始互動,再漸漸變得也像城市人。鄉愁不再了,至少,在美國這一頭的人已經不那麼想家,但家中的人卻一樣思念她。
然後就是到了必須要回家一趟的時候,本來憨憨怕怕的女孩,變得成熟有自信,其實或許本來家鄉的這些人都沒有變,而是因為自己變了,和他們的互動也會跟著變,人際變順利了,工作變順利了…而當媽的更希望她留下,甚至幫她看好了適合的老公,心中想必是有著一個幸福美滿的幻想。
所以我並不覺得《愛在他鄉》是在說兩段愛情之間的掙扎而已,而是當一個人換了環境之後的成長改變,以及一個人的改變帶給其他家人朋友的影響。我們的人生並不光是我們的人生,它也是我們家人、愛人、朋友的人生的一部份。我們的改變一定都會影響到和我們連結在一起的人的。
片中有一點讓我看了還覺得蠻難過,就是當爸媽的,努力一生希望讓孩子好,然後,小鳥的翅膀長好了,展翅高飛,留下的只有年邁的爸媽,盼著小鳥回來看他們的那一天…在《愛在他鄉》還只剩下媽媽一個。然後,對於曾經非常依賴雙親的孩子而言,到了該追求自己人生的時候,很難會把雙親擺在第一,甚至連回家看的時間都少很多…
人生就是許多的取捨和比重…你可能是某人生活的重心,某人卻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部份,並沒有對不對或公不公平,人的生命就是這樣複雜交織在一起的…我們通常都會選擇當下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那也意味著放棄其他的,更意味著將來若後悔也無法回頭重來…你可能打算離家十年去打拼回來給家人好日子,卻離家八年後家人都走了,結果連最後八年的相處也通通都沒了…這是無法重新來過的…但在選擇之前也無法預知的…現實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遺憾,因為無法什麼都選。
反過來看,對於我們生命中的其他人,有時候我們也會無法諒解他們的選擇,為什麼他們選擇工作而不是我?為什麼他們不能把一點時間拿來做什麼?他們的人生有他們的考量和他們的掙扎,不是我們能理解的,卻很難釋懷,很難百分之百尊重別人,因為他們是我們人生的一部份,卻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愛在他鄉》絕對不只有「要選哪個男人」那麼單純,其實我們所做的每一個行動,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選擇,只是影響的大小不同而已。《愛在他鄉》把焦點放在一些影響比較明顯的選擇,但你不見得要活在那個年代、要離鄉背井,才能夠體會自己的人生和身邊的人是如何產生交互作用的。
《愛在他鄉》除了演技好之外,對於要呈現的生活瑣事的選擇以及如何堆疊感受都處理得很好,很怕悶的我,在看《愛在他鄉》時完全沒有悶到,反而想了很多很多。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故事劇情 ★★★★★★★★☆☆
女主角 ★★★★★★★★☆☆
內心戲 ★★★★★★★★☆☆
步調 ★★★★★★★☆☆☆
小小幽默 ★★★★★★☆☆☆☆
人性刻劃 ★★★★★★★☆☆☆
思考空間 ★★★★★★★★☆☆
商業化 ★★☆☆☆☆☆☆☆☆
休閒娛樂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