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電影】間諜橋。
原文出處:黑手黨
Standing
man。
電影落幕後,我深深湧出一屢可惜,倘若當初電影剛上映之初我就看了,我的二零一五年度十大推薦電影裡就會有這一部,無庸置疑。
「間諜橋」(Bridge of
Spies)刻劃並還原了歷史,同時也拋出一個真實:我們所以為的歷史,究竟在發生當下有多少人能看見全貌?別說全貌,有幾人能體會其中人物的揪心掙扎?
我們以為的對,對了幾分?別人的錯,在不同環境底下還是不是錯?
這是一部講述忠誠愛國的電影,也涉及是非黑白的題材,更闡述了人性虛實的議題,對於一個盡忠職守的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如果這個人為了自己的國家付出了一切,親情、感情、友情與青春年華,在一個陌生且本身對此早懷有敵意的環境裡沉潛十多年,默默供輸祖國許多敵國發展概況,突然間,他遭到逮捕了,對周圍的敵意化成反之而來的凶意。
如果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多少人肯咬牙衝進前線裡,一待就是不知盡頭的年月?
或許以現代相對安逸的觀點來看,冷戰時期的緊繃難以想像,我們早就清楚的社會輿論始終宛如洪水猛獸,美蘇兩國的交鋒也始終是國民關注的焦點,突然被逮到的間諜應該會遭到什麼樣的懲罰可想而知,只是沒想到居然會有律師願意為了間諜而辯護;詹姆斯突然捲入這場冷戰期間最尖銳的跨國紛爭裡,他的勇氣可嘉、膽量必然,最沒有想到的可能是政府情報當局,本來只是想要彰顯民主大國的氣度卻弄巧成拙,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福氣嗎?我覺得在那種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底下,沒什麼人是有福的。
安逸嗎?其實當前的國際社會也沒有安逸到哪裡去,相對和平的日子已不復返,國際與地域爭端層出不窮的現在,任何渺小的個人決定都可能改變世界。台灣或許不能體會美蘇兩國人民在冷戰時期的緊張及對立,但至今我們跟對岸的拉鋸還在延續,甚至一月中旬咱們的總統大選後或許還會有新的變化,間諜這種事情在兩岸過去並不少見、現在也不陌生、未來也不會絕跡,甚至「間諜橋」裡美國人民對於蘇聯間諜的憎恨敵意在兩岸人民間也所在多有,那卻讓我看見一個隱藏在真實情況角落的寫實,就像魯道夫阿貝爾的寫生,沒辦法去怪誰。
我說的沒辦法怪誰,指的是涉及自身安全利益時,任何國家的人民都無法將出賣自己家園情報的人視為應該享有公民權利的人民,就像片中的魯道夫阿貝爾,他沒有美國國籍、也沒有蘇聯國籍,他就是一個不存在於紙本資料上的隱形人,但他確實是蘇聯間諜,美國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民主價值,找來詹姆斯唐納文律師替阿貝爾辯護,不料這位律師實事求是、人權至上,他提出了許多可能撼動民心的論點,以人道的普世價值而論,那沒有不對,但在美國國內,那怎麼會是正確?
怎麼能要人民接受一個可能輸出國家機密情報給敵國的人,享有跟我們一樣的吃喝拉撒與安心生活?
如此情緒,在「間諜橋」裡瀰漫得相當扎實,敵我雙方殫精竭慮要從對方手中撈到多一點的優勢,可現實情況就是那麼地沒有空間迴旋,一個決定都可能招致一場連綿千萬人的戰禍,那樣的錙銖必較完整呈現在螢幕上,這應該也就是我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連世界強權、民主發源的美國面對間諜人權的問題都焦頭爛額,在一九六零年代,還有哪個國家可以靜心對待戰爭帶來的顯隱災禍?
姑且不論這件史實如何了結,湯姆漢克飾演的詹姆斯唐納文律師確實展現出不是代表政府、卻做了政府不能做的事情時的窘迫和糾結,面對正要竄起的共產東德與敵對蘇聯,一介平民所能完成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感到驚奇。雖然,電影當然是以美國為主觀的感受,若能有蘇聯或東德一方的視野來詮釋這段史實,應該會更讓人看見當時危機如何驚心動魄。
二零一五年能以這部電影做為結束,我十足滿意。
電影名稱: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發行公司:美商二十世紀福斯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官方網站:http://www.foxmovies.com.tw/
正式上映: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