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推薦」ALLEN -【倫敦路】影評 (London Road)

[2015金馬影展]《倫敦路》:湯姆哈迪只是插花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72.jpg

真的應該先弄清楚這部電影的來歷,不應該因為看到介紹寫了湯姆哈迪就興沖沖的跑去買了票,你知道的有的時候影展的介紹寫的很賊,把最有號召力的特點寫得非常誘人,像這次《倫敦路》(London Road, 2015)就了湯姆哈迪,還說他在片中開了金口演唱歌曲,哇賽!性感男神都已經男女通殺了,還開口唱歌,不買票進場完全就是跟自己眼睛吃冰淇淋的權利過意不去,結果,人生就是有這種意外,你知道嗎?湯姆哈迪就只演唱了一首歌曲,而且他的歌聲居然不像他的人看起來那樣性感,整體出現就兩幕,演出的角色實質作用根本不大,身為湯姆哈迪的粉絲,我相當的失望。

71.jpg

可是呢,這種身為湯姆哈迪粉絲的失望並不代表《倫敦路》這部電影也會讓人失望。《倫敦路》改編自英國皇家國立劇場的同名舞台劇作,導演則是有多年舞台劇經驗的魯佛斯諾利斯,他的前一部作品也有入選金馬影展,是提姆羅斯主演的《拼貼幸福》(傳送門在此《拼貼幸福》:在幸福的背後......)。這一次的《倫敦路》找回了原舞台劇的幾位演員來到大銀幕上,新加入的演員包括了湯姆哈迪之外,還有《鐵娘子:堅固柔情》的奧利維亞柯曼。

73.jpg

以倫敦路殺人事件作為故事主軸,電影的故事聚焦在殺人事件過後,該地居民的各種反應,包括了對兇手的種種臆測,對被殺害的受害者(阻街女郎)的同情與鄙夷,對判決的各種情緒,甚至是重整社區的過程,但是雖然是相當嚴肅的議題,《倫敦路》的電影版決定將原舞台劇的經典歌曲和排舞橋段原封不動搬上大銀幕,不想用社會寫實風格落入俗套的對事件和所反映的社會問題作出批判,以輕快的歌曲以及略帶詼諧的敘事口吻包裝,期許在這樣輕快的氛圍當中,不著痕跡地傳遞出這個事件所帶給人的省思和新的希望。

74.jpg

通常一樁殺人事件都會有被害者、施暴者雙方面,而在這兩造當中,仔細挖掘就又有更多故事值得探討,但是事件本身引起的漣漪,卻是往往被忽略的部分,又是影響社會最深刻的環節,以這樁殺人案來看,它是倫敦路這個社區裡頭的居民重新思考社區價值與安全性的關鍵,早從新運動場開始建造,後來吸引了阻街女郎的進駐是一個導火線,當這裡的居民都意識到了阻街女郎可能孳生的社會問題,卻忽略了應該去設法改變的行為,他們的沉默就成了幫兇。那些擔心自己人身以及家園安全的問題,其實老早就在,只是在殺人案後被渲染開來,關於兇手住在隔壁,兇手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成長背景,對這個社區安全的問題,早就只是一盤菜餚上的雕花,不是該討論的重點。

75.png

在殺人案之後,各種流言蜚語頻傳,揣測漫天飛舞,是這個世代資訊傳播快速,以訛傳訛的通病,電影透過刻意隱避兇手面貌的方式,讓觀眾更看見了兇手的面貌,這個面貌是居民透過各種說法拚湊出來的,於是他們建構出來的這位『兇手』,沒人真的對他有印象,可是卻有了記憶。這個建構出來的兇手或許就代表著人們總是沒有真正了解意圖分析原因所縱容出來的惡習,人們不去真正了解,就無法完全杜絕和預防下次還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大家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天堂,能安居樂業生根的地方,但如果每個人對負面事件的處理態度都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這種現況是永遠改變不了的。

76.jpg

幸好《倫敦路》定調的是一部類舞台劇的輕鬆喜劇,透過後續居民意識崛起,透過自救會開始省思居住環境,甚至還大費周章美化家園,以實質花草的美化強化視覺吸收,取代抽象的改變態度,更能顯示出了這部電影傳達出的意念,開展出一幅幸福的預想圖,帶領觀眾看到共同為社區或社會議題努力的理想狀態。壞的會離開,傷口總會癒合,只看自己願不願意去正視,攜手努力,讓一切有所改變。

7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