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馬影展]《超天堂快感》:藥物、街頭、愛的人
原文出處:MOVIE BOULEVARD
曾經在一本書上這樣讀到,電影就好像是建築,每一種電影就好像是砌上去的石頭,可以讓這建築產生一點改變。這一部電影《超天堂快感》(Heaven Knows What, 2014)用這個建築理論來比喻的話,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塊磚頭,不折不扣的石頭,和其他同類型電影都差不多,只是這塊磚頭繪製了很獨特的顏色,放在電影這棟建築上,喜歡的人可能覺得它改變了這棟建築的風格,產生了新風味,不喜歡的人可能會認為,這顆石頭怪裡怪氣,不是很合適。好惡在人心裡成為兩極。
《超天堂快感》是新銳兄弟檔導演班尼沙夫戴(Benny Safdie)、賈許沙夫戴(Joshua Safdie)的作品,兩人在紐約街頭遇到了女街友艾瑞兒荷姆斯(Arielle Holmes),和她聊了之後,發現她的人生非常戲劇化,具有令人著迷的魔力,於是邀請她自己演出自己的經歷,並把她寫成而未出版的文字作品拍成了這部電影。在迷幻音樂和咄咄逼人的鏡頭之下,電影充滿了讓人不舒服的快感,也因此大受讚譽,還因此獲得了2014年東京影展最佳影片與導演。
電影透過女主角為中心拍出了紐約街頭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們對於人生的各種掙扎。他們的世界是一個完全孤立於世界的星球,在這個封閉的小空間裡,外在的任何事物都不在他們的生活裡,他們找不到定位,所以自成一格,以取得藥物獲得一時的快感做為人生的目標,於是他們整天坐在街頭乞討,或者透過瘋狂而無限度的偷竊,扼殺了青春應該有的活力,換取虛無飄渺的快感,在惡性循環裡反覆的墮落,然後被遺忘在世界的小角落。
尋求自我生活價值的定位是他們永遠難懂的生活課題,於是劇中女主角哈莉在注射藥物得到短暫的快樂之後,藥效過後就憑藉著對男主角伊利亞的執迷,得到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但伊利亞對她,從來就不是真愛,是哈莉的自以為是。哈莉不懂真愛,開場的那段以死相逼(搭配上導演一鏡到底的壓迫感),讓觀眾正視哈莉對愛的認知,那從來都不是愛情,是在茫茫街頭裡一丁點可以依附的浮木。這點隨後可以在哈莉依附她的藥頭(室友?男朋友?)中得到印證。
於是在這樣一部電影當中,我們得到很具有壓迫感,看起來很虐待觀眾,卻很讓人爽快的鏡頭,彷彿也置身在街頭,得到那種生活的壓力和短暫抽離世界的快感。也看到了女主角以親身經歷奮力演出的驚人表現,如果不是她的演出,這樣的故事就少了一份張力。不過,如果去除掉了這些因素,《超天堂快感》就成了一部沒有提供任何新觀點的街頭電影,和那些描寫街友、藥物濫用的電影無異,甚至也沒有叨念的角色出來批判或議論,《超天堂快感》本質上略顯平淡,也成了觀眾會產生兩極評價的原因。
真的滿讚賞女主角艾瑞兒荷姆斯的演出,相當亮眼,如果不是受到藥物影響(或是營造出藥物影響下的妝容),她會是很清新脫俗的女孩,而且用生命經歷演繹,她把哈莉這個角色各種情緒,脆弱、哀愁、偽裝出來的剛強,雜糅在她的演出裡,個性展現得相當立體而精緻。這應該就是《超天堂快感》能獲得影展讚賞的原因,也是觀影時應該注意到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