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幕後黑手 -【硫磺島的英雄們】影評 (Flags of Our Fathers)

【黑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
原文出處:黑手黨


我將獨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世界各地的戰場有太多太多難以言述的紀錄和故事,選擇硫磺島為背景的「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是硬漢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於二零零六年的作品,這部電影不僅重新呈現當年美軍搶灘硫磺島的慘烈,更講出一幀照片背後的秘密點滴。
  
「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這張舉世聞名的二戰照片攝於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是美軍進攻硫磺島的第八天,終於拿下摺砵山後,在山頂所豎起的第二面美國國旗瞬間所拍,「硫磺島的英雄們」的重點就在這張照片,包括如何拍下、以及照片在美國本土引起的劇烈迴響。


  
歷史向來都是勝者所講,包括這場硫磺島戰役在內,美國從一張照片開始扭轉舉國沉落的氣氛,誰也沒想到會透過一張照片讓歷史轉變方向。
  
照片裡的六位軍人不想當英雄,卻不得不挺上檯面當活廣告,向國人銷售軍券以維持前線作戰的動能,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必須迴避事實說出並非真實的話語來鼓舞人們,內心之糾葛掙扎,恐怕真得上過戰場的人才會明瞭。


  
不同角度和位階的人考慮的事情果真不一樣,正當美國國內對於戰爭愈發厭倦、戰場前線對於駁火情況愈來愈沒能突破、軍隊士氣一天天低落之際,居上位者能想的,只有用盡一切辦法延續戰火、最終取得勝利,因為牽涉的不只是漫長戰爭的結束,更有太多政治方面的盤算。
  
那是人性,更是戰爭最醜惡的部份。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美國人對於政治權謀的盤算非常細膩,能夠操作的議題、乃至只是一個畫面,都能極盡所能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一張照片所代表的意義,真的不是攝影師Joe Rosenthal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可以想見,更不是參與第二次豎旗的六個人:Michael Strank、Rene Gagnon、Ira Hayes、Franklin Sousley、Harlon Block與John Bradley那一、兩秒間的順手所能預見。
  
也或許,不是照片傳回美國之後引發的政治漣漪使然,而是在那個時空背景底下,有太多渴望終結戰爭的聲音了,戰勝,成為所有涉入其中的人唯一想要的禮物。
  
那不過是一張照片而已,卻成為如此標誌性的記號。


  
電影主要透過「大夫」John Bradley的眼睛講述那段搶灘過程,硫磺島始終是日軍固守陣地,每走一步就可能多死一人的煎熬不斷侵襲士兵們的身心,「大夫」在戰場穿梭,只為了多拯救一個同袍,卻每每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眼淚都來不及流,就得趕往下一個受傷者身邊,他看到的傷口比其他人更多、見到的惶恐較其他人更深,無力感也最是沉重,然而這就是戰爭,誰都不想踏上這座可能帶走自己與同袍性命的小島,卻只能遵守長官指示不斷往前挺進。
  
犧牲是難免的,在戰場上,但,有什麼是必須必然的犧牲嗎?
  
時至今日,只要是戰爭電影我都不免會有「何必」的念頭,雖然清楚每場戰爭背後都有很多不同背景的衝突,雙方也都各有即使賭上性命也要守護的價值觀,可我還是會覺得生命確實是太珍貴的,透過犧牲一個個小兵小卒的性命來成就的勝果,到底是什麼意義?
  
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建立起世界強權的霸主地位,那樣的霸業底下是透過多少屍骨所撐起,別說外國人、有多少美國人願在回顧戰爭時去看見?


  
當年參與第二次豎旗的六位士兵,三位隨後即戰死於沙場,回國宣傳軍券的三位大兵也沒有太突出的後續展開發酵,絢爛之後終究回歸平靜,這樣的人生際遇是無常,也只是當時政府的棋子,甚至,是在兵荒馬亂的二次大戰裡的小小插曲,世人留下的是那幀照片的英雄傳說,倒不想知道真正事發經過的點滴,對於當時與現在的美國,那都不是必須。
  
戰爭的冷酷和現實,忽然再深深地令我感懷。


  
那些硫磺島上的英雄們其實也是平民百姓,只是換了身分來到戰場,內心隨時充滿衝擊和猶豫,卻又時時都存著肅殺與決然,同樣的心境也發生在日軍陣營,後續故事跟著發生在克林伊斯威特同時拍攝製作的下一部電影裡,那片,填滿了更多情理糾葛,和難熬。

影片年份:2006
出品國:美國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