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PIERCER(末日列車) 人類歷史與文明的縮影,人性惡性循環的展現。
原文出處:外行人的奇幻觀影室
諾亞接受了上帝的引導建造了方舟 使得諾亞以及他的家人與陸地上的生物能夠躲避上帝用以懲罰惡人的末日洪水,這是在記載於聖經之中的故事,然而末日之後將碩果僅存的人類,聚集在一艘搭載永動機的列車上會發生甚麼事?也就成了末日列車想要表現的重點之一。
近年大銀幕上不斷出現批判貧富差距以及階級制度的電影作品,從鐘點戰、顛倒世界、極樂世界以及飢餓遊戲,電影公司不斷以新的包裝去銷售同樣的產品,但是卻始終沒有出現一部脈絡清晰設定完整的好劇本出現,鐘點戰時間設定極具新意可惜男女主角化身成鴛鴦大盜的戲碼缺乏看頭,而顛倒世界設定又過於極端,雖然在視覺畫面上呈現出新的風味可惜的是後段劇情幾乎演變成純愛故事,少了貧富差距設定應有的批判性,而在末日列車之前極樂世界可以算是此類型電影的龍頭當之無愧,雖然在細節上設定稍嫌不足導致觀眾容易認為劇情編寫上有邏輯瑕疵,但整體上依然是完整度批判性都很足夠的一部電影作品,至於飢餓遊戲,雖然此系列作品也是該類型電影的傑作,但因為它是三部曲,有非常多的篇幅可以闡述自己的理念,所以拿來跟其他電影相比有失公允,加上兩部電影其實有一些相同的概念,我就不再贅述了。
描述貧富差距或是階級對立甚至是對社會制度做出批判的作品,往往會陷入一個窘境就是結尾,也就是此類型電影必須提出一個建設性的建議當做是收尾,不然前面的批判也就淪為紙上談兵,只是空談,但實際的情況,卻是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更直接一點的說這些問題歷史上全部發生過,而人們也認為自己找到了解救方式實際上卻是換湯不換藥,治了標卻不治本,我們只是緩和了疾病的疼痛感,但是病灶卻依直沒有痊癒。
南韓導演奉俊昊所執導的末日列車改變了觀眾對於此類型電影的既定印象甚至拍出了超出以往的故事格局,我在文章首段曾說末日之後人們在列車上所發展的故事是末日列車想要表現的重點之一,我也可以說貧富差距跟階級對立也只是末日列車故事想表達的冰山一角。
末日列車的故事框架是末日之後的文明重建,但內部結構卻像是玩具設計師所精心設計的機關玩具,充滿令觀眾玩味與一再挖掘的驚喜,一輛列車從不同角度去把玩欣賞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樣貌。末日列車描述了人類經歷浩劫重建文明並發展出新歷史的過程,但我們卻在新寫下的歷史之中看見許多舊歷史的影子,印度哲學家也是心靈導師的J.krishnamurti曾說:「以世界現在的苦難,衝突,破壞暴行,侵略來說,人類一如以往,暴力侵略,貪婪競爭,並以此標準建立社會。」,如J.krishnamurti所說人性有一種缺陷是大家視而不見的,也因為人性的暗面導致人類的文明跟歷史陷入了一種難以掙脫的困境,這樣的困境使得人們不斷遭受苦難,這樣的苦難與困境就好像以一年為週期繞行世界一周的末日列車一般,不斷循環沒有盡頭。
人類可以以個體為單位也可以視為一個群體,社會就是因此而生,上段提到人類一如往常暴力貪婪並且競爭,並以此建立社會,當人類計算的單位値越小競爭就更加劇烈,遺憾的是人們往往遺忘了最大單位計算値亦即是人類這整個族群,末日列車環繞世界以及乘客充斥各式人種與文化的設定,讓觀眾們在觀察列車的同時也同時觀察了世界,世界的縮影成了列車的象徵 當列車面臨衝擊與危難的橋段發生時我們才想起,其實我們都是生存在世界之中的生命共同體。
然而宗教也是末日列車想要談論的其中一個面相,當人類面臨末日的恐慌與對未來的徬徨,自然會對力量產生崇拜以及追尋心靈的寄託,電影裡末日列車成了人們的新興宗教,永恆不停的神聖引擎是引領人們的神蹟,梅森部長強調秩序的演講與威佛口中的平衡自然成為信徒們所信奉的教條,遺憾的是雖然宗教能夠帶給人們力量,但在有心人士的政治操弄下,也能賦予一個人極大的權力,這樣至高無上的權力讓人迷失,漸漸變得自大甚至自以為真理,如同自以為在創造平衡的威佛,於是這樣的傲慢,造就了一個極權統治的誕生。
革命是末日列車故事主軸,也是對人性一針見血的諷刺 主角在革命發生之前就曾經說過「當我們到了前區也會跟著改變。」革命是一種對不公平的反抗,但是革命者跟極權者有何不同?是末日列車所丟出的大哉問。威佛的傲慢讓他自以為是真理,進行著毫無人性的平衡計畫,那麼主角呢?主角一再強調必須奪去引擎,這樣的一段話洩漏了渴望力量的心理動機,當主角犧牲同伴顧全革命大權時我們發現革命者與被革命者沒有不同,他們一樣可以為了自己的理念犧牲別人,而不是犧牲自己,最後主角的告白更是直指我們心照不宣卻難以啟齒的真實人性。
「教育是一場實驗」出自漫畫怪物,當主角一行人進到孩子的教室的同時一連串洗腦教育的訊息大量釋放出來,灌輸著錯誤的歷史還有知識還有老師那手舞足蹈的造神儀式都質疑著被稱為教育的這件事情,長久以來教育都是一種政治工具,它為當權者灌輸孩子對掌權者有利的訊息,就像是威佛對孩子們所強加的觀念,甚至是把我們教育為社會想要我們成為的樣子,於是我們成為了制度下的一份子,順從規則,忽略了制度之外的希望,就像從小被鎖鏈綑綁的象,忘了逃脫的可能性。
人性是甚麼?這是電影片尾對觀眾所提出的一個問題,威佛認為人性就是每個人都待在自己先天分佩到工作崗位上,每個人都盡自己的職責,這也是末日列車的階級論,一開始買的票就注定了往後的命運,也象徵了現實生活環境的不公平,當人們一出生似乎就寫好了整套人生的劇本,下層就是為了替上層供應產能,每一顆螺絲汀都只是為了上層的人們創造利益,維持上層這台貪婪機器的運作,而上層就是注定踏著下層的屍體獲得利益,這就是威佛對人性所下的最佳註解,也讓人性成了這場苦難的罪魁禍首,點出了問題自然要提出解答,犧牲這兩個字對於末日列車有著非凡的意義,當人類不同的立場進行競爭甚至是殺戮的同時 我們也失去了對他人的同理心,利益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也忘了世界是人類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末日列車尾段的南宮明秀與主角的行為點醒了我們,只有喚回我們的同理心,意識到人類是個群體,我們才能掙脫人性的黑暗枷鎖。
我文章前段曾經提及近年來談論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的電影已經引領了一種新的思維 代表人們人們開始反省現行的制度是否正確 但可惜如同威佛所說我們都困在這列車之中,我們被長久以來的既定思維,限制了可能,我們長久以來的接收的訊息就好像直立在雪地裡頭的冰原七怪,不時的提醒著我們限制著我們,讓我們畫地自限,故步自封,末日列車的結尾告訴了我們,必須要有往前躍進的勇氣,我們才能在無盡的循環之中,看見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以下包含結局分析:
結局為兩個小孩子,逃出了列車,有人把兩個孩子解釋成亞當夏娃,但我不這麼看,我認為這個結局的重點在於孩子而不是數量,孩子代表著一種延續,而孩子的天真單純,成了跳脫制度的一盞明燈,我曾經提過因為教育於是我們都活在體制至中,難以脫離體制的思維模式,而這兩個孩子沒有接受過教育,思維自然在不受舊有的規則限制,只有在制度之外的人才有可能發展出新的可能,這也是我認為結局所想表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