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0《陽光普照》:這是最好的了。
原文出處:香功堂!!
美國男孩雷普利接受一名舊金山富豪所求,前往義大利羅馬幫忙規勸他的兒子菲利浦返國,原本只想單純賺筆外快的雷普利,在與菲利浦相處一段時日後,漸受菲利浦奢華自由無憂的生活所吸引,他羨慕又嫉妒,貪婪從心底竄起,構思縝密計畫,準備一步步取代菲利浦的人生......。
根據Patricia Highsmith暢銷小說《天才雷普利》改編而成的驚悚片《陽光普照》(1960年),被我列為今年金馬影展的觀賞重點電影;原因有二,其一,我大愛Anthony Minghella導演的《天才雷普利》(1999年),所以想看更早版本的雷普利會是啥模樣;看完《陽光普照》後,我更能明白Anthony Minghella導演版本改編的成功,在純粹貪念的謀殺行動中,注入更多慾望(雷普利對菲利浦的愛慕)、無奈、自卑、羞憤等情緒,讓人們眼中非黑即白的「惡行」,有了更複雜的動機與更令人傷感、惆悵又不寒而慄的結局。
其二,人人都稱讚《陽光普照》男主角亞蘭德倫(Alain Delon)是法國第一美男子,可我認識這名演員時,早已是雞皮鶴髮的氣質老先生囉,好奇想看一下年輕時的亞蘭德倫會是啥模樣;看完《陽光普照》後,我想說:「亞蘭德倫真正是法國第一美男子!」
老天,這人的眉宇未免太有魅力,那劍眉、清澈藍眼、亦正亦邪的微笑,實在太迷人了!
小小比較一下《陽光普照》和《天才雷普利》的差異。(我沒讀過原著,不確定哪個版本更貼近小說設定)
其一,《天才雷普利》裡,雷普利(麥特戴蒙飾演)殺掉菲利浦是「自卑+意外+自衛」。
《陽光普照》裡,雷普利接近菲利浦的目的就是要奪權,要奪走這個瞧不起他、處處作弄他的男人的生活。
其二,《陽光普照》裡有一幕雷普利穿上菲利浦衣服鞋子、模仿菲利浦講話的腔調,他一邊看著鏡子說話一邊親吻鏡內的自己;這一幕畫面處理的極有意思,雷普利偷穿菲利浦的衣服,說明他亟欲取代對方生活的慾望、雷普利邊模仿菲利浦講話聲音邊親吻鏡子的舉動,可以是自戀,也可以是暗渡雷普利對菲利浦的「情慾」、而鏡子內與鏡子外的雷普利,又像是他的多重性格(惡的一面),在四下無人時候才敢現身,才敢當自己。
我想Anthony Minghella導演或許深受《陽光普照》這個「鏡內鏡外」橋段所吸引,因此他在《天才雷普利》裡放置大量鏡子,讓雷普利不斷看著不同面相的自己,也放大了「同性情慾」,讓雷普利和菲利浦的關係不再只是階級的差異,還有糾纏不清愛恨情感。
其三,無論是《陽光普照》或《天才雷普利》,兩部影片都有菲利浦和他的女友瑪琪、雷普利三人搭船出遊的橋段;不同的是,《陽光普照》裡的雷普利偷聽菲利浦跟瑪琪談天,得知菲利浦想要「甩掉」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天才雷普利》則是雷普利偷窺菲利浦和瑪琪做愛,嫉妒心啃食他的理智,影響他日後的行為。
其四,《陽光普照》和《天才雷普利》的劇中角色略有出入,各自影響彼此劇情發展。
《陽光普照》比較貼近典型犯罪影片類型,一個看似「完美」的謀殺案,不斷牽扯出大大小小的意外,令雷普利疲於奔命,不斷掩飾可能曝光的真相;《天才雷普利》雖然也有類似「滾雪球」效應,但相較於舊版雷普利的「忙很大」,新版顯然「輕鬆許多」。
(底下有關鍵劇情喔!)
其五,《陽光普照》的殺機發生在一艘大船,菲利浦發現雷普利計謀,故意在牌局上詢問他的殺人計畫;《天才雷普利》的殺機則是發生在一艘小舟上,雷普利殺死菲利浦後,還跟他「心愛」的男人相擁漂流,那是他們最親密的一刻,也是雷普利「新生」的開端。
其六,《陽光普照》和《天才雷普利》的結局也有差異。
《陽光普照》的雷普利在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後,大勢底定,瞧不起他的菲利浦已死、瑪琪成了他的女友、菲利浦的財產如今由他和瑪琪「共同」享用,他終於擁有和菲利浦一樣悠閒自在的人生與地位;雷普利躺在海邊小館休憩,老闆娘問他:「一切都好嘛?」,雷普利說:「除了陽光太過刺眼外,其他一切都好,這是最好的了,這是最好的了......」。
《陽光普照》裡的雷普利雖然長得俊俏帥氣,但是經濟、社會階級低人一等,讓他很感自卑,讓他受到侮辱之餘,默默計畫反將對手一軍;雷普利是個荒謬的存在體,他將自己的才能全部用在「如何取代他人」之上,對他來說,財富不是他殺害菲利浦的真正目的,能夠被「尊重」,被視為「跟菲利浦擁有同等地位」,才更重要(這才是最好的!)。
然而就像雷普利抱怨(預言):「今天的陽光太過刺眼」般,太陽底下藏不住秘密,真相終究會浮出水面。
不同於《陽光普照》的結局,《天才雷普利》裡的雷普利最後逃過了法律制裁,深愛菲利浦的瑪琪只能一輩子看著這個殺人兇手逍遙法外又無計可施;新版的結局讓人不寒而慄,但這是否更貼近現實情況?擁有階級就擁有權勢,就立於不敗之地?
其七,《陽光普照》和《天才雷普利》設定上最大的不同,在於《陽光普照》裡,雷普利比菲利浦要帥多了,《天才雷普利》剛好相反,菲利浦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外貌財富兼備,莫怪1999年版的雷普利會愛上菲利浦,而且還嫉妒的「要命」!
《陽光普照》和《天才雷普利》各有其精采而特出之處,一個情調偏向犯罪電影兼優雅迷人的敘事風采,一個情調貼近人心底幽微的慾望,更加黑暗也更加繁複難解。
我喜歡《天才雷普利》,如今看完《陽光普照》,同樣愛很大;日後可能得找原著小說來讀一下了。
後話:
喜歡或欣賞一部電影,有時只需要一個畫面,便能決定這部作品在我心中的地位。
《陽光普照》有一幕戲拍的精彩,雷普利為掩飾祕密,不得不殺菲利浦好友Freddy滅口,當他用重物擊殺Freddy後,雷普利望向窗外,一群孩子正在街上嬉鬧玩耍,他接著望向室內,地板上躺著一個具「威脅性」的人(死前死後都是);畫面看來簡單卻意義飽滿,室內與室外、純真與邪惡、生與死、脫困與牢籠、冷靜與殘暴,雷普利的失落與心狠手辣,全在這個畫面講盡了;他是否在屋外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純真的過去?又是否在屋內死者身上,看見追求美好未來過程必要的暴力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