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記 A Trip to the Moon》~為娛樂而生的幻想
原文出處:喵魔的亂想魔境
《月球旅行記 A Trip to the Moon》,取材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的『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由《Jeanne d'Arc》導演喬治梅里葉執導,喬治梅里葉親自主演;1902年上映的科幻冒險片。
天文學教授(喬治梅里葉飾)出於興趣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畫,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他率領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乘坐一枚炮彈,並利用一門無與倫比的大炮將他們送上月球,開始了一場奇幻的大冒險。
人瑞級的電影,被列為「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也是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影片按照每秒16格的速度可放映14分鐘,故事包括了「科學大會」、「製造炮彈」、「月球登陸」、「探險者之夢」、「與月球人搏鬥」、「海底遇險」和「凱旋而歸」等段落。《月球旅行記》在上映當年發行了黑白版和手繪彩版,但結局與手繪彩版曾一度失傳,直到1993年,一位私人收藏家捐贈一百五十多部老電影膠片給西班牙巴賽隆納電影資料館,《月球旅行記》的手繪彩版赫然就在其中,然後又經過十餘年的修復,才得以重見世人。至於結局「凱旋而歸」則是在2002年於法國一處倉庫被重新發現。
然而,這畢竟是一百多年前的電影了,它的藝術造詣和歷史價值,超越了電影本身應帶給觀眾的愉悅感受,而且我實在不想跟一些人一樣,硬是說看了很感動,有點虛偽!不過這部電影表現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對於外太空的想像,月球就好像英國童話『傑克與豌豆』裡面巨人住的天空城堡一樣,人類可以自由呼吸空氣,也沒有重力的問題,和地球一樣可以在地面正常行走,而且後來天文學家們要逃回地球,竟然是用繩索將太空艙拉到懸崖邊,然後拉下來就一道墜入地球。
先別覺得莫名其妙與荒謬,原著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其實裡面有著精准的物理學計算、牛頓運動定律支撐,像是炮管的長度和直徑,砲彈的材質,發射後初速度、加速度要多少,都經過一番設計, 只是大多東西已經被後來的現實所證偽,但科學不正是如此,一代超越一代,我們基於現在科學理論的假說演繹,說不定再過一百年後的人們,也會覺得我們的思想幼稚可笑,是奇異的迷信。
從某些角度來說,電影就是一種魔術,運用視覺特效欺瞞過觀眾的雙眼,即使理智上你我都知道他們是假的,但還是甘心受騙,只為了得到最單純的快樂。而讓電影從紀實影片走向形式及表現主義的源頭,就是魔術師出身的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葉。喬治梅里葉這個名字,我想去年看過獲得五項奧斯卡獎的《雨果的冒險》的人應該都知道吧!他的一生就像裡面所描繪的一樣,為了電影和藝術執著追求、燃燒生命,卻因為戰爭的破壞,使得他晚年只在巴黎蒙帕納斯火車站開了間小小的玩具糖果店。不過喬治梅里葉的生平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去google就一拖拉庫的資料可以看,所以還是回到《月球旅行記》。
《月球旅行記》的情節轉換是採取一幕幕更迭,佈景的呈現充滿戲劇性,演員表演也是強烈的爆發性肢體風格,所以很像是在看舞臺劇的感覺。當然現在看起來是很簡陋、很粗糙,但《月球旅行記》更重要的意義,是他表現出人類與生俱來所獨具的稟賦──創造力。喬治梅里葉發明了快動作、慢動作、停機再拍、疊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攝影,並在影片中引進了戲劇元素,都在《月球旅行記》這部電影完全爆發,引領人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電影世界。其中海底冒險以及月球上和外星人打鬥,一百多年後的好萊塢仍是樂此不疲地使用;一陣煙霧過後人物突然消失的手法,到了現在我們還看得到。
YouTube有《月球旅行記》的黑白版和手繪彩版的視頻,全長都不是14分鐘,估計是每秒的格數不一樣。手繪彩版有點像是泛黃的舊照片,更顯得年代久遠而陳舊,但是它又有著蠢蠢欲動的不安分色彩,變成了如泡沫般絢爛的童話,雖然相對地減少了真實感,不過這部片現在也用不著講究什麼真實感了,所以看手繪彩版更添了幾分離奇魅力。
在當年,耗資約一萬法郎驚人數字的《月球旅行記》,場面恢弘、技術超群,運用奇詭的想像,從現在的觀點來看,《月球旅行記》儼然就是那個年代的《阿凡達》。喬治梅里葉原本想把這部電影拿到美國放映,來謀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更大的利益,但沒想到愛迪生在倫敦看過這部電影後,竟然偷偷地進行拷貝,然後再拿去販賣,結果喬治梅里葉幾乎分文未得,大量收益全部跑到愛迪生的口袋。小時候父母師長總告訴我,愛迪生是個「發明大王」,只是看過一些有關於他的記載以後,才發現他更像個狡猾的商人。
《月球旅行記》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莫過於炮彈扎進月球的右眼,她頓時一臉憂鬱,把月球擬人化了!帶著一些卡通的趣味性,充滿戲劇張力和超現實主義色彩,自然童心的表露。而這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極盡所能地娛樂觀眾,不正是電影應該要有的本質嗎?然而現在的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用單純的心去觀賞電影了,失去原本的那份感動。或許該想想我們為什麼要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