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雀雀 -【電影魂】影評 (CUT)

《電影魂》(Cut)- 一縷與商業怪獸獨力奮戰的藝術電影魂
原文出處: 雀雀看電影
電影魂 000


《電影魂》是給影癡看的整理式電影,由一個瘋狂影迷的行徑作為出發、到一個執迷不悔的電影人作為結束。


影癡秀二的哥哥因欠債而被毆打致死,秀二為了還那一筆3500萬的債,與黑道協議以『挨打一拳抵一萬』的代價還錢。於是秀二每天的工作就是「挨打」與「宣傳經典電影」、以及「公開抨擊商業電影」。隨著被毆打到不成人形,負債剩下350萬、已然奄奄一息的秀二,是否能熬過那最終的考驗呢?


電影魂 001


每當意志消彌、無以為繼,秀二會到知名大導演的墳墓前面尋求被加持,舉凡黑澤明、溝口健二以及小津安二郎的墳前,都是他獲取能量的域場。而諸多經典電影更是他以精神意志支撐肉體不死的神丹妙藥,放映觀賞千遍也不厭倦。


電影魂 002


《電影魂》是由伊朗知名導演阿米爾納德瑞所執導,拍攝與敘述方式蘊藏著濃厚但不難懂的象徵意涵:秀二所大力倡導的藝術與經典電影貼滿在高處不勝寒的大樓頂端,他並定期舉辦經典電影放映分享會,觀眾雖然不少,但是比起那些爭相付錢揍他、可比喻為支持腥羶狗血的商業電影群眾數目,那就是少得可憐了。


電影魂 003


藝術電影永遠無法與商業電影相抗衡。明知如此,《電影魂》裡的秀二還是要每天高舉大聲公傳話筒、批評著讓『電影藝術』漸漸萎縮的大資本商業機制。然後,他繼續賣命籌錢、繼續拍著他以為是藝術的電影、繼續被無情的觀眾拳腳相向。


電影魂 004


幽默來看:群眾至少都還是付了錢、來揍人了(形同觀眾掏錢進電影院看電影,覺得不好看就罵);


但被比擬作片商與電影院的、提供規則與場地的黑道就很嗜血了;
而製片最可憐(《電影魂》裡的秀二哥哥,這個角色不但從頭到尾沒被觀眾所看見、下場還最慘的那個)…


至於壯烈地、要拍電影拍到死的導演(秀二)自然是本片最重要的一角。


電影魂 005
(常盤貴子在戲裡變成花瓶,不過還是很秀色可餐)


《電影魂》把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徹底二元對立分開來看待,這對於當代影癡來說或許還有討論的空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與導演都熱切地在尋求一種兼具藝術與娛樂兼具的電影形式),而片尾利用最後的『一百擊』來引帶出影史上一百部經典電影更是《電影魂》裡最刻意的影音呈現之處。只是能夠有一部這樣的電影,趁機用電影講電影,還把時空背景設定在這麼適合發生這故事、全世界龜毛與神經質的人最多的日本,真的是神來一筆,太適當了。


電影魂 006


然後當然要整理一下電影裡面所提到的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片單給大家參考囉:


◎100位~ 90 位
→《福利》Welfare (1975) Frederick Wiseman 弗雷德里克懷茲曼
→《緬甸的豎琴》The Burmese Harp(1956)市川昆
→《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2) Roman Polanski 羅曼波蘭斯基
→《大紅燈籠高高掛》Raise the Red Lantern(1991)張藝謀
→《風》The Wind(1928) Victor Sjöström 維多司約史壯
→《街童日記》Pixote(1981) Hector BABENCO 海克特巴班克
→《富城》Fat City(1970) John Huston 約翰休斯頓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Observed Trains(1966) Jiri Menzel 伊利曼佐
→《大地震動》La Terra Trema(1948) Luchino Visconti維斯康堤
→《籃球夢》Hoop Dreams(1994) Steve James 史提夫詹姆斯
→《偷窺狂》Peeping Tom(1960) Michael Powell 麥可鮑威爾


◎90位~80
→《十誡》Dekalog(1989-1990) Kieslowski 奇士勞斯基
→《怪談》Kwaidan(1964) 小林正樹
→《自由之路》YOL(1982)  Yilmaz Güney伊梅茲古尼
→《花火》HANA-BI(1997) 北野武
→《對話》The Conversation(1974)  Francis Ford Coppola 法蘭西斯柯波拉
→《雙親》Oya(1929) 清水宏
→《獵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1955)Charles Laughton查爾斯勞頓
→《天堂陌影》Stranger than Paradaise(1984) Jim Jarmusch 吉姆賈木許
→《光之夢》Quince Tree of the sun(1992) Victor Erice維克多艾里斯
→《橡皮頭》Eraser head(1977) David Lynch 大衛林區


◎80位~
→《霧港碼頭》Le Quai des Brumes(1938) Marcel Carne 馬塞卡內
→《龍頭之死》Salvatore Giuliano(1962) Francesco Rosi 法蘭西斯科羅西
→《流浪者之歌》Time of the Gypsies(1988) Emir Kusturica 埃米爾庫斯杜力卡→波西米亞生活》The Bohemian Life(1992) Aki Kaurismaki 郭利斯馬基
→《無望的人們》The Round-Up(1966) Miklos Jancso 米克洛楊索
→《事物的狀態》Der Stand der Dinge(1982) Wim Wenders 文溫德斯
→《大路》La Strada(1954) Federico Fellini費里尼
→《洞》The Hole(1998) 蔡明亮
→《納許維爾》Nashville(1975) Robert Altman勞勃阿特曼
→《賴活》Vivre Sa Vie(1962) Jean-Luc Goddard尚盧高達


◎70位~
→《霓紅燈下的馬尼拉》Manila in the Claws of Neon(1975) Lino Brocka 利諾布洛卡
→《陸上行舟》Fitzcarraldo(1982) Werner Herzog 韋納荷索
→《薄荷糖》Pepper mint candy(1999) 李滄東
→《薩拉》Xala(1975) Ousmane Sembene桑貝內
→《極樂森林》Blissfully Yours(2002)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南方》Sur(1988)Fernando E. Solanas 費南度索拉那斯
→《死神安東尼》Antonio das Mortes(1969) Glauber Rocha 克勞伯羅加
→《美麗壞女人》La Belle Noisevse(1991) Jacques Rivette 賈克希維特
→《迷魂記》Vertigo(1958) Alfred Hitchcock希區考克
→《持攝影機的人》Man with a Movie Camera(1929) Dziga Vertov 齊加維多夫


◎60位~
→《恐怖走廊》Shock Corridor(1963) Samuel Fuller 山姆富勒
→《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Milos Forman米洛斯福爾曼
→《紅河谷》Red River(1948) Howard Hawks霍華霍克斯
→《梵谷傳》van Gogh(1991)Maurice Pialat 莫里斯皮亞拉
→《流浪藝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1975) Theodoros Angelopoulos安哲羅普洛斯
→《阿爾及爾之戰》The Battle of Algiers(1966) Gillo Pontecorvo 吉洛龐帝柯沃
→《傾城傾國慾海花》Lola Montes(1955) Max Ophüls 馬克斯奧菲爾斯
→Throw Away Your Books,Rally in the Streets(1971) 《書を捨てよ町へ出よう》/《抛掉書本上街去》寺山修司
→《撒旦探戈》Satantango(1994)Béla Tarr 貝拉塔爾
→《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1986) 侯孝賢


◎50位~ 
→《少年》Boy(1969) 大島渚
→《浮雲》Floating Clouds(1955) 成瀨巳喜男
→《恐懼吞噬心靈》Ali:Fear Eats the Soul(1974)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法斯賓達
→《強盜第七章》Briganti/Brigands, chapitre VII(1996)Otar Iosseliani 歐塔‧依奧塞里安尼
→《阿卡托尼》Accattone(1961) Pier Paolo Pasolini帕索里尼
→《楢山節考》The Ballad of Narayama(1983) 今村昌平
→《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1948) Vittorio De Sica 維多里奧迪西嘉
→《琴俠恩仇記》/《荒漠怪客》Johnny Guitar(1954) Nicholas Ray 尼克拉斯雷
→《裸の島》/《祼之島》The Naked Island(1960) 新藤兼人
→《暗殺中國賭徒事件》The killing of a Chinese Bookie(1976) John Cassavetes 約翰卡薩維蒂


◎40位~
→《蝕》L`eclisse(1962) Michelangelo Antonioni 安東尼奧尼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 Stanle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力克
→《砂の女》/《砂之女》Woman in the Dunes(1964) 勅使河原宏
→《特寫鏡頭》Close Up(1990) Abbas Kiarostami 阿巴斯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50) Billy Wilder 比利懷德
→《木鞋樹》 L`albero Degli Zoccoli(1978) Ermanno Olmi 艾曼諾奧米
→《魚影の群れ》/《魚影之群》The Catch(1983) 相米慎二
→《午後七點零七分》 le Samourai(1967) Jean-Pierre Melville 尚皮耶梅爾維爾
→《鷹與男孩》kes(1969) Ken Loach 肯洛區
→《一件小事》A Simple Event(1973) Sohrab Shahid Saless 沙希薩雷斯


◎30位~
→《野孩子》L`Enfant sauvage(1970) François Truffaut 楚浮
→《蠻牛》Raging Bull(1980) Martin Scorsese 馬丁史柯西斯
→《羅生門》Rashomon(1950) 黑澤明
→《M》M(1931) Fritz Lang 佛列茲‧朗
→《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1957) Ingmar Bergman 英格瑪柏格曼
→《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1937) Jean Renoir尚·雷諾瓦
→《薇麗狄雅娜》Viridiana(1961) Luis Bunuel 路易斯布紐爾
→《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1949) Carol Reed 卡洛里德
→《迂回》/《繞行》Detour(1945) Edgar G. Ulmer 愛德加伍瑪
→《遊戲時光》Play Time(1967) Jacques Tati 賈克大地


◎20位~
→《黨同伐異》 Intolerance(1916) D. W. Griffith 大衛·格里菲斯
→《貪婪》Greed(1924) Erich von Stroheim 史托洛海姆
→《游擊隊》Paisa(1946) Roberto Rossellini羅塞里尼
→《東京物語》Tokyo Story(1953) 小津安二郎
→《北方的納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1922) Robert J. Flaherty羅勃佛拉赫蒂
→《安德烈‧盧布耶夫》Andrei Rublev(1966) Andrei Tarkovsky 塔可夫斯基
→《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 Charles Chaplin 查理·卓別林
→《慕雪德》Mouchette(1967) Robert Bresson 羅伯特·布列松
→《將軍號》The General(1926) Buster Keaton 巴斯特·基頓
→《聖女貞德受難記》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Carl Theodor Dreyer 卡爾德萊葉


◎10位~
→《阿普三部曲》Pather Panchali(1955) (《大地之歌》Pather Panchali , 《大河之歌》Aparajito, 《大樹之歌》Apur Sansar ) Satyajit Ray 薩雅吉雷
→《波坦金戰艦》Battle Potemkin(1925) Sergei M. Eisenstein 艾森斯坦
→《2001 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1968) Stanle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力克
→《晚春》Late Spring(1949) 小津安二郎
→《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 John Ford 約翰福特
→《日出》Sunrise(1927) F.W. Murnau 穆瑙
→《蜘蛛巢城》Throne of Blood(1957) 黑澤明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1902) Georges Méliès 喬治‧梅里耶
→《亞特蘭大號》L`Atalante(1934) Jean Vigo 尚維果
→《雨月物語》Ugetsu Monogatari(1953)溝口健二
→《八又二分之一》8½(1963) Federico Fellini費里尼
→《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Orson Welles 奧森·威爾斯


電影魂 007



《電影魂》相關記錄:
2011
威尼斯影展
2011
多倫多影展
2011
釜山影展
2012
台北電影節



cheer給《電影魂》星星數:


影展等級★★★★★★★★☆☆
劇情指數★★★★★★★☆☆☆
明星光環★★★★★★★★☆☆
主角表現★★★★★★★☆☆☆
場景環境★★★★★★★★☆☆
象徵意涵★★★★★★★★☆☆
對白設計★★★★★★★☆☆☆
資訊提供★★★★★★★★☆☆
觀賞價值★★★★★★★★☆☆


影片年份:2011出品國:Japan | Turkey出品:Tokyo Story, Bitters End發行商:天馬行空
導演、編劇:阿米爾納德瑞 Amir Naderi演員:西島秀俊、常盤貴子、笹野高史、菅田俊
片長:120
上映日期: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