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戰境》:我才是武器。
原文出處: 香功堂!!
《遺落戰境》讓我感到好失落。
新銳導演Joseph Kosinski的第二部長片依然沒法打到我。(上一部是同樣視效突出但劇情不夠細膩的《創:光速戰記》)
故事敘述地球遭遇外星人攻擊,爆發核戰,地球荒漠化;倖存人類移往「泰坦星」居住,僅有少數人類留在地球負責維修巡邏機器,防止外星怪客破壞資源蒐集機器。
阿湯哥飾演的傑克哈伯和搭檔維卡在地球的服務工作即將結束,準備返回「泰坦星」,維卡為此大感興奮,傑克卻深感不捨,他喜歡地球的一切,每晚總會夢見末日前的紐約市,夢中有名神祕女子和他相約帝國大廈見面,究竟這位夢中女子是誰?這個奇怪的夢與荒廢多年的地球,又有怎樣的關連?
(底下會提到關鍵劇情)
《遺落戰境》的劇本有其亮點,議題含括人性、媒體、殖民、戰爭、愛情、記憶等元素,講述「人的服從性」,高層單位略施小技便能掌握群眾,群眾只求盲目達成上級要求,不敢多問背後意義,究竟是安於現狀?或是害怕對抗權貴?
「科技寓言」,人類創造機器/複製生物,成為機器/複製生物的主子,有權決定「物件」生死;那麼機器(外星人)創造複製人,是否同樣擁有掌控生殺大權的權力?
「謊言與真相」,新聞媒體不斷放送經濟至上資訊,誘發群眾奮力工作以賺取更多金錢來滿足物質享受、幫助國家經濟發達;然而費心工作一輩子,究竟是在追求維卡口中的「天堂」,或是權勢單位刻意營造的虛假「美夢」?
細心拆解《遺落戰境》劇情,不難發現其劇本近似《2009月球漫遊》和《2001太空漫遊》和《駭客任務》和《絕地再生》等作品綜合,可惜故事看來繁複有趣卻大半點到為止,不痛不癢。
就拿《遺落戰境》和《2009月球漫遊》作為例子好了。
《2009月球漫遊》的主角在發現事實真相後,仍持續挖掘角色處境/狀態的荒謬感,不斷拋出新的觀點與省思;反觀《遺落戰境》,阿湯哥在發現事實真相後,劇情無力在複製人、勞工、科技、權貴等層面上做出更深刻的批判(或許是為兼顧娛樂性,不得不做出篇幅取捨的犧牲);「愛情」部分讓我更覺可惜,明明可以書寫「記憶/現實」、「原型愛情/植入愛情」的對照關係,探討記憶的矛盾性,到底阿湯哥和搭檔的愛情是真是假?到底植入記憶是否比不上原型記憶、到底複製人可否取代原主人地位等等。
《遺落戰境》未能提出較之前輩作品更精采的論述,導演Joseph Kosinski的故事節奏和氛圍處理,同樣讓人感到失落;視效精美,但觀來平淡無趣,效果遠不如《2009月球漫遊》在有限經費內所營造出的詩意與美感。
嗯,想來或許是我跟Joseph Kosinski導演的磁場不合拍吧。
儘管《遺落戰境》讓我看的頗失落,不過阿湯哥在片中講了一句挺有意思的台詞,當他準備將修復好的偵察機送去摧毀外星船艦時,Morgan Freeman對他說:「這將成為剋敵武器!」,阿湯哥回覆說:「這是機器(偵察機),我才是武器。」
我喜歡這段台詞,一方面點出人類的自大,被機器(外星人)統治與屠殺,竟還有臉說出:「我才是武器」的言論;一方面也指涉人與科技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主事者(國家/政府/個人)怎麼使用科技,將大大影響人類/地球的未來吧。
《遺落戰境》單論特效,無論是地球末日景象或偵查機大戰場面都有可觀;論攝影,美不勝收,據說團隊遠赴冰島拍攝,景緻壯闊動人;論演員,阿湯哥的「用力」演技放在《神隱任務》恰恰好,放在《遺落戰境》這般帶點悲壯氣息的情節上,便顯突兀與不自然;女主角Julia由美麗的Olga Kurylenko飾演,外型搶眼但演技木頭的很刺眼,一場她和阿湯哥坐在飛行機內躲避偵察機追捕,表情呆滯的模樣讓我不斷出戲,抹煞導演努力經營的驚險感受;至於老戲骨Morgan Freeman飾演的人類領袖Beech,更讓我失望透頂,角色厚度淺薄,戲劇張力極為鬆弛,白白浪費一個厲害的好演員。
嗯,我想說說一件跟電影本身無關的事情。
最近幾次看電影都發現一個相同現象,即是電影開演後,還有好多觀眾在用手機,看著黑暗戲院內閃現光芒和不斷滑動的手指,我只覺得納悶,如果想要玩手機,幹嘛特別花錢到戲院看電影呢????手機閃現的螢光,其實是會干擾到其他觀眾啊!!
我們都想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都誠心祈禱這類悲劇不要一再發生了。(圖片取自CNN.com)
後話:
其一,才寫完《遺落戰境》感想,就傳來美國波士頓恐怖攻擊事件消息。
回看《遺落戰境》中阿湯哥的台詞:「這是機器,我才是武器。」,其實很適合拿來當做此次(或所有)恐怖攻擊事件的註解;機器終究是機器,真正恐怖的永遠是使用者的心態;助人或殺人,一線之隔。
其二,阿湯哥的《神隱任務》在美上映前夕,發生美國康乃迪克州小學屠殺慘案;新作《遺落戰境》預計本週在美上映,又發生波士頓恐怖攻擊事件,這般巧合讓人感到恐怖也難過。
希望所有受難者都能安息、希望受難家屬與城市可以找回他們心裡的平靜、希望類似的屠殺、報復悲劇不會再次發生(儘管不太可能,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