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香功堂 -【烈火摯愛】影評 (Inch'Allah)

《烈火摯愛》:早夭的孩子。
原文出處: 香功堂!!



以巴邊境有一道長牆,阻隔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城牆內外,兩樣世界。
懷抱理想與熱情的年輕加拿大籍女醫師克蘿伊,飛越半個地球前往以巴邊境服務。


白天,克蘿伊在巴勒斯坦難民營工作,與身懷六甲且性格開朗的巴勒斯坦籍婦女Rand成為無話不談的交心好友;下班後,克蘿伊離開難民營,返回燈火通明的以色列居住,她的室友兼閨中密友是以色列籍女兵Ava。


面對以巴衝突不斷、面對城牆內外,生活品質猶如天堂與地獄的差異、面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好友的相互敵視,試圖當和事姥,調解好友間對立狀態的克蘿伊,成了夾心餅乾,陷入道德與良心衝突之中.....。





電影《烈火摯愛》讓我想起去年讀過的一本散文遊記《漫步巴勒斯坦:消逝中的風景》,透過巴勒斯坦人權律師拉加.薛哈德之口,緩緩道出他對山嵐土地家鄉的愛,以及對以色列政府強行侵佔巴勒斯坦土地,令大批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竟連返鄉自由都遭剝奪,心中除了憤怒也有無奈。


而在《烈火摯愛》中,導演Anaïs Barbeau-Lavalette選擇白人女醫師克蘿伊做為主述對象,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安排。


懷抱熱血與理想來到以巴邊境的克蘿伊,像是典型的白人社會良心,樂觀正面卻容易流於天真,以為只要付出關懷與愛,便能改變或減緩兩國人民間的衝突,一如克蘿伊謊稱Ava(以色列人)買了禮物送給Rand(巴勒斯坦人)般,玩些兩面把戲來創造假象和平;然而,隨著城牆內外的衝突升高,遊走兩邊的克蘿伊被逼著做出選擇,要當阿拉伯人朋友?還是猶太人朋友?要挺掌握經濟命脈的以色列人?或是為求生存,只能不斷製造紛亂的巴勒斯坦人?還是要立於衝突外,做個事不關己的局外人?


不管選擇幫誰,克蘿伊內心都難以獲得平靜,因為她確實是個局外人,既非富裕的以色列人,亦非貧困的巴勒斯坦人,她只是一個碰到麻煩時,搭上飛機便能重返西線無戰事家園的加拿大人罷了;我以為導演有意藉克蘿伊這個角色,諷刺西方政權主動介入/干涉他國紛爭,卻越幫越忙的窘況(批判白人英雄主義);要知道以色列之所以能在二戰後順利建國,其背後的推手可是執大權的西方國家啊!


(底下有關鍵劇情喔!)





《烈火摯愛》以一場以色列境內的炸彈攻擊事件拉開影片序幕,隨後倒敘回溯事件始末。
導演先在電影前半段埋了一個梗,女醫師克蘿伊前去拜訪Rand住家,意外看見Rand的兄長正在影印聖戰成員宣傳單,宣傳單上印著一名年輕女性身影,看來與你我並無不同;電影後半場,Rand臨盆在即,卻因以色列士兵不願放行Rand前去較近的以色列醫院就醫,造成Rand幼子夭折悲劇。


手上抱著無辜枉死生命的克蘿伊,對以色列政府的恨意高漲,遂答應幫助聖戰組織成員祕密運送炸彈至以色列境內(既為填補內心愧疚感,也是尋求巴勒斯坦朋友認同);多麼諷刺啊,以救人(不分國族、不分性別)為己任的醫生,最後卻選擇以牙還牙的方式進行報復(違背職業道德,而且遭報復的對象同是無辜平民百姓);更諷刺的是巴勒斯坦派出的炸彈自殺客,竟是萬念俱灰的Rand。


後來克蘿伊再次前往Rand住家拜訪,才發現自己出於善意(恨意)幫忙運送的炸彈,間接造成Rand死亡,而Rand家中的影印機,正印出一張又一張全新的聖戰宣傳單,上頭印著Rand最後身影.....。


《烈火摯愛》第一次出現宣傳單,陌生女子的形象彷彿暗示著Rand的未來結局(另一個對生活感到心灰意冷而踏上不歸路的亡魂),第二次出現宣傳單,則有輪迴不斷的哀傷感受,同樣的報復、同樣的血腥、同樣的仇恨,不停歇的反覆上演。
如此黑暗而無解脫之道的困境,大約是Anaïs Barbeau-Lavalette導演對這個世界的悲觀看法吧。
然後我想起Rand為她尚未出世的孩子取名為Mika一事。


Mika是一位來自英國的知名同志流行樂歌手,他的音樂曲調多是歡樂而色彩繽紛,Rand將孩子取名為Mika,不但有包容之意(對弱勢族群的認同),也有正面樂觀向上的意義(一如Mika的歌曲)。
然而,Rand的兒子卻在出生未久便告夭折,只因以色列士兵說:「現在在戰爭!」而拒絕讓Rand前往較近醫院就醫,導致嬰兒失血過多致死;一個帶有正面樂觀希望名字的孩子夭折了,象徵(控訴)的不正是有權者殘害弱勢者、以及希望老早死亡、不復存在的恐怖嗎?!





《烈火摯愛》片中有兩道冗長的圍牆。
一道是有形的城牆,阻隔兩個國家人民。
一道是無形的城牆,阻隔兩個國家民心。


有形城牆或許還有崩毀一日;無形城牆卻彷如銅牆鐵壁,厚重地難以突破。
一如克蘿伊到Rand家作客,大夥觀賞歌唱實境秀,只見Rand和母親對某位歌手格外有好感,一問之下才知:「他是巴勒斯坦人。」;看到這一幕,我不禁苦笑了起來,Rand和她母親對巴勒斯坦歌手的偏袒以及對以色列人的敵視,其根深蒂固的排外與仇恨心情,與你我或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北韓和南韓人等等,沒有什麼不同啊!


假如您希望看一部關於白人英雄如何幫助弱勢國家與人民走出困境的激情電影,千萬別選看《烈火摯愛》;反之,若您對以巴衝突、冤冤相報無止期的灰暗議題有興趣,那麼《烈火摯愛》或能帶給您一些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