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如同8.6顆健達出奇蛋《26種死法/The ABCs of Death》
原文出處: ♪ 電影是迷藥;旅遊是解藥♫
【我很上道,我不劇透】指數:怕血者慎入
年份:2012
導演:Kaare Andrews (Altitude)
Angela Bettis (Roman)
Ernesto Diaz Espinoza (Mirageman; Mandrill)
Bruno Forzani & Héléne Cattet (Amer)
Jason Eisener (Hobo With A Shotgun)
Adrian Garcia Bogliano (Cold Sweat)
Xavier Gens (Frontiers; Hitman)
Jorge Michel Grau (We Are What We Are)
Noburo Iguchi (Robo Geisha)
Thomas Malling (Norwegian Ninja)
Anders Morgenthaler (Princess)
Yoshihrio Nishimura (Tokyo Gore Police)
Banjong Pisathanakun (Shutter)
Jon Schnepp (Metalocalypse; Venture Bros.)
Simon Rumley (Red, White & Blue)
Marcel Sarmiento (Deadgirl)
Srdjan Spasojevic (A Serbian Film)
Timo Tjahjanto (Macabre)
Andrew Traucki (The Reef)
Nacho Vigalondo (TimeCrimes)
Jake West (Doghouse)
Ti West (House of the Devil; The Innkeepers)
Ben Wheatley (Down Terrace; Kill List)
Adam Wingard (A Horrible Way to Die, You're Next)
Yudai Yamaguchi (Yakuza Weapon)
類型: 恐怖、驚悚
關於電影:
這是一個有趣的電影計劃<The ABCs of Death> 以A~Z,26個英文字母命名26種死
法短片組成一部電影,找了25位導演拍攝完畢,剩下T這個字母開放給民眾的作品
上傳票選。十月一日上傳截止,約略170支的短片先透過民眾票選出13部,最後由
25位導演選出優勝者。
觀後隨想:
電影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因為一部電影皆代表著一個故事、一個概念、一段回憶、一種創新、甚至是一種嘲諷、一種警示、一種教化、一種隱喻。
我們平時花上一至兩個小時的時間欣賞一部電影,只要能從中得到上述所列的體驗其一,便已堪稱滿足。但若將26部電影,而且不約而同都是異色奇想的暗黑系電影,濃縮在兩個小時內讓你一次吸收呢?哇,這對我求知若渴、嗜血如魔的大腦來說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衝擊性享受。
電影由字母A開始依序往下排列,由每個字母衍伸而出的英文單字,便是該段短片的主軸。有的短片本身已經完整如同一部電影的片段,而有的則是刻意惡搞到令人發噱。為了不忘記導演的巧思與優劣,我在觀看途中對26部短片都做了筆記,為了讓大家享受自行觀賞的喜悅,以下就只挑出幾段我個人印象深刻的字母作簡短介紹。
I:並未釐清惡意的全貌,卻足以讓觀者感受到死前的無助與掙扎。製作精良如同恐怖電影的其中一幕。
J:以幽默詼諧的方式描繪日本武士道精神,荒唐內透著幾許哀戚。頗B。
L:性虐玩法超創新,其中嘲諷性慾的概念讓我非常想推薦給廣大男性同胞欣賞,個人認為最有潛力籌劃拍成劇情長片。
N:溫馨感人的橋段急轉直下為情侶末路,生與死,全繫在會說話的鸚鵡身上…幽默感爆表。
R:個人認為是在暗喻創作之於創作者,如同拿刀割下身上的肉一般,也可引申為有才能之人只能任人宰割操弄,寓意頗深。
T:唯一一部黏土動畫(另一段以大便為主角的卡通我也很喜歡),同時也是優勝短片<T IS FOR TOILET>。雖然做工粗劣,但是戲劇張力十足,對我來說只要黏土就是贏在起跑點。
V:科幻動作場面令我震撼!好萊塢若不買下版權拍成科幻電影就太可惜了!來日若看到相同題材的電影我絕對不會驚訝。
X:26部短片中不乏血肉模糊的場面,但此段最讓人感到痛楚,無論是肉體抑或是內心。言語如同利刃,可以將人割削的不成人形。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特別喜愛的橋段,或許各位觀者會有不同於我的心頭好名單。因此你說這部合創電影明明很B級,但值不值得看呢?我會告訴你,我看的很開心、很驚悚、也很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