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奶奶》:奶奶的愛恨情仇。
原文出處: 香功堂!!
簡述《親愛的奶奶》劇情:「阿達(柯宇綸飾演)與奶奶的點滴回憶」。
若要以淚水的多寡來判斷我對一部影片的喜好程度,那麼瞿永寧導演的《親愛的奶奶》可能會落入低分區,因為觀影過程我連一滴眼淚都沒落下。
《親愛的奶奶》以段落的方式敘事,時間一次一次往回推,直到主角阿達的童年時期。
前半場從奶奶進警察局開始,一路回溯與拼湊出人物性格與事件之間的關聯,我很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以為整部電影會不斷堆疊劇情的重量直到童年,最後再丟出一個足以串連起所有情緒的事件好帶動觀眾的淚水;結果我猜錯了,電影從中場開始,時間不再是依序倒退,而是跳躍穿插,情感被打散在不同段落,導致心底醞釀的情緒無法順利發酵。
拆成段落來看,我不討厭《親愛的奶奶》,偶有新意與驚喜;全部湊在一起,便覺得不對勁。
開演前,瞿永寧導演來到戲院,簡單的跟觀眾講了些話,他說:「很多人說他很會拍女人戲,他的肚子裡一定藏了個女人。」
看完《親愛的奶奶》後,我覺得整部影片最精采的部份正是橫跨三代的女人戲,從一開場李千娜飾演的阿達妻子在廚房忙進忙出,到後來曾祖母(張岫雲飾演)和母親(林美秀飾演)的種種愛恨糾葛,我們發現不同世代的女人或許身形、口音、性格、年歲都不盡相同,但她們的習性卻意外貼近彼此。
一如曾祖母好強又不愛麻煩別人的性格,也能在林美秀身上見到;而林美秀面對兒子免不了會大小聲與缺乏耐性,又可以在李千娜與她的兒子互動上看到;又或者,林美秀跟張岫雲學會做菜,李千娜則跟林美秀習得手藝;妙的是李千娜在廚房做菜時,已經過世的老奶奶會突然現身教導,提點著:「水要夠冰肉才會Q」;不斷現身的靈魂,是記憶、是傳承,也是對家人的照顧與關心延續。
同理可證,片末團圓飯桌上,阿達過世多年的父親分出多個形象出現在飯桌上,便代表著他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與回憶,既是兒子是丈夫也是父親,而這也代表著身為獨子的阿達也將扮演起他人心目中的兒子、丈夫與父親等不同角色,繼承死去父親遺留下來的家庭責任。
《親愛的奶奶》一片最大的亮點落在張岫雲女士的表演與角色設定。
表演方面,無論是面對孫子的柔情、面對媳婦的晚娘臉、面對鄰居說嘴時,因為掛不住面子,見笑轉生氣等情緒變化轉折,層次豐富又細膩到位,今年底的金馬獎,張岫雲女士應該有機會獲得評審青睞吧。
角色設定方面,我欣賞瞿永寧導演的誠實,奶奶的性格描述沒有落入俗套的「溫馨或霸道」二分法,其性情既剛烈且陰晴不定、對待孫子像兒子,對待媳婦像面對情敵、有苦往肚裡吞,有氣也懂著耍手段報復.....。
《親愛的奶奶》有一場戲讓我印象頗深刻,即是奶奶跟媳婦吵架後(擔心守寡的媳婦交了男朋友),故意大聲嚷嚷著說要帶孫子去外頭玩,媳婦聽了無奈地說:「妳不要每次跟我吵架就說要帶阿達出去玩。」,奶奶回答她說:「妳可以在外頭玩,我跟孫子為什麼不能玩!」,哈哈哈哈,女人家的報復手段不會直來直往,而是繞個彎來打擊對方最在意的人與事!
前年奶奶過世時,我曾在部落格內寫了一篇文章,裡頭寫道:
『阿公的葬禮結束後,阿嬤一如往常地出來跟我們道別。
瘦小的她,臉上神情似平靜也憂傷,我記得她隔著車子玻璃窗說:「阿夫,有閒要常回來看阿嬤,阿嬤年紀大,再活沒幾年了,知道嗎?」
我說:「會啦,阿嬤不要擔心。妳也可以常上台北找我們啊。」
語落,車子慢慢駛離,留下阿嬤一個人站在原地目送我們遠去。
坐在駕駛座的哥哥難過地說:「阿嬤年紀真的是大了,我們以後還是要多回來陪陪她....。」
回到台北後,事情多了起來,又是工作、又是電影、又是安排了什麼什麼行程....,忙了,就淡忘了阿嬤的叮囑,就忘了阿嬤。』
當我看到《親愛的奶奶》片尾,奶奶站在自家門口笑著揮手跟準備離去的孫子道別時,我心頭稍稍緊了一下,人們的遺憾總是大同小異。
既然遺憾貼近著彼此,何以仍對影片有著距離感,無法跟著劇情起伏落淚?
對我來說《親愛的奶奶》拍的太瑣碎、太片段、太個人,或許劇情過於貼近導演的生活經歷,反讓他有所節制,不願過度賣弄「煽情」戲感,例如片末那場團圓飯,李千娜的兒子獨自一人坐在客廳裡邊吃飯邊看電視,對比到飯桌上的熱鬧,產生一冷一熱的反差效果;這場戲本該是導演對年輕孩子尚不懂得珍惜與家人相處時光的細膩觀察,可惜導演沒有琢磨太多篇幅在這名男孩身上,我無法對他的「選擇」產生共鳴;假如影片有多安插一些年輕阿達沒能陪在奶奶身旁的決定,對比出他和兒子當下所做的選擇,或許我會更有感覺吧。
再者,片中有多場過世的父親(張世飾演)現身兒子身畔的魔幻畫面(讓我想起美國影集《六呎風雲》),橋段設計雖然有趣,但我老覺得這些段落沒有達到提味效果;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童年阿達和奶奶去看電影一幕,這該是導演的童年回憶吧?眼見(想像?)銀幕偶像從屏幕後方走了出來,打破真實與虛構的界線;似真似假的回憶理當迷人,可是選用兩個不太有明星魅力的演員飾演穿出銀幕的偶像,也讓虛構人物侵入現實世界的戲劇效果忽然短少了許多.....。(既要魔幻,就魔幻個徹底吧,童年的幻想不是應該更多采多姿的嘛!)
我不討厭《親愛的奶奶》,因為我覺得它拍的很誠懇;但我也沒有大愛《親愛的奶奶》,因為觀影情緒一直很零碎。
這部電影的技術面沒問題,復古道具很有Fu,貼著瓷磚的浴缸,真是太叫人懷念了啊;演員們表現的都不錯,林美秀、柯宇綸、李千娜等人都有恰到好處的演出;另外,這幾年的台灣電影都愛玩「隱藏版」大牌遊戲,《親愛的奶奶》也有好多電影人友情客串演出,前兩年還對這樣的安排感到趣味十足,現在只覺得:「瞿永寧導演的面子很大」,哈。
若您喜歡瞿永寧導演作品,對於「親情梗」很難抗拒,那麼《親愛的奶奶》在此推薦了;反之,若想要純粹娛樂的觀影時光,這部電影或許不會是個好選擇。
後話:
其一,《親愛的奶奶》片中有一幕,李千娜對小兒子喊:「不要叫阿嬤,要叫奶奶,奶奶是爸爸的媽媽,這樣懂了嗎?」
看到這一段話,我滿肚子疑惑,我會叫我爸爸的媽媽「奶奶」,叫我媽媽的媽媽「外婆」,可是用台語來稱呼的話,不管是奶奶和外婆,我都叫「阿嬤」哩,難道我叫錯了嗎???
其二,《親愛的奶奶》只講了爸爸的媽媽的故事,完全沒有提到媽媽的媽媽那邊的故事;這是台灣家庭一個特點,女兒結了婚,好像也只能跟夫家親,跟娘家會自然拉出一些距離;好友小宛以前常會抗議這樣不公平,可是以男性家庭為主的社會習性,短時間內恐怕不會有太多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