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橘貓 - 夜空

注意!本文不會直接提及電影結局,但本文中的介紹可能會影響您觀影的樂趣
他們說:「能搞革命,我很快樂。」
而我其實看不懂《騷人》,但我也很快樂。
其實,看《騷人》的過程,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一波三百折。我對《騷人》這部電影在它身為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時就很有興趣,但那時候很忙,整個影展最後也只看了三部,硬是漏掉了《騷人》。再來,台北電影節時也有放映《騷人》,但整個台北電影節在我繁雜的暑期行程中與我擦身而過,最後,終於能在假日抽個時間看《騷人》了,卻意外錯過火車,電影11:40開始,我11:43才到台北車站。就算一路狂奔到了影城,買好票,居然還找不到剪票員,硬是隨便拉了個工作人員讓我進場。 所幸,威秀影城電影開播前幾乎都有十分鐘的廣告,而我居然就這麼奇妙的趕上了這部電影,一秒都沒有少看。

《騷人》說到底,它真的很妙。
從電影的第一個畫面開始,影片就呈現出一種或高或低,明暗不定的影像風格。電影主角吳安良是個毫無經濟能力的廢柴,加上無可救藥的頹廢與浪漫性格,電影的視角由他發出,再帶到他借住的死黨郝哥身上。相對吳安良來說,郝哥是較現實的那個,雖然骨子裡同樣流著想要突破現狀的血,但郝哥卻是二人組中較實際的那個。

直到,他們之間出現了阿代兒。
阿代兒的出現,是伴隨著吳安良建起「卡拉圖號」的偉大夢想。跨越種族國界的卡拉圖號,是吳安良這個騷人想要拯救世界的偉大願景。而隨著阿代兒莫名的加入,三人開始起了微妙的調和作用,共同實現起「卡拉圖號」這個神奇的夢想,在社群網站下,這種看似不切實際的嬉皮力量卻大大的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但就在三人一步步逐漸起夢想的時候,吳安良消失了,消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消失在與時間相對應的空間幻覺中……

前半段的《騷人》非常有能量,偶爾出現的喜劇元素與角色間自然有趣的互動都讓電影看來很舒服,再加上可以說是本片靈魂的配樂,讓電影充斥著來自音樂的能量,可以說會讓人有種「天啊,看完後我一定要買張原聲帶」的衝動。但是,電影演至吳安良消失之後,題材開始變的狂想而摸不到邊際,隨著吳安良不知所謂的夢境漫遊,可以發現《騷人》終究並不是一部大眾取向的娛樂電影。《騷人》的後半段像是做夢、像是愛麗絲到了仙境、像是陶淵明的船夫到了桃花源,異世界中的一切讓人可用多種角度解釋,最後的雨過天晴不知怎的讓我聯想到了《大雨大雨一直下》的奇想結局。

說真的,我仍然堅持我無法真正理解《騷人》在講甚麼,但我也認為它並不是真的這麼需要被理解。 看完《騷人》的那刻,我像是被灌醉一般,腳步不穩的走出影廳。 但不知道為什麼,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我走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中,不停的哼著歌。

個人喜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