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橘貓 - 夜空

注意!本文不會直接提及電影結局,但本文中的介紹可能會影響您觀影的樂趣
同是麥家原著改編,聽說不少人是因為喜歡《風聲》,才對《聽風者》慢慢有了興趣。 而我是倒推過來的,我先喜歡《聽風者》,才往後找出了這部《風聲》。

《風聲》的故事時間點比《聽風者》更早一些,是講抗日戰爭時,汪偽政府幫助日本人剿伐抗日份子,但是地下抗日秘密組織連連暗殺日本重要將領,組織裡的情報頭子「老鬼」更滲入了汪偽政府內部。皇軍機關長武田,於是秘密發送假消息進入偽汪政府,果然假情資馬上進入地下組織的情報網內,武田藉此鎖定接觸過假情資的汪偽政府五人。五人被請至日軍的裘莊內,對外隔絕,武田想揪出老鬼,老鬼必須離開裘莊,警告外頭人情資有誤,需取消暗殺行動。互相的勾心惡鬥,時間一步步逼近,究竟誰能在最後走出裘莊……

《風聲》玩的是心機遊戲,主要就是看演員與演員間的對戲,並去感受那種強烈的情緒。不同於《聽風者》的風格是一層一層的疊加情緒,《風聲》的風格則是一直讓情緒保持在緊繃狀態,最後再讓它提昇到某種更高的價值層次。

這邊特別提一下讓我特別有印象的趣點。兩位女演員的對手戲特別有情緒與能量,周迅的演技出色,李冰冰也有一種能收能放的內斂,倒是很久不見的蘇有朋讓人特別驚喜,在電影中飾演白副官的蘇有朋在電影中有很有趣的突破,他將想要自保的心態與媚而不騷的性格表現的很好。再來,張涵予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之前曾在《鴻門宴》中對他演出的張良印象深刻,這次演出一位剿匪大隊長,雄硬的陽剛之氣十分具有力道。此外,雖然仍有差異,但他在本片中演出的角色與《聽風者》中王學兵的角色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十分有趣。

《風聲》做為一部諜戰電影,猜疑與懸疑兼具,各式各樣的血腥場面更令人坐立難安,的確讓人驚豔。

個人喜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