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影影評」橘貓 -【10+10】影評 (10+10)

二十封寫給臺灣的電影情書──10+10
原文出處: 橘貓 - 夜空

10+10

注意!本文是完整心得文,包含劇情與結局心得分享。

回顧之前的寫文風格,好像每隔幾篇就會有一篇文藝腔的跑出來,這次寫《10+10》的時候,水痘病痛纏身。原本很適合用文藝腔來寫的《10+10》,我還是用直接一點的方式來寫吧,如果過程中太嘴炮了一點,就請見諒了。﹝原本是先看《逆戰》,不過我比較想先寫《10+10》,《逆戰》就晚點吧。﹞

《10+10》是二十部臺灣導演執導的短片匯集而成,二十部短片各有特色,獨立完成,意涵雖然有點相似,但基本上不至於撞題。整整二十部5~7分鐘的短片,說是真的每部都喜歡應該是騙人的,但硬要說自己不喜歡的就叫老鼠屎感覺實在不厚道。以下還是造自己的觀點大略說一下心得感想。

首先,用以開場的是王童導演的《謝神》。《謝神》不用多說,就是妙,鄉土式的憨直虔誠與現代化的影界元素做融合,其幽默讓人捧腹,又不禁為這些小人物的謝天情懷打動,確實是一部臺灣特有的優質短片。

10+10謝神

《有家小店叫永久》看來很像在讀吳念真的散文集《這些人,那些事》,淡淡的鄉土情懷,顯露出不願被世代變革所吞噬的一面,吳念真導演的電影看來像散文;散文讀來像電影,輕鬆的短片像是信手捻來,真誠動人。

有家小店叫永久

至於《登場》,《登場》好像是魏德聖導演藉由林慶台來訴說自己對臺灣電影的熱愛,與對上帝的虔誠、帶著原住民文化走出國際的感動。但是《登場》放在這二十部短片之中,總會讓人感覺,這其實並不能說是一個故事。

登場

《老人與我》是鄭文堂導演的作品,幽幽的情緒表達技巧高明,結尾上了字幕才真正幫這支短片破題。這支短片應是《10+10》許多具有情緒發酵感的短片其中之一,頗具深意,也包含了迷失靈魂的徬徨意味。

老人與我

《到站停車》感覺有點像苦芩那時代會寫的小說,就是一點開頭平淡的故事,但總讓你感覺哪裡不對勁,它慢得嚇人,越慢你越著急,急它要怎麼嚇你。當然,《到站停車》有起承轉合,如果想找的話甚至連背後涵意也找得到,但對我來說,就算沈可尚導演大概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它的妙感依然是讓我有種懷念苦芩極短篇的感覺。

到站停車

第六部是《釋放》……這我該怎麼說……說甚麼都不對啊這個。一來是它太像鬧劇了,先用無聲有聲做比較,後來再比城鄉差異,越比越讓我摸不著頭緒;二來鄉村少年之猥褻模樣十分恐怖,城市女助理意外裸露也頗驚悚,最後那天災更是讓人一刻淡定不得。如果真要說,這部短片的訊息,我只接受到開場那頗有靈魂的小故事說完為止。

釋放

看到第七部,《海馬洗頭》很殺,是《10+10》最有戲劇元素的故事。演員都很到味,美術安排與故事編排更是一絕。光是看柯一正解釋何為「海馬洗頭」就夠值回票價。黑暗奇幻的民俗療法總比高科技的儀器更有看頭,《海馬洗頭》做為黑色短片,可以說是難得的精彩作品。

海馬洗頭

張艾嘉之《諸神的黃昏》,看來像是一篇有畫面有旁白的社會文章,文詞華美,也確實有情感留存其中,但道德教化的意味總有意無意的攻擊我脆弱的靈魂,看著看著感覺頭皮發麻。

諸神的黃昏

《無國籍公民》是朱延平的作品,看來是跟他早期作品做了延伸。這個嘛……說演員演得好也行,說太用力也行。說導演導得感人也行,說導得太煽情也行。朱導的作品總帶有很大的模糊空間,他擺明了就想要你哭,基本上會哭的也有,像我這樣不哭在旁邊看熱鬧的也有,就看觀眾怎麼想了。

無國籍公民

再來,《初登場》真沒話說。一個因台上忘詞而被換下的歌女,在化妝間遇上了疑似前輩鬼魂的不明人物,兩人對話中還原了臺灣早期演藝環境,整個短片看起來是很舒服的。結局的部份,其實看到中段心裡就有底,這是在像巨星致敬,也讓短片更添韻味。

初登場

第十一部則是戰爭短片《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是在回顧古寧頭戰役。藉由兒童的純真觀點來看戰爭,與老人的戰爭回顧都是常見的表現手法。但做為一歷史短片,《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的戰爭場景表現可以說絲毫不馬虎,確實精彩。

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

第十二部《潛規則》則是許多觀影人最喜愛之一部,導演炮火全開批判政治與電影人在原則與經濟考量下的無奈。看著整個劇組在國歌聲中,帶著淫笑與鐵橇,興奮的把國旗木板給拆下,要倒之際又還是過來一起把它扶住,這無奈感恐怕不只電影,在許多場合都能看得見。﹝話說《命運化妝師》的吳中天有演讓我有小驚喜一樣,不過我一直很腦弱的想到大中天大中天,科科。﹞

潛規則

《100》則著實慢得嚇人,有沒有嚇著你們我不知道,我是被嚇到了。聽說蔡明亮大導可以讓角色走一段路走個二十分鐘,原先還躍躍欲試的想挑戰,沒想到今天看何蔚庭導演讓百歲老先生走不過五分鐘就讓我魂不附體,我果然還是太淺了。

100

《小夜曲》很有時代感,有點像是經典名曲的重製MV,但歌聲確實動人。五分鐘幽幽的就過了,轉眼的,樹綠了,花紅了,人老了。

小夜曲

《KEY》則是戴立忍導演與桂綸鎂連手造出來的短片,基本上又是一則難懂且寓意深遠的。好像是在說都市冷漠,又好像有點別的話沒說完。戴立忍導演的電影固然有一定水準,但我還是更喜歡他演戲啊,還好在《10+10》裡他也有演出,就是緊接著這部《回音》。

KEY

說到《回音》,恐怕只有大快人心四字能盡之。校園霸凌這事誰沒看過?劇中編排用水滴聲當引子,用關心小男孩的父輩電話音做伏筆。到了下場戲即全面引爆,戴立忍的演出實在太殺了,一副就像是可以跟你握握手,聊聊等會怎麼殺你的狠角色。黑畫面的剪接暴力壓迫感十足,片尾的磕頭音的確纏繞耳邊,如回音般連綿不絕。

回音

再來,《唱歌男孩》是比較青澀年代的表現,是不是又加了甚麼隱喻我實在搞不懂,倒是體罰這件事挺歡樂的,古早的體罰太恐怖,搞得一堆現在當爸媽的學生想到以前都覺得很哭爸,現在體罰沒了,這下好了,要不是老師走後門意思意思,就是在課堂上抱怨學生全部變草莓。我該說甚麼好呢這真是。

唱歌男孩

到了第十八部,《有一好沒二好》已經是比較小格局的作品,說它有點隱喻嘛……大概有吧,但這格局真的小了點,有點像是YouTube上key個神馬關鍵字就跑出來一拖車的那種微電影,有林辰唏在自然就更像了。

有一好沒二好

十九部《256巷14號5樓之1》,誰去挑戰看看把這片名記起來。張孝全x張韶涵,整體表現很生活化,但樓梯好像不夠窄。不過我是覺得有點太生活化了一點,尤其後面那句「我想,我們可以的。」,我真覺得假設這時候馬上切畫面,跳到兩人站在窗邊喝某某飲料,在打上「生活,可以很簡單,xxx奶茶」之類的鬼字幕,真是一點都不突兀啊。

256巷14號5樓之1

第二十部《黃金之弦》是侯導的作品,畫面頗美,富意境。用一些老樹、金飾……等,去拉出回顧感,也有一點紀念百年的感覺。這部我比較不知道該怎麼說,大概就這樣。

黃金之弦

總結來說,這次寫文寫得真有點嘴炮,還真不辜負讓我痛苦難耐的煩人水痘。現在回想之前金馬奇幻曾看見《10+10》導演簽名會,當時沒買一片真是可惜了。

IMG_0002 (2)

個人喜好度:

《有家小店叫永久》、《海馬洗頭》、《潛規則》、《回音》:●●●●○

《謝神》、《老人與我》、《諸神的黃昏》、《初登場》、《1949穿越黑暗的火光》、《小夜曲》、《黃金之弦》:●●●●

《登場》、《到站停車》、《無國籍公民》、《100》、《KEY》、《唱歌男孩》、《256巷14號5樓之1》:●●●○

《釋放》、《有一好沒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