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煉獄】:向威權宣戰
原文出處: 光影隨想
所有和青少年有關的電影,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對成人世界的質疑,以及對於權威的反抗,為何年輕人這麼憤怒?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成人社會把一堆標籤加在他們身上,逼他們承受一些不合理、非人性的對待。這些壓迫總是以「管教」為名,逼迫順從,不得反抗,但是不反抗根本不可能,因為任何踐踏尊嚴的制度,都必將受到質疑,甚至推翻,即使不能推翻,也終究抵擋不住憤怒,於是一代又一代的「憤青」,用盡各種方法,試著動搖這些不合理的體制,在煉獄青春裡面奮力掙扎。挪威電影《我的青春煉獄》(King of Devil's Island)透過一個真實發生過的青少年監獄暴動事件,演出深受壓迫的年輕人奮力掙脫牢籠的血淚史。
本片根據1951年的真實事件改編,這事件有改編成電影的潛力,原因在於它本身就具備衝擊性,也像是一個如同《監獄風雲》一般的黑獄悲歌,有越獄計畫,有人性掙扎,還有典獄長性虐囚犯的震撼情節,凝聚出青少年對抗成人世界威權體制的怒火!最後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演變出血腥鎮壓的失控場面,這樣的故事應該可以很熱血,很有戲劇性,但是本片卻反其道而行,刻意把那些衝突情節淡化處理,反而著重於青少年面對威權體制時的內心壓抑和痛苦,也因為內心戲居多,衝突性降低,導致難以避免的沉悶,前半小時幾乎沒有高低起伏,直到後半段才漸入佳境,還好故事本身的力道足夠,才不至於死氣沉沉。
或許導演對於這個事件的觀點,是傾向於憐憫,而不是控訴,所以對於掌權者的惡行惡狀描寫得過於收斂,以致於這群可憐青少年的反叛行動,張力不如預期,加上有意規避暴力鏡頭,反而顯得鄉愿,但是透過「鯨魚突破圍困」的旁白,和主角本身的遭遇相互呼應,最後那段在結冰湖面上的逃亡戲碼,象徵著年輕的靈魂在威權壓迫之下「如履薄冰」的處境,充滿文學象徵意味,也充滿史詩悲劇的氛圍。
本片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許多細節都充滿寓言性的象徵,最明顯的就是整部電影只呈現出這群年輕人進到感化院之後的遭遇,卻完全沒有提到他們究竟是犯了什麼罪才被關到這裡來,因為在成年人的腐敗觀念底下,這群受害者唯一犯的罪就是「年輕」,而年輕人在他們眼中就該被管束、被奴役、被當成囚犯來對待,所以用相同的制服;相同的髮型,甚至灌輸相同的思想,來教導年輕人不可以有獨特性,也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要生存下去,就只有絕對的服從!不服從的人甚至還會被關進類似嬰兒床的鐵柵欄裡面,而這個「嬰兒床」其實象徵著大人害怕年輕人長大的扭曲心態,因為年輕人長大以後,就會有自己的想法,開始難以管控了!
當掌權者用高壓手段來維持表面上的秩序,終究會在權力無限擴張之下變得腐敗,最後自食惡果!電影裡的真實故事,帶來警世意圖,卻沒有讓迷信權力的大人學到教訓。以台灣的校園制度來說,依然是以服裝規定,以及行為和思想的控管來強迫服從,但是我們不需要服從,反而需要反叛,因為所有的革新都是來自於反叛,而不是來自於服從!當我們的教育只會教導「服從」的時候,就只會製造出更多迷信權力的失敗者,而永遠訓練不出勇於反叛的開創者。
從古至今,「向威權宣戰」永遠都是走向進步的必經歷程,正如同電影裡面那群叛逆青年的反抗行動,雖然很可能讓他們成為體制之下的烈士,卻讓我們看到「為尊嚴奮戰」的勇氣。但願這樣的勇氣,可以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