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喵魔的亂想魔境
《艾瑪好色 Turn Me On, Goddammit》,挪威女導演雅妮克賈考森的首部劇情長片,由朱莉婭沙赫特、Arthur Berning、海倫貝格瓊、Julia Bache-Wiig、Henriette Steenstrup等主演;2012年上映的青春喜劇片。
即將邁入16歲的艾瑪(海倫貝格瓊飾),她和其她同年紀的女孩沒啥兩樣,只不過就是好色了一點,腦袋瓜裡有著無數的性幻想,從老闆到好友,不管男女都可以,而且常藉著色情電話來談心。直到艾瑪在派對上和全校公認的白馬王子「擦槍走火」,從此引發好姊妹之間戰火,而她瞬間成了全校訕笑的對象並被眾人孤立。就這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在這個懵懂無知的青春歲月,開始探索性與愛的禁忌。
還記得去年台灣一窩蜂的觀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然後不少人走出了電影院大喊這部片都是滿滿的回憶,這就是青春時,網路上也竄起了一帖名為『那些年,我們這些沒人追的女孩』的文章,描寫默默無聞如同醜小鴨的多數女孩心聲,也讓不少人心有戚戚焉。然而認真來說,不只是女生,很多男生在高中時也未必會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面的情節一般荒唐胡鬧,可能每天過著死板無趣的生活,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偶爾只能用些幻想來滿足自己空乏的青春期。而《艾瑪好色》這部電影,就是要講那些沒有轟轟烈烈青春的女孩們,卻還是有「少女情懷,總是
對於“性別與性”的教育,東方人始終覺得難以啓齒,即便近年來亞洲電影對這類課題毫不吝嗇,但所看的角度往往還是過於膚淺和偏頗。相較起來,對於這種性探索的電影,西方電影圈在上世紀很早就開始發展了,而且不僅止於肉體上的纏綿,而是挖掘人性更深層的情慾流動。而像《艾瑪好色》這種描寫青春成長的情色電影,同樣也是不勝枚舉,像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國派》等,都是講述懵懂衝動的青少年男女,開始探索人類身體本能的秘密,試圖認識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課題 ——性的成長。但是後者這種青春情色電影,鮮少會用女性的觀點,去表達女孩子對於性的需求與渴望,好像女孩子就必須跟聖母瑪利亞一樣保持永遠的童貞,使得她們比同年紀的男孩子更為壓抑。本片基本上就是要打破這種迷思,同時去發掘女孩子對身體所有的好奇,並正確解答她們成長過程中所有的困惑。
電影一開始倒是有點譁眾取寵的嫌疑,一些比較腥辣的片段都集中在這裡,不過主要還是想表現青少年對性的荒謬思考與行為,
片長短短的70多分鐘,裡頭有著北歐電影的一貫風格,簡單純淨的運鏡手法,帶有一絲壓抑的冷調氣息。影片中的人們居住在地廣人稀的簡單小鎮,一片曠野,只見淡藍色的天空,嫣然一處世外桃源的樣子;也因為環境是如此的優美,所以總覺得每個人都很優哉,生活步調慢了許多,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對當地的孩子來說,都急欲擺脫這種「好山好水好無聊」的日子,不斷地想要掙脫束縛、亟力表現自己已經長大,但是仍保有純真赤子之心的行徑,在大人眼中卻只是很脫線的幼稚。艾瑪就我們一樣,面對親子關係疏離、社會冷漠,在這樣的壓抑下長大,徒留下一股虛耗青春的無奈憂傷。
故事中艾瑪其實也沒做什麼,只是說了一句驚世駭俗的真話罷了!但卻被眾人所排擠孤立。我是不知道導演這樣安排的用意為何?不過我感覺好像是在說,要長大就必須先學會說謊,因為有些時候真話未必會使人相信,也未必會使人高興,反而只會惹人討厭而已。其實這也蠻無奈的,從小到大父母師長都教導我們要「誠實」,但是人際關係的推動,又不是光這樣就可以,三不五時得說些善意的謊言,必要時對人有所隱瞞,即使內心再不願意,也不敢說“不”!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仔細想想長大以後,面對環境的現實殘酷,反而感到更加的艱辛。
不過電影的尾聲還是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表達自己,即使別人不認同又如何?雖然這樣跟現實有不少的矛盾,但是費盡心血改變自己來討好別人,有時還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那倒不如一開始就活得瀟灑沒負擔。而阿爾圖最後站在那個“我用老二戳艾瑪”的橫幅下,也表現出了自已的勇氣。真正的感情也建立在對於彼此的信賴,唯有透過充分的溝通與傾聽,確確實實地坦白,才能瞭解相互的需求與想法,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心意。如果對方無法向你表達感受,你們的關係就是膚淺,而且充滿挫折感。
由最受矚目新星海倫貝格瓊飾演少女艾瑪,她清新又坦蕩的自然演技,表現出最純淨的愛情,最赤裸的慾望,沒有一絲猥褻的感覺,讓人忍不住關心愛護她的懵懂無知,同時也被她的勇敢和堅強所打動。
《艾瑪好色》傳遞的就是一種“解放”的態度,但不僅僅是“性解放”而已,而是倡導身心靈最大限度的解放,並且激勵人們去做新的探索,進而跳脫出長期僵化的思想及行為,自然地得到「真我」,讓我們的身心從麻木狀態中恢復生機和活力,也只有這樣才會擁有歡樂,感到內心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