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電癮娛樂,重要聯繫 | 合作提案 | 媒體邀約 請來信:movie@droupnir.com

「電癮娛樂」輕煙飄過 - 【危險療程】影評 (A Dangerous Method)

「危險療程」--- 醫病與師生關係的愛恨情仇
原文出處: 用心 Ken 電影
AH03


前陣子CatchPlay在台北舉辦的「榮耀時刻: 2012奧斯卡影展」中,除了搶先上映最近剛剛揭曉的奧斯卡金像獎入圍與得獎影片,也同時上映了,多部去年在全球與台灣廣受矚目或歡迎的電影。


        其中有一部,去年11月在美國上映,台灣尚未正式引進,類型很特別的電影「危險療程 A Dangerous Method」,是講述19、20世紀三位知名的精神分析學家之間,交錯在醫生病患、外遇出軌、性愛受虐、師生從相知無所不談,到對立反目成仇的繁複關係中,所產生一段充滿愛恨情仇的故事。


當本身就是專業的心理學家時,談起戀愛時,跟一般人有甚麼不同? 在面對亦師亦友,卻又充滿愛慾交織的關係裡,他們所發明的心理學理論,是否能幫助他們,跨越一般人的溝通鴻溝? 還是依舊逃脫不出人性錯綜複雜的藩籬與枷鎖呢?


       由奧斯卡金獎編劇克里斯多夫‧漢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根據約翰‧卡爾(John Kerr) 1993年的原著小說「最危險的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 the story of Jung, Freud, and Sabina Spielrein.) ,所改編的電影劇本,這部小說之前在2002年,就曾由克里斯多夫‧漢普頓改編成舞台劇「The Talking Culture」。


        電影描述知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跟其瑞士籍高徒卡爾‧榮格(Carl Jung) ,以及美麗的精神女病患莎賓娜‧史賓萊恩(Sabina Spielrein) ,後來也成為俄羅斯精神科醫師,三人之間,一段充滿性慾、欺瞞、野心、社會聲譽與心理絕觀點認知落差,所產生的交錯與愛恨糾結。


「危險療程 A Dangerous Method」中文預告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WVxB0l4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先花點時間,了解電影中四位主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以及甚麼是「精神分析學」,會有助於清楚了解電影人物互動的關係與隱喻。相關人物生平,請看維基百科介紹


AP22


AP23


(一)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電影中由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飾演。


        佛洛伊德原名 Sigismund Schlomo Freud,奧地利猶太人,是橫跨十九、二十世紀,重要的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他所提出關於「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等等概念,以及將人格的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五期的論述,跟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對後世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影響甚鉅。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他將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幾方面的需求,而其中「性慾」是最關鍵的,佔有人們的主導地位(即本我)。


        當一個人的本我受到現實環境制約,諸如道德、社會法規(即超我)的箝制時,便會透過作夢,去紓解平常日積月累的深層壓抑,而找到紓解的途徑,只有找出如何將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平衡,才能真正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

       所以在他的理論中,「夢的解析」成了主要的論述,他認為人們會作夢,無非是一種紓解與滿足,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或備受壓抑的願望,而這些往往跟「性」有關,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也是對現實生活映射的象徵。


       他被後世譽為「精神分析之父」的佛洛伊德,他所發明的理論,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藉以跟後來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他知名的著作像是「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對二十世紀的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


但他的理論,從誕生到現在還是備受爭議,反對者所持的論調,最主要是認為他的理論是假科學(pseudo- scientistic) ,以及過於跟性慾連結,而這其實在心理學中屬於邊緣非主流的論點。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A0%BC%E8%92%99%E5%BE%B7%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gmund_Freud


        佛羅伊德認為人類男性在,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 Oedipus complex),這種情結名稱,起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王子伊底帕斯(Oedipus)的故事,戀母情結,並非如字面上說,男人眷戀母的心理,而是指伊底帕斯,因命運的捉弄,在無意中殺了父親,而娶了母親。 


        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 Electra Complex),這種情結,則是緣自於希臘神話中厄勒克特拉的故事,相傳厄勒克特拉,因為母親和外遇情人謀殺親父而決心報仇,最終她與兄弟聯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這種理論說的是,在精神性慾的性心理發展上,女孩天生具有跟母親競爭擁有父親的競爭心態,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小女孩對父親的深情專注,潛意識中有一種取代母親位置的願望.特別是到了性器期,發現自己沒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並忌妒母親佔有父親的愛。


「危險療程」電影精神病患莎賓娜,在治療過程中,曾提到自己沉溺於被虐性愛的快感,跟年幼時受到父親在狹隘空間用藤條懲罰他,這些都跟佛羅伊德與榮格的心理學觀點有所牽連,至於跟戀父情結有沒有相關,或許專業的心理系朋友,會有更精闢的見解與分享。


         電影精采的地方,就是男女主角本身的情緒反應,都可能是在心理學上有所根據的,但當理論遇上了實際時,究竟會爆出甚麼樣的火花,就是本片吸引人的地方。



AP07


AP29


(二) 莎賓娜‧史賓萊恩(Sabina Spielrein,1885 – 1942,俄羅斯精神分析學家),電影中由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飾演。


        莎賓娜原名為 Sabina Naftulovna Spielrein, 俄文原名 Сабина Нафтуловна Шпильрейн,1885年11月7 日,出生在俄羅斯的Rostov-on-Don,死於1942年8月12日,享壽56歲, 她是精神科醫師,也是女性精神分析學家先驅之一。


        她曾經在榮格所執教的大學中學習,也是榮格精神分析的病患,卻跟容格發展出一段浪漫卻不為世人所容的外遇觀夕,後來也在瑞士與俄羅斯執業, 最為人所知的著作為「Destruction as the Cause of Coming Into Being」。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bina_Spielrein



AP10


AP28



(三)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 - 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電影中由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飾演,1875年出生於瑞士凱斯威爾,曾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母校巴塞爾大學教授,又獲牛津大學及哈佛大學等頒授榮譽博士學位,1961年6月6日去世。


   1895年-1900年,榮格在巴塞爾大學學習醫學,隨後在蘇黎世伯格爾茨利精神病院,謀得助理醫師職位,在布洛伊爾手下實習。其間他進行了高爾頓詞語聯想實驗的研究,累積了生涯最初的聲譽,這部分在電影中也有提到。


      1905年,他在瑞士蘇黎世大學,擔任精神病學講師,後來辭去職務自己開業,因為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的「夢的解析」很感興趣,才跟其連絡,並參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運動,共同創立了一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擔任第一屇主席。


        他提出了八種的人格類型分類,包括了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這種分類法成為以後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MBTI)的基本理論,同時在解夢方面,也有大量成功的實證研究案例,使得他的聲譽扶搖直上,也獲得了業界的讚美,達到了一定的成就。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8%8D%A3%E6%A0%BC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Gustav_Jung


      然而隨著兩人的多次對談後,慢慢都發現,彼此有許多觀點上的歧異,榮格本身對西方基督教毫無信仰,反到是對於中國道教中提到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跟佛教的「西藏度亡經」禪宗,都有深入涉獵與研究,也因為榮格特別相信神祕主義,企圖在「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之中找出共通的基礎。


但這樣的見解,卻也跟佛洛伊德的主張漸行漸遠,原本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卻因此生變,甚至走上了決裂,榮格還曾經因此得了憂鬱症。


AP27


AP26


(四) 歐圖‧葛羅斯(Otto Gross,1877 – 1920,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電影中由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飾演。


         歐圖跟榮格之間是好朋友,對於兩性之間深層心理學貢獻良多,相對於佛洛伊德的自律,他則是標準的性解放思潮鼓吹與實踐者,後來還成了無政府主義者,加入了歐洲Ascona 組織。他對於性方面的解放,也啟發了榮格長期壓抑的性態度。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Otto_Gross


(五)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
        中文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5%AD%A6
        英文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sychoanalysis


AH02


AP02


AP12


AP14


AP05


AP04


AP16


AP17


AP15


AP13


AP25


AP18


AP24


AP21


AP19


AP20




         由「變蠅人」、「暴力效應」與「黑幕謎情」大衛‧柯能堡( David Cronenberg)執導,將心理大師佛洛伊德、高徒榮格與女病患莎賓娜之間,從單純的師生與醫病的關係,因為愛與慾望的交錯,衍生出一段段充滿心理辯證與愛恨交織的故事,邀請了「X戰警: 第一戰」中的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贖罪」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魔戒三部曲」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與 「黑天鵝」中的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等人主演 。


電影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奧地利維也納,一位精神失常的女人莎賓娜,被家人五花大綁,強迫送到了精神科醫師兼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在的醫院接受治療。


        原本該是一場單純的醫病關係,而且容格也有一位懷孕的美麗妻子Emma(由莎拉‧嘉頓 Sarah Gardon 飾演) ,一向嚴守分際的榮格醫生卻在鬼使神差的長期相處下,打破了該有的藩籬,兩人發展出不為世俗所接受的外遇關係。


       身為人夫後來又升格成人父的榮格,跟原本的心靈導師佛洛伊德相識,原本被佛羅伊德視為自己心理學嫡傳繼承人的他,卻因為跟莎賓娜一段糾結難解的性愛關係,加上兩人對於心理學觀點認知的歧異,與身家背景貧富的差距,造成了最後的分道揚鑣。


        但不可諱言的,在治療莎賓娜的過程中,也為榮格及佛洛伊德,帶來了許多心理學上的啟發,於是一段交織著愛恨情仇的故事,扁從此一路展開。


       三位主角之間,在電影裡對於人性心理的精采辯證,便成了其中引人入勝的轉折關鍵,幾位主角的演出都十分精湛, 綺拉‧奈特莉飾演的莎賓娜,從電影一開始詮釋精神病患,難以自處與控制的心理情緒,到後來在榮格醫生的引導下,不但發崛出自己之所以喜歡性虐待,痛苦與歡愉交錯的原因,治癒了自己被外人視為精神失常的痼疾。


         也在兩人的關係上反守為攻,以性、愛與世俗名譽脅迫榮格醫生,到後來發憤圖強,還從病人搖身一變,成了一位傑出精神分析醫師的心路歷程,演出層次分明。


          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飾演的精神科醫生卡爾‧榮格(Carl Jung) ,在整部電影中光芒四射,周旋在婚姻、外遇、事業與師生關係輾轉中的心理曲折演變,表現得十分沉穩到位。


        在片中飾演一代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的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前半段 戲份不多,到了後半段戲味漸漸濃郁,退守攻訪之間不慍不火,讓人感受他紮時的演技實力,喜歡心理劇的朋友,未來如果有機會在台正式上映時,千萬不要錯過。


「危險療程 A Dangerous Method」中文預告 (二)
(影片引用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BPeFt4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