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 戰火無情,人馬有愛
原文出處: 用心 Ken 電影
一匹馬回家的路上有多遠? '
不斷地向前奔馳,要多久才能到家呢?
答案是從英國、德國到法國,
歷經了長達四年的烽火連天;
一次人與馬的不期而遇,會發展出甚麼樣的情誼?
在彼此的交錯又分離的旅程中,繪出甚麼樣的生命地圖?
在戰禍連綿的時空中,連人們都難以保全性命,
往往在無情的戰火攻擊下,與至親好友就此天人永隔,
是甚麼樣的機緣,讓一匹馬越過了重重艱險,
超脫了一開始連犁田都不會的動物天性,
歷盡風霜之後,蛻變成一匹的彪悍戰馬?
答案是愛,是這世上無數的愛馬人,用他們的愛去呵護,
甚至因此在無情的戰火中,犧牲了珍貴的性命,
而戰馬也以千里奔騰,活下來回應了所有關心牠的人們。
一段亂世餘生感人肺腑的人馬情緣,
人性的善惡,馬的靈性,與戰火無情下的人生無常,
都在美國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所執導的電影「戰馬 War Horse」中點滴感受。
電影改編自英國兒童文學作家邁克爾‧莫爾普戈(Michael Morpurgo)1982年的同名小說作品,1943年出生的現年68歲,個人介紹請看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Morpurgo),在改編成電影前,也曾多次搬上舞台劇演出。
「戰馬」也是史蒂芬‧史匹柏,繼「辛德勒名單」(1993)與「搶救雷恩大兵」(1998)之後,所執導的第三部關於戰爭的電影,人稱「戰爭三部曲」。
描述一段發生在英國德文郡鄉村,佃農少年Ablert Narracott 亞伯特,與他所飼養的馬Joey 喬伊之間,從偶然看著牠的出生,離開了母馬的呵護,被送到市場拍賣的小馬,被佃農父親意外用高價買回家中,人馬之間從相互探詢,到好不容易成功地培養出相知相惜的默契,卻隨著突如其來的戰事,慘遭人馬被迫分開的悲傷。
小馬Joey 喬伊,從此展開了牠不平凡的生涯冒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 - 1918),無情戰火摧殘,身為戰馬,牠也經歷了不同的命運漂流,跟著英德兩軍的征戰軌跡,穿越山林與砲火的攻擊,從帶兵打仗英國軍官的座騎,轉成了幫德軍拉載運傷患用車與貨物,被好心的法國農家祖孫收留,再到重回戰場,拖拉德軍大砲,脆弱的生命幾乎走到了盡頭,幸好一路上總是遇到真心愛馬的人們,幫助牠與另一匹黑色駿馬死裡逃生。
幾經輾轉,飼養牠的人們之中,也有人因為戰禍失去了生命,再度脫韁而出的牠,卻又陷入了戰場上藩籬荊棘的苦痛,究竟在看盡了許多天人與同為馬群,生死永隔的悲劇之後,喬伊如何再次找到回家的路,與後來也從軍抗敵的亞伯特,上演人馬重逢的感人場景,就是這部電影「戰馬」最讓人期待的中心故事。
最近一連看了多部入圍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從「雨果的冒險」( Hugo)」、「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到「戰馬」,電影開頭與過程中,都有著令人驚艷的城市,或是鄉村田野大視野的風景,甚至是跨越了日夜與季節變換的景致,光影的變化十分迷人。而這三部同樣也入圍了「最佳攝影」的獎項,不管最後花落誰家,都不容抹煞電影在這方面的用心,因為攝影團退的用心,讓「看」電影,成了名符其實的賞心悅目,而觀眾又能在視覺攝影與音樂的配搭,感受導演與演員傳遞出的深刻情感。
由英國青年演員傑瑞米‧爾文(Jeremy Irvine,飾演Albert ) 擔綱演出的「戰馬」,在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競賽中,一共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與最佳音效剪輯等六項,所以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記得在跟隨故事劇情起伏發展之餘,從其他不同的欣賞角度,感受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
「戰馬」的開場與結尾的攝影,不僅讓人感受到視覺影像的藝術美感,也在日夜光影的變幻中,對映出世界從平和到無情戰火肆虐,從塵硝彌漫重歸寧靜的過程中,人馬歷盡戰事折磨後的成長與同心,而由John Williams 領軍製作的電影配樂,更是緊扣著故事起伏與主配角們的心境輾轉,精準地呈現了戰火與生命交錯的澎湃史詩節奏,同時也傳遞了人馬之間,那份堅毅勇敢,努力在槍林彈雨的陰霾中活下來,所展現的豐沛生命力,與溫暖的情誼。
「戰馬」(War Horse) 30秒前導預告(英文旁白中文字幕)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sbXGOKXip9c&feature=relmfu)
「戰馬」(War Horse) 中文預告片(一)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UUgw1q47g6o)
電影描述,在英國德文村,一片風光明媚的鄉間山原,有位佃農少年亞伯特(Albert Narracott,由傑瑞米‧爾文 Jeremy Irvine 飾演),無意間在鄰家的牧場上,看見了一匹名叫喬伊(Joey) 的馬的誕生,便深深地愛上了這匹馬,當小馬長大被迫離開母馬的懷抱,送進了市場競標銷售。
原本以為跟小馬的情緣就此消散,沒想到喬伊竟然在陰錯陽差下,被曾經在戰場裡立下汗馬功勞,得到勳章榮耀後解甲歸田,卻淪為一生不得志的佃農父親泰德Ted Narracot(由彼得‧穆蘭 Peter Mullan),慧眼識英馬以高價標回家,從此亞伯特跟喬伊之間,便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生命交錯。
但因為泰德當初不自量力,硬要從地主Lyons 父子(由大衛‧休里斯 David Thewlis 與羅伯‧艾姆斯 Robert Emms 飾演 )手中搶標,結果造成了家中經濟的沉重負荷,加上地主Lyons 還覬覦著佃農妻子羅西Rosie Narracott的美色(由艾蜜莉‧華特森 Emily Watson 飾演),在佃農無力按時支付佃租,企圖藉此收回田地,拆散趕走佃農一家人。
幸好亞伯特對喬伊的用心呵護與調教,教會了馬拉車犁田,開墾出原本被視為荒地種不出東西的山坡地,也幫助家裡,暫時緩解了因為買下喬伊,而陷入經濟的窘境,而亞伯特也從母親的口中,知道了看似沉默酗酒的父親背後,不為人知的過去光采,原來泰德曾經幾次從軍參戰,為英國皇家立下戰功,還獲得了女皇頒贈的勛章,從母親手中拿到了這些彌足珍貴的獎章,亞伯特進一步了解了父親曾經巨大的身影,也更加用心訓練喬伊,培養了人馬之間相知相惜的緊密情誼。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維持生計更加艱困,父親奈德不得不背著亞伯特,將喬伊賣給了需要駿馬衝刺的英國軍隊,但這也意味著亞伯特跟喬伊從此生離,甚至是死別,原本百般不捨幾番懇求,甚至願意當兵以隨身照料喬伊的亞伯特,因為年紀未滿無法從軍。
在買下喬伊的英國軍官上尉 Nichols尼可拉斯(由湯姆‧希德斯頓 Tom Hiddleston 飾演,他之前曾以在「雷神索爾」飾演大反派索爾的弟弟而聞名),答應會好好照顧的保證下,亞伯特才放手,並將父親打仗獲得的獎章布巾,當成了幸運符,綁在喬伊的身上,希望未來人馬之間,能有再度重逢的一日。
只是烽火無情,在英國軍官上尉 Nichols尼可拉斯,以素描方式將喬一英姿煥發的身影繪下,從戰場上寄回給了亞伯特之後不久,人卻也在一次英德軍對戰的交錯中,失去了生命。這也意味著喬伊從此開始了生命中的顛沛流離。
「戰馬」(War Horse) 中文預告片(二)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p0XVXox4Clw&feature=related)
戰爭的無情與苦痛,不只反映在人們日益困窘無以為繼的貧苦生活,也在馬群一匹匹在沙場上累死或戰死的身影中看見,但戰火無情,人間有愛,在艱困的環境中,還是有善心的人們,願意對喬伊伸出援手,甚至是對戰的兩軍,共同為營救困在戰場上的喬伊而攜手。
也許有人覺得電影中某些催淚的橋段,或是「史詩般的劇情起伏 + 溫馨的人性關懷 + 恢弘的攝影視野 + 氣勢磅薄的電影配樂」的元素組合,都是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過往的作品中曾運用過的手法,也許讓電影立於基本不敗之地,有點缺乏新意。
但是回歸到真實的世界,當這些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火無情的一代,以看電影的娛樂心態,評論著電影拍攝者的創新度與否的同時,卻也忘記了人性基本的關懷,一如電影中那些殘忍惡劣的人性代表,當戰火摧毀了人們最後的安身立命之地,在看不見光明的幽暗盡頭,如果不是還有許多的人們,在黑暗中仍堅持著信念勇往直前,對生存抱持著最後一線希望,對傷痛選擇了原諒,我們就無從看見苦盡甘來的光明。
一如電影中後來從軍,在戰場上被毒氣傷到,差點失去光明的亞伯特,在黑暗中與同樣歷經戰亂,全身傷痕累累的喬伊相遇時,憑著從小人馬之間建立的深厚情誼,再一次從死神的手上,救回了喬伊的生命,到最後人馬之間,能不能走過烽火的試煉,重回溫暖的家園?
「戰火」結局的安排,再一次讓人看見人善惡的對壘,與超越人馬之間的普世情感,西方過往在拍攝以「人馬孺慕之情」相關的電影傑出作品當然不少,但對於人與馬的細微互動,馬眼神中情感流轉的捕捉,導演史蒂芬‧史匹柏還是展現了其獨有的細膩觀察與運鏡功力,不管最後在奧斯卡金像獎的激烈競爭中,能有幾項脫穎而出,都無損於他的用心展現,以及透過電影,要那些不知世間艱難的年輕一代,懂得戰火無情,人間有愛的苦心。
「戰馬」(War Horse) 電影配樂片段 by John Williams
(影片引用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Xd8hZbIY0wE&feature=related)